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丰乐亭记 (课堂PPT).ppt

23页
  • 卖家[上传人]:二***
  • 文档编号:228072971
  • 上传时间:2021-12-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31.50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丰 乐 亭 记欧阳修1背景介绍庆历五年(1045)春,执政大臣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相继罢去,他们推行的“新政”因侵害官僚利益,遭到守旧势力阻挠破坏,一年多即告失败欧阳修时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上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极力为四人辩诬,于是触怒了新政的反对派,被贬知滁州在当地作者没有走向颓废,而是奋发有为,使当地的生产得到了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受到他们的爱戴在那里,欧阳修又先后写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愤郁和不平,间接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2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我到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甘甜的泉水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百步远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源上有丰山高耸而突兀,下有溪谷幽静而深藏,其中一道清冽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喷涌我上下左右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凿开岩石,于是疏通泉流,开辟出一片地方建筑亭子,与滁州的人们前往游乐于其间 3第二段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被动句),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干戈:战争,战乱 昔:当年 以:率领 破:打败 遂:于是 考:考察 其:代当地的 按:查索 图记:地理图籍,升:登上 高:高处 形作名 求:找到 就:受(被动) 而:但 故老:当年亲历战事的人 盖:因为4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被动句),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失其政,政治混乱 ;分裂,四分五裂 ;所在,到处,处处;为,是;敌国者,敌对政权;胜,尽;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向,过去,从前;凭恃,凭借依靠;刬削,被铲平,消磨;消耗磨灭;漠然,冷清寂静地 徒,只;遗老,经历事变的老人;尽,都死去,形作动5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当年,太祖皇帝曾率领周朝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十五万人,活捉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滁州东门之外,于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地方志,登上高处了望清流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当年亲历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平定已经很久了。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6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哪里数得清呢到了宋朝接受天命,圣人出世,四海统一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百年之间,冷清清地只见山依旧高耸,流水仍然清澈想问当时战争情况,经历过的人都早已去世了 7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百年之深也 民生:百姓生下来 今:人民的生计 外事:外地的事情,畎亩衣食:名作动,耕田种地,穿衣吃饭,以:而 乐生送死:养老送终 休养生息:使动,让百姓休养生息,涵煦:滋养抚育 深:久8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乐:喜欢 简:清简,俗:民风得:找到乃:于是日:每天 名作状语而:修饰连词掇:采摘芳:花草,荫:乘凉风霜冰雪:秋迎风霜,冬赏冰雪刻露:清晰的显露,清秀:清幽秀茂 可爱:令人喜爱9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于)无事之时也(判断句,省略句)幸:侥幸,幸运乐:感到高兴岁:每年,因为:于是为本:推求其:这里的道:叙述所以:表原因幸:有幸10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今天滁州位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船只车辆、商贾游客都很少到此地百姓生下来就不见外地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谁能知道是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11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水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已经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来游玩,抬头望山,低头听泉。

      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乘荫凉于茂密的乔木间,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清晰的显露,春夏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12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又幸运的是,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 13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而宣扬皇上的恩德,来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来给亭子起名为丰乐亭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141这篇文章构思巧妙,行文严谨,说说全文是如何紧扣题目“丰乐亭”三个字展开的第一段开门见山,劈首点题将文题“丰乐亭”三字,依次逐一点出:滁水“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点出“丰”;“俯仰左右,顾而乐之”,点出“乐”;末句“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点出“亭”字第二段并不接写“丰乐亭”,而引出“昔太祖皇帝”(赵匡胤)平定滁州的往事。

      由乱而治,才有第三段丰乐太平第三段,写今天滁州一派太平景象,突出“丰”而“乐”此段仍紧扣“丰乐太平”展开,呼应第一段的“丰乐”,但“丰乐”的内涵已经巧妙转换把“丰山美景可乐”的“丰乐”转换为太平时期“丰年之乐”和太守“与民同乐”之“丰乐”了幸生无事之时”,由治又回想到乱)结尾点明题旨,交代亭的得名,也是紧扣“乐”字,照应第一段“丰”出于“丰山”之名,“乐”来自本山美景可乐152文章第二段从远处落笔写“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有什么样的作用?第二段着力叙写与“丰乐”相反的“五代干戈”,正是为了衬托宋的“丰乐太平”,同时为结尾点明“宣上恩德”的主旨作伏笔16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B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 盖亦反其本矣C尝以周师破李计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 能以足音辨人D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其日牛马嘶1、答案D(D都是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A动词,意动用法,可译为以.为乐;形容词,可译为快乐B动词,推求;名词,可译为根本,此处指王道C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意译为率领带领;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法,可译为凭借)17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丰乐亭所在地滁州“山川美”和“风俗美”的一组是( )A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 而故老皆无在者B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而喜与予游也C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D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2、D(B、c项的前句不属于山川美,A项的后句不属于风俗美,可据此排除18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反复指出“故老皆无在者”“遗老尽矣”,透露出对人们居安而不思危的隐忧,要人们记住“幸生无事之时”,指出自己有“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的职责。

      B文章描写山泉景色之美,叙述建亭游赏之乐,文笔简洁生动如用“耸然”“窈然”“翁然”,就点出了山水的独特情貌;用“掇”“荫”就表现出了游赏之乐C滁州在五代时兵祸不断,至宋统一后才得以安定作者感慨今昔,赞颂朝廷使人民休养生息的功德,歌颂太平气象,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D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虽有商贾往还,但四方宾客并不来此偏僻的丰乐亭尽管此处环境优美,可以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也可以春采花草,夏绵清凉3、D(文中是说滁州因处江淮之间,非通衢大邑,故四方商旅宾客皆不至19【“五字双线”译句法】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五字:释、留、删、补、调双线:对译线、成文线20【“五字双线”译句法】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已经找到这泉水在山谷之间,于是每天和滁州人抬头望山,低头听泉释释释释释留释释释留释删留释删留五字:留、删、释、补、调双线:对译线、成文线已经在山谷之间找到这股泉水,于是每天和滁州人抬头望山景,低头听泉声21【“五字双线”译句法】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已经找到这泉水在山谷之间,于是每天和滁州人抬头望山,低头听泉。

      释释释释释留释释释留释删留释删留五字:留、删、释、补、调双线:对译线、成文线已经在山谷之间找到这股泉水,于是每天和滁州人抬头望山景,低头听泉声调补 补补准顺22 (1)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译文: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从而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 (第一句应译出疏,第二句应译出以为,第三句译文应体现往游其间句式特点)(2)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译文:百姓一生下来接触不到外面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快乐地过日子,养老送终 (第一句应译出外事,第二句应译出畎亩衣食,第三句应译出乐生送死) (3)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译文: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应译出所以、安、幸)2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