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统戏曲文化的大学生群体普及教育.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61506338
  • 上传时间:2022-03-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8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传统戏曲文化的大学生群体普及教育【摘要】本文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了解不深、文化认同感不强原因,提出普通高校从戏曲课程、戏曲社团,戏曲传播网络平台三个方面加强建设,普及和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观点关键词】戏曲艺术;戏曲文化;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戏曲集合音乐、舞蹈、美术、历史、文学于一身,已被列为我国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中宣发[2017]26号文件),提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总目标高校作为学校系统教育重要一环,需要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之精髓,把戏曲艺术融入大学日常教育教学,普及校园戏曲文化,在戏曲艺术保护和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普通高校大学生戏曲艺术普及教育的现状(一)大学生对戏曲艺术兴趣不高课题组调查发现只有5.1%学生选择“非常喜欢”戏曲艺术,91%选择“无所谓,没太多感觉”,3.9%选择“不喜欢”学生不喜欢戏曲的主要因为听不懂、内容老套、节奏慢等问及大学生对剧种了解情况时,有8.6%学生知道5个剧种以上,84.1%学生了解“2-5个剧种”,7.3%的学生“一个都不知道”。

      问及学生“是否愿意花钱观看戏曲演出”时,21.9%学生表示愿意,其中有49%是受家中长辈影响才去观看,78.1%学生不愿花钱进剧场看戏,其中57.9%更愿意选择去欣赏同类型现代演唱会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戏曲艺术虽不排斥,多数学生也听说过一些戏曲名称,但对戏曲起源、种类及特点知之甚少,真正喜欢戏曲文化的屈指可数,大都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戏曲文化,这也侧面反映出传统戏曲在现代文化冲击下逐渐衰落二)大学生对戏曲基本常识了解不足课题组在了解大学生对戏曲常识认知情况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在回答“中国戏曲五大剧种”这个问题时,51.9%的同学全部答对,但在校园随机访谈时,同样的问题,能正确回答的却寥寥无几调查中有60.5%的大学生听过“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却只有不到1/4的学生知道它出自于“越剧”,80.3%的大学生知道国粹是“京剧”,对地方剧种却知之甚少,只有12.5%同学知道家乡地方剧种、曲艺,如淮剧、沪剧、苏州评弹等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对戏曲虽有一定了解,但对戏曲基础知识掌握不够,鉴赏戏曲艺术能力普遍缺失调查还发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对戏曲艺术鉴赏能力也相应较强,遗憾的是大多数地方政府对地方戏宣传不够,学生对家乡剧种了解甚少。

      三)普通高校戏曲艺术教育普遍缺乏在问及“是否接受过传统戏曲普及性教育”时,有43.4%的学生表示从未参加戏曲活动,53.2%的同学偶尔接触到戏曲活动,仅有3.4%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戏曲活动,而这些学生主要来自京、津、沪等发达城市或浙江、广东等戏曲大省江苏作为戏曲大省,目前只有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少数一流高校开设戏曲相关选修课,在戏曲社团建设方面,各高校也不均衡,仅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有戏曲社团,时常还会举办一些戏曲比赛等,大部分高校对传统戏曲不够重视,因缺乏戏曲专业教师和经费等,没有成立戏曲社团二、普通高校“戏曲情节”缺失的原因(一)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导致高校戏曲教育出现形式化、表面化高校具有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的责任但随着实用化、功利化观念流行,大学校园也难免受其影响由于戏曲教育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就业、学校排名等关联不大,戏曲选修课程与戏曲社团在普通高校课程体系中没有得到重视,再加上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戏曲文化政策、经费支持力度不够,对戏曲文化传承不够重视,加剧普通高校戏曲普及教育缺失二)戏曲文化与时代存在差异性,导致大学生对戏曲文化认同感不强。

