
2024年中考政治知识点.pdf
12页2024中考政治知识点汇总一、国策、制度、方针、战略、理念、道路1.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计划生育、对外开放等2.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8.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9.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0.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1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12.我国的各种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等。
1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14.我国的发展理念/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互利共赢的理念15.我国的各种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绿色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二、核心、中心类1.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3.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4.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5.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7.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8.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9.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0.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首要任务):经济建设四、基本类1.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4.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等5.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6.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7.既是公民基本权利,又是公民基本义务的是:劳动和受教育8.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9.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 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 善(公民个人层面)11.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1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4.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15.人的基本情形有四种:喜怒哀惧16.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1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8.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19.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0.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五、基础、基石类1.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2.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民主要靠法治作保障3.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权利:劳动权5.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7.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8.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9.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10.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1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的原则12.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13.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家安全六、性质、本质、实质类1.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3.人民法院的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4.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
5.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性质: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6.犯罪的最本质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10.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1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12.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七、特征、特点类1.法律的特征: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犯罪的基本特征:严 重 社 会 危 害 性(最本质特征);刑事 违 法 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3.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4.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5.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大流动、大融居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7.我国人口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8.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9.世界文化的特点:多 样 性(丰富性、差异性)10.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11.当今世界的特点: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紧密联系的世界12.生命的特点: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是不可预知的八、体现、表现类1.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我国宪法和法律2.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民主监督4.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6.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7.创新精神的表现: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8.自信的中国人的具体表现: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9.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九、重要、地位类1.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2.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3.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5.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6.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11.宪法的地位: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十、最类1.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自由2.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的法律:宪法3.最冈 性的社会规则:法律4.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刑 事 违 法 行 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5.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诉讼6.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一 国家权力机关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7.我国最高行政机关:中 央 人 民 政 府(即国务院)人民政府T 国家行政机关T行政权)8.我国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一 国家监察机关T 监察权)9.我国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10.我国最高检察机关(最高法律监督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一 法律监督机关一检察权)11.我国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一 审判机关一审判权)1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14.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15.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国家利益16.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17.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8.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值观7.法律最基本的特征:强 制 性(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18.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身权利19.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20.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权21.为了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党和国家提出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20.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依法治国21.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22.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十四、补充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6、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8、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9、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10、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法治的要求:良法,善治1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2、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3、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4、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5、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16、我国贯彻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7、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18、宪法的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主权、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法治19、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民主集中制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21、人大代表的主要职权: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22、法治的价值追求: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23、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最高利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24、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民族的灵魂:文化25、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创新26、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27、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88、影响国际关系最主要的因素:国家利益29、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0、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3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32、和平与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