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年高考咏史诗诗歌专题.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奇异
  • 文档编号:190050216
  • 上传时间:2021-08-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97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年高考咏史诗诗歌专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题,唐崇徽公主手痕①欧阳修故乡飞鸟尚喟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注】①崇徽公主,唐代宗时与回鹘和亲的公主,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手痕:在 今山西灵台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1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描写当年崇徽公主远嫁时的凄凉情景,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喟啾鸣叫不止,而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自会更加不舍B. “玉颜”反为“身累”,“肉食”不与“国谋”,诗人将尖锐犀利的诘问寓于这两对矛盾现 象中,可谓发自肺腑,深切痛快C. “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 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更为深婉D.本诗借古生情,诗人结合民间传说, 为崇徽公主远嫁唱一曲饱含愤懑之情的悲歌, 启发人们在深沉哀怨中对其悲剧进行政治上的思考15 .这首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是如何抒发的? ( 6分)14 .C【解析】C项,“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诗意 分析不正确。

      青冢埋魂知不返”意思是“墓草青青魂魄再不能回来” ,“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意思是“昭君的灵魂能在月夜中归来”,可见诗人反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诗(两种情感15 .(1)表现对远嫁女子深切的同情和对统治者对外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不满;各 1 分)(2) 作者在尾联上句直抒胸臆 ( 直接抒情 ) ,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下一句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来写孤魂栖止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过陈琳①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石麟 ② 埋没藏春草,铜雀 ③ 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注】①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 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石麟:陵墓前的石雕 的麒麟③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首联对陈琳充满仰慕又饱含诗人的感慨,说自己昔日曾在史书上拜读过陈琳的文章,今 天在漂泊的生活中又正好经过陈琳的坟墓B.颔联中“识”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己才能的 自信,又有人才之间的惺惺相惜、异代同心。

      C.诗人自谓生不逢时,颔联中“应”字不单有自负自信,还有世无知音的自伤和愤慨之情; “怜”写出自己与陈琳同命相怜的感伤之情D.全诗贯穿着诗人和陈琳这样的人才在不同时代有不同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 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15.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 6 分),而是“冷慕、欣羡”14 . C【解析】“冷”并不是“写出自己与陈琳同命相怜的感伤之情” 的意思,是对陈琳的际遇特别欣羡,流露了生不逢时的深沉感慨15 .①年深日久,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中,更显出古坟的荒凉寥落想象到远在邺都的铜雀台,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了②先寄托自己对前贤的追思缅怀, 也暗示当代不重才士, 任凭才人的坟墓荒废 再表达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对那个重才的时代的追恋③颈联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满江红•金陵怀古元 萨都剌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螯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 ( 3 分)A.上片起首写繁华的景象如春光般消失得无声无息,带有沉重的怀古情绪B.下片前四句,情感迸发,语言直白,短促的句子正表现了情绪的激越C.艺术手法,本诗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句和典故,而又点化自然,不露痕迹D.词人以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秋露等景象渲染气氛,寄托情思15.简要赏析上阕的对比艺术 ( 6 分)14 . (3分)D【解析】玉树歌: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 ,历来被认为是亡国之音,不是15 . ( 6 分)将历史上六代的豪华与今日的了无踪迹构成对比;将山川形胜依旧与人事已非从前构成对比; 化用典故,王谢堂、 乌衣巷的今昔构成对比; 将春潮急涌之动与孤城寂寞之静构成对比 (上述对比中答到一点给 2 分, 答到任意两点即给 4 分) 多重对比, 虚实相对,层层推进,委婉地抒发了诗人金陵怀古时油然而生的昔盛今衰、世事无常的悲愁 ( 2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题李太白杂言(节选)【宋】徐积乃知公是真英物,万叠秋山清耸骨。

      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 ① 戴乌纱,著宫锦 ② ,不是高歌即酣饮 ③ 饮时独对月明中,醉来还抱清风寝注】①即鹘鸟②《唐才子传》记载: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 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③高歌酣饮: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 扈为谁雄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 )A.节选部分第一句承接前文,给予了李白高度的评价,指出李白是真正的杰出人物B. “万叠秋山清耸骨”比喻新奇,耸峙的万叠秋山生动地刻画出作者心中诗仙的伟岸C.诗人借描写春风得意时李白戴乌纱、穿宫锦和痛饮高歌来展现了李白的高傲和狂放D. “饮时独对月明中”化用李白名篇《静夜思》和《将进酒》 ,赞颂了李白的卓尔不群E. “醉来还抱清风寝”借描写李白醉酒之后抱清风酣然入眠来表现了李白的豪迈俊逸15.诗人以诗论诗, “当时杜甫亦能诗,恰如老骥追霜鹘”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 ( 6 分)14. (5分)C D (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解析】C “春风得意”时有误 D “饮》时独对月明中”化用的是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15. (6分)①李白和杜甫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2分)②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明显不同,杜甫如志在千里的老骥,李白如横空高飞的霜鹘; (2分)③老骥难以追上霜鹘,可见李白诗才远胜杜甫。