      戏曲艺术源自农耕文明,如今不是戏曲鼎盛时期,但随着越来越多戏曲艺术家将戏曲带出国门,让国外友人领略到“中国歌剧”美,吸引诸多外国朋友不远万里到中国学戏,可见戏曲仍然拥有顽强生命力但是,戏曲确实与现代大学生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存在距离,这种距离产生根本原因是大学生不了解戏曲,缺乏欣赏戏曲常识和能力,他们对于戏曲中行当、流派更是一头雾水,看不懂、听不懂,对戏曲艺术提不起兴趣,自然对戏曲文化认同感低三)传播途径局限性,导致大学生对戏曲的认知程度较低传统戏曲传播形式不断变化,从口口相传到纸本手抄、刊印,再到黑胶唱片、卡式磁带等传播媒介由原始庆祝仪式到庙堂之上,从庙会走向瓦舍勾栏,直至走向近现代各种舞台剧场,直至今日新媒体传播虽然新媒体媒介解决了古代勾栏、现代剧场传播空间局限,观众从几百上千到亿万,但与勾栏或剧场相比,缺乏台上演员动作伸展、气息控制、感情流露与台下观众情感反馈实时互动,难以激发思想活跃、追求时尚的大学生群体产生学习戏曲艺术兴趣,对戏曲的认知程度自然很低三、推进普通高校戏曲艺术教育的建议与对策(一)拓展戏曲普及教育途径,促进戏曲艺术普及教育一方面普通高校可以将传统戏曲教育纳入公共选修课体系,引进专业师资,开展戏曲课堂教学,让对戏曲感兴趣的学生通过课堂去接触戏曲、了解戏曲、欣赏戏曲。

      另一方面普通高校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学生学习戏曲渠道,提高普及教育效果首先,借助“高雅艺术进校园”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当地丰富剧团剧院资源,如南京越剧团、江苏大剧院等,将传统戏曲精品演出引进校园,拉近戏曲与学生距离,让学生亲身体会戏曲魅力,接受戏曲文化熏陶其次,定期邀请资深戏曲表演艺术家和戏曲研究专家进校园开展戏曲讲座,通过通俗易懂文化讲座,让学生切身体会传统文化魅力最后,开展以传统戏曲为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专业剧团,剧场参观,学习戏曲表演身段、唱段,让学生能亲身感受戏曲魅力二)加大戏曲社团建设力度,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高校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普通高校要主动帮助大学生创建戏曲社团,加大对戏曲社团资金、设施配置、资源对接等方面支持力度,关心校园戏曲社团生存和发展,开展戏曲活动,逐步吸引更多学生对戏曲产生兴趣,加入戏曲社团,扩大传统戏曲受众,让更多学生认同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三)充分发挥新媒体媒介优势,全方位传播戏曲艺术一是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特点,有意识策划更适应年轻观众口味的戏曲类节目如央视重磅推出《中国戏曲大会》,通过新颖独特题型设置,引人入胜竞技环节,以及评委们精彩点评,吸引更多年轻人感受戏曲魅力。

      二是充分发挥各种传播媒介优势,构建一个立体交叉传播网络平台,如通过舞台表演实况直播,、微博实时互动等,达到全方位传播戏曲文化的宣传效果参考文献:[1]孙伟.弘扬戏曲艺术,传承国粹文化――当代大学生“国粹情结”培养的对策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2,(5):142-146.[2]吕舜玲.浅析新媒体视角下传统戏曲的传播[J].东南传播,2014,(5):52-54.[3]张冲.新媒体时代传统戏曲的传播与发展[A].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4):125-129.[4]熊秋玲.大学生对河南戏曲的认知状况调查研究[J].戏剧文学,2013,(12):126-130.作者: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酥梨水肥一体化及黄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pdf 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液氢气瓶第1部分材料、设计、制造、检验与试验及第2部分操作要求.pdf 2025年秋二年级科学上册动物的家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植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及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安全技术规范.pdf 森林抚育成效监测技术规程及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pdf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第1-6部分)学习材料.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综合防控及酿酒葡萄旱作技术规程.pdf 蜜蜂授粉梨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苹果园金纹细蛾综合防治+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园级自评指导手册.pdf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建设通用要求(学习材料).pdf 矮化中间砧苹果树栽培及水浇地春播玉米土壤培肥技术规程.pdf 《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南》全文.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气瓶充装单位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要求(学习材料).pdf 甘蓝集约化育苗生产及苹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化学品鱼类细胞系急性毒性虹鳟鳃细胞系试验+蜂王浆及蜂王浆冻干粉中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植物的变化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饲料中辣椒红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