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6课 变 色 龙[3].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3981800
  • 上传时间:2023-09-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6课 变 色 龙 【教学目标】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2.学习本文通过鲜明生动的对话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认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变色龙”这个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4.抓住夸张手法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清文章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探究人物形象2.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新课解读】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中,有这么一种奇特的动物,它皮肤的颜色能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最善于欺下媚上、见风使舵,鄙视他们的人给他们起了一个和那种动物一样的名字,就是“变色龙”下面咱们就一起学习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简介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赞扬他说:“只需一个词就创造一个形象,只需一句话就可以创作一个短篇故事,而且是绝妙的短篇故事2.介绍时代背景《变色龙》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最反动的时期民粹派采取个人恐怖手段刺杀了亚历山大二世,不仅没解决任何社会问题,反而促使新上台的亚历山大三世采取更加反动的高压政策。

      加强了宪兵警察等专政机构,豢(huàn)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整个俄罗斯笼罩在军警宪兵的白色恐怖之中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但干的却是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三.速读课文——理清结构小说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据此,这篇小说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根据本文的情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巡逻时遇见了一桩案子——“狗咬人”案件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部分(6~27段):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这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第三部分(28、29段):案件处理结果:小狗被人带走,受伤者反遭到恐吓这是故事的结局四.深入探究——人物形象1.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态度有几次变化?请填写下表次数“变化”原因对小狗的“变化”对赫留金的“变化”第一次不知狗的主人是谁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第二次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它是那么小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鬼东西第三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下贱胚子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第四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怪你自己不好第五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野狗,弄死它算了没来得及安慰第六次厨师说是将军的哥哥的狗还不赖,怪伶俐的我早晚要收拾你  2.奥楚蔑洛夫的态度是围绕什么而变化的?学生明确:围绕“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的。

      3.你认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学生明确: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制统治下的忠实走狗形象4.明确变色龙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小说借“变色龙”来讽喻那种狡猾善变、出尔反尔的人现在“变色龙”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形象,这一名词已成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词五.写作手法探究1.小说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总结归纳,明确:(1)个性化语言描写:①对老百姓的话语:“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我早晚要收拾你!”表现出奥楚蔑洛夫专制蛮横、欺凌百姓的性格特点②对将军及将军哥哥的话语:“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这是他老人家的狗?”表现出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献媚讨好的性格特点2)细节描写:对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的四次描写:第一次:小说开头新的军大衣是奥楚蔑洛夫身份和地位的标志第二次:听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借口天气热,脱大衣,以此掩饰自己的狼狈第三次:听到人群中有人肯定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为自己对将军言语上的冒犯而恐惧不已,吓得浑身发抖,因而又要巡警给他穿上大衣第四次:小说结尾裹紧大衣”奥楚蔑洛夫担心丢掉官职,因此他不寒而栗,情不自禁地要“裹紧大衣”。

      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3)运用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如几次脱大衣、穿大衣的动作,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为下面态度的转变做铺垫再如“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中“咳”“拧”等动作,都形象地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在百姓面前装腔作势、官气十足的丑态而当得知这是将军哥哥的狗时,立刻“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真是媚态百出这些动作和神态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性格2.介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3.在对比和夸张中达到讽刺的手法六.品读课文——赏析语言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赏析:“门无精打采地敞着”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环境,反映了当时市面的萧条以及整个社会的死气沉沉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了俄国人民饥饿贫困的生活作者用寥寥几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2.找出文章中两次描写群众的谷子,并分析其作用七.拓展延伸1.在文学作品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变色龙”?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对这些人,你持什么看法?2.文章最后写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八.本课小结同学们,契诃夫用漫画式的写法塑造了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变色龙形象反观现实,善变是人际交往的大忌,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希望同学们做一个诚实的人,让我们工整地写好“人”字的一撇一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