      ( 2 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14— 15 题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宋 ] 刘克庄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注】刘克庄( 1187-1269 ) ,字潜夫,号后村,他一生仕途坎坷吹帽插花人:暗指那些文采风流、俊逸落拓之士③黄花:菊花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A.词首二句以“跳丸” “脱兔”为喻,写出了时光流逝之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B. “登临不用深怀古”用明确的语言告诉读者,本词在内容上并非登高怀古之词C. “老矣征衫”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征衫”已残旧破损,又写出词人已近暮年D. “炊烟三两人家住”勾勒出异乡的宁静安详的景象,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凄凉之感E.本词上阕主要抒写登临牛山的感慨,下阕抒写客中孤寂落寞的心绪15 . “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是全词的绝妙之句,请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情感赏析其精妙之处 ( 6 分)14 . BD【解析】B. “并非登高怀古之词”错误,由后句“向来吹帽插花人”可知词人实际上已经在怀古了 D. “勾勒出异乡的宁静安详的景象,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凄凉”表述有误,勾勒出的是异乡的偏僻荒凉的景象,更点染出“飘然客路”的凄凉。

      然而山深壑幽, 无处15 .①从内容上而言,词人虽有斗酒诗百篇的豪兴去报答明丽的秋光,寻觅斗寒的黄花②从艺术手法上而言, 运用象征的手法,黄花秋菊是词人期望和理想的象征,黄花的无可寻觅是理想在现实中的失落 ③从思想情感上而言, 词人试图以斗酒唤起壮怀,但山路阻隔难觅黄花,理想归于破灭,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寂寞文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哀咏史(晋)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①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注】①《汉书・张汤传赞》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 ,皆插貂尾8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前一句中“蹑”字显示出士族子弟世居高位的强势 ,后一句中的“沉”字则流露出寒门才俊沉沦于底层的颓唐B.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此句是过渡句,既概括总结了前句,又自然引出后句的典例, 同时也表达了对门阀制度积重难返的愤慨C.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写了汉代的金张两家,凭借祖先的功业,得任汉朝的高官 ,其官勋可于帽上插七条貂尾,尊贵非常。

      D.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运用了有关冯唐的事典,借此表达的情感与王勃在《滕王阁 序》中“冯唐易老”的表达完全相同9 .请简要分析“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四句有何作用6分)8.B【解析】A. “英俊”并无颓唐之意;C. “七叶”为七代之意;D.典故在两首诗中所表达的 情感并不完全相同,一侧重时运,一侧重等级出身9.①思想内容: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 ,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取松、苗两物象,一繁一稀,一低一高,两相对比,仅一寸的山上苗竟遮盖了涧底百尺苍松 ,借此隐喻因等级造成的不公②章法结构:此四句以比兴起笔,引出后文对门阀制度导致选贤痼疾这一社会现实的议论③表达效果 :用语形象(比喻),表意鲜明(对比)每点2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题喜迁莺•晋师胜溯上①李纲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阿坚 ②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泗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 ③何曾专美注】①溯上:溯水之滨,晋军在此以少胜多击败前秦。

      ②阿坚:指前秦皇帝苻坚③周雅:指《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的诗篇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险难逾,人谋克敌”,指出了晋师击败前秦的两「个条件,即地利和人的谋划B. “结阵当蛇豕”,写晋师以八千兵力布阵对抗百万敌军,赞美了晋师战力之强C. “夜闻数声鸣鹤”,运用典故,巧妙地表现出百姓得知晋师将要到来时的欣喜之情D.“周雅何曾专美”,以反问形式,高度赞美晋师之功堪比周宣王征伐之功15.李纲与辛弃疾同为主战派, 这首词表现的思想感情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 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 分)1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学生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教师版.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汇总.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讲义.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全六册】.pdf 2025年中考物理冲刺九大专题复习资料.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pdf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pdf 铸就卓越班风+书写无悔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pptx 凝心聚力共赴成长+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班级团建小游戏.pptx 202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解析(综合题).doc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怀古咏史+课件.pptx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64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2026届高考古诗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课件.pptx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pptx 学会专注掌控注意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pptx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技术设计的表达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通用技术人教版必修一.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