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中考物理九年级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39807193
  • 上传时间:2023-11-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8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中考物理九年级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物理九年级上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测量值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 1、 组成: ①电源②用电器 ③开关④导线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物理九年级学习方法 1、理象记忆法:如当车起步和刹车时,人向后、前倾倒的现象,来记忆惯性概念 2、浓缩记忆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浓缩成三线共面、两角相等,平面镜成像规律可浓缩为“物象对称、左右相反〞 3、口诀记忆法:如“物体有惯性,惯性物属性,大小看质量,不论动与静。

      〞 4、比较记忆法:如惯性与惯性定律、像与影、蒸发与沸腾、压力与压强、串联与并联等,比较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 5、推导记忆法:如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6、归类记忆法:如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单位时间里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单位面积的压力叫压强等,都可以归纳为“单位……的……叫……〞类 7、顾名思义法:如根据“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称,易记住这些力的方向 物理九年级学习技巧 一、不要“题海〞,要有题量 谈到解题必然会联系到题量因为,同一个问题可从不同方面给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个问题设置不同的陷阱,这样就得有较多的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体现教与学的测试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题目必是习以为常,我们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题,才得以消化和巩固基础知识那做多了题就一定会陷入“题海〞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对于缺乏基本要求,思维跳跃性大,质量低劣,几乎类同题目重复出现,造成学生机械模仿,思维僵化,用定势思维解题,这才是误入“题海〞至于富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的题,百解不厌,真是一种学习享受。

      这样的题解得越多,收获越大解题多了,并不就一定加重学生负担,只有那些脱离学习对象实际,超过学生的承受能力的,才会加重他们的负担虽然题目不多,但积重难返,犹如陷入题海所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和质量,离不开解题,而且要有一定的题量给予保证,并以真正理解熟练掌握为题量的下限 二、不求模型,要求思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样的道理,解题有法,但无定法所以,我们不能用通用模型的方法解多种不同的题首先,文理科的思维特点有差异,文科侧重理性思维,而理科侧重逻辑思维数学偏重图文与函数关系的分析推导,而物理突出具体问题高度概括,抽象出物理模型 其次,解题方法也是随题而变,不同题目的解题方法一般是不同的,不太可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统揽,或者用几种既定模型搞定再者,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尽管解题要经历审题(理解题意),解题(具体过程),答题(说明结果)几个环节,但解题的方法是灵活的,因题而变可能是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可能是基本的方法,也可能是巧妙方法或综合方法的适用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迷信某种模型解题,它会束缚你发散探索的思路,只能让你走进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的死胡同提倡独立思考,重在方法的迁移和变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什么就什么,该用什么就用什么的理念解每道题,以不变应万变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使自己的脑子真正活起来,通过解题获得成就感 三、不贪难题,要抓“双基〞 题目有难易度之分我们解怎样的题更有助于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应该以解中档题为主,这种题含有基础性要求,同时又有能力提升的空间也就是说解这类题能驾驭自如,那么,面对有难度的题也不会一筹莫展,或胆怯退缩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好高骛远,热衷于做难题贪大求难,但往往受挫,久而久之消磨了意志,望题生威究其原因,底气不足,还未到火候要知道,所谓的难题就是综合的知识点多,需要统筹的方法多,设置的情景新颖,问题的过程复杂,实际应用强 但是,我们只要认真解剖,分立而治,分析背景,提取信息,善于转化,复杂问题得到简化再则,再难的综合试题往往设置了由易到难的思维能力梯度,使你逐级往上,不是压根儿全然无知因此,我们解题不必总觅难题要抓基础题和中档题,逐步修炼,增强正确解题的自信心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