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三课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pdf
4页教学计划授课日期:年月日课题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课型新授课课时2 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式,理解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的思维由二维转变为三维;能力目标掌握用线条表现立体形态的方法重点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难点让学生的思维由习惯的二维转变成三维,消除学生对复杂结构和多维物象表达的陌生感教学过程设计教 学 内 容第一课时一. 导入师:我们上学期已经学过手绘线条图像的平面表达方式,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东西都是立体的,那同学们会不会画立体的东西呢?教师举例:(以简单的正方体和球体为例,讲述物体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过程,在过程中讲述物体的结构特征和物体的高度、深度、宽度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二. 新课讲解什么是立体图像:立体图像指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种空间度量效果的三维立体形象所有点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图像叫立体图像,简单的讲就是具有长、宽、厚的图像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些东西是立体的呢?生:书包、文具、桌椅、教师、树、雕塑等等三. 游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品(文具)把自己看到的在黑板上画出来,得出结论: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品时,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叫主视图,从左边看到的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俯视图,这三种不同的视图合称为三视图。
1、如图是由棱长为1 的正方体搭成的积木三视图,则图中棱长为1 的正方体的个数是多少?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教学过程设计2、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一个由若干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下图所示,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答案:三. 作业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将物品的三视图分别画出来四、教师反思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学生感到很亲切,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手绘线条,而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学生都知道,学生缺少的是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能力,所以,开课时表面看似顺利、精彩,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如果开课时能给学生许多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模型,让他们分类;再让他们找一找哪个立体图形中有该平面图形),这样就建立了立体平面的联系;最后再让学生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画下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相信这样的活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动手、动脑而有所收获的。
第二课时一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讲了手绘线条图像的立体表达,那些什么是立体图像呢?生:立体图像指在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种空间度量效果的三维立体形象师: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立体形象,比如:课桌,床,文具,雕塑,房屋,车等等,正是因为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立体形象,所以,我们常常能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看到关于立体形象的描绘这些立体图像比平面的图像更能够体现物体的空间感和体积感,而当你要把一个物体的形象向别人描述时,立体图像会省掉许多形容的语言二新课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会用手绘线条来表达立体图像?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教学过程设计手绘线条图像具有记录、说明、叙事、交流、抒情的功能,并且是一种最简洁、最形象的日常交流的语言与素描、色彩画相比较,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显得不仅快,而且还具有一种简洁、清爽的美感那么,怎样运用手绘线条表达立体图像呢?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二、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三、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举例:随身听随身听直观感受的方法结构分析的方法主观理解的方法直观感受的方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结构分析的方法主观理解的方法四小结回顾?我们这节课共学了几种手绘线条的表现方法??一、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二、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三、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五作业选择自己习惯的一件物品,运用今天所学的三种表现方法进行表达。
六教学反思学生很喜欢自己动手做一做,喜欢有趣的、象玩一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心情愉快,没有负担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这三种表现方法,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可以肯定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成功的但是仔细回想,学生的思维含量低如果设计为在图形上写错表现方法,请学生纠正,他们便要对图形、名称重新审视,经过一番思考后才能作出判断所以,教师备课时要考虑对于学生会的内容,怎样让学生再动动脑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