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33348128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8.7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该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2.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4.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教学难点】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4.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呈现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实践感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1:设疑激趣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

      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等高线地形图老师利用下图,点拨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读图观察感悟,学会如何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老师通过下图,点拨提升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小组成员继续合作,一起画一幅山等高线地形图,你能体会出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吗?你能通过这幅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程度的关系吗?老师点拨勾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和注意问题如何把我们山画到平面图纸上并绘制成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呢?请大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画一个长方形的绘图区域把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就勾画出来了,我们就会发现坡度陡缓跟等高线疏密程度的关系了(如上面的图示)老师通过下图,点拨提升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程度的关系,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D处为缓坡,E处为陡坡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也不一样在学生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老师再做点拨提升,跟学生一起探讨等高线地形图的含义和作用,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作等高线地形图我们就是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将地表的高低起伏表达在平面图纸上的老师跟学生一起读图思考、画图探究,体会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读图思考:由于地表高低起伏不平,而地图是平面的,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表示出来呢?我们通过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来解决画图探究:展示感悟:通过上面的探究发现,我们很好地完成了以下的学习目标1.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2.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图画图话”的探究活动,认识山地不同部位的地形在学生认识山地不同部位地形的基础上,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基于下图的探究发现,探讨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部位的地形,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展示感悟:归纳提升:观察记忆:通过上面的探究发现,我们很好地完成了第4个学习目标4.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承转: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接触到另外一种形式的地形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它与等高线地形图的联系与区别二、分层设色地形图绘图体验: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将图中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体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原理老师跟学生一起探究发现展示感悟:■课堂小结,整合思路■实践探索作业了解了山地不同部位的地形名称,假期跟亲戚朋友一起去旅游,感悟一下大自然中的山峰、鞍部、山脊、山谷、陡崖、陡坡、缓坡知识吧,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朋友,让我们用所学的知识来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吧在旅游中你有哪些新的感悟,请在下周的地理课上给大家尽情地展示吧■教学反思本节主要讲述三种地形图的绘制及其判读知识在上一节学会阅读地图的基础上,本节教材需要落实的课标内容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我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和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发现和感悟中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进一步提升了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在做中学、在做中悟,链接生活中的地理、利用卡通图片引入等等,均促进了本节学习目标的高效完成。

      如果时间充足的话,给学生一定的课堂习题反馈,让学生在实践演练的过程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感悟,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更进一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