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中低段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字数.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2605034
  • 上传时间:2023-03-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中低段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字数》   近年来,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重视,然而小学中低段学生在计算中经常出错,严重影响了他们成绩的提高,而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却没有仔细分析出错原因,只是简单地归因于孩子粗心、不认真等其实不然造成学生计算经常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知识方面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态度等    一、 小学中低段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本文研究的计算错误,是指与正确答案不符的计算结果   1.知识方面的原因   2.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中低段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除知识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感知觉、注意力、思维、记忆力以及学习习惯等因素   (1) 小学中低段学生感知觉较笼统小学中低段学生的感知觉不够精细,学生在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常出现的错误是把数字写颠倒了,例如,把72写成27,把79看成是97有时在草稿纸上算的完全正确,但抄到作业本上时就出现错误了,如把1.258写成1.285或是12.58等等,而学生及家长把这样的错误仅仅归于学生的“粗心”或是“不认真”,其实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感知觉不够精细造成的另外,小学中低段学生的视觉是有选择性的,常常对一些强成分映入眼帘而忽视了其他相对较弱的成分。

      例如:(1)40×3÷40×3=120÷120=1 通过访谈得知小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不是不懂四则运算顺序而是因为凑成了120这个强成分而忽略了运算顺序   (2)小学中低段学生注意力不易分配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小学生的分配性注意较弱,在做题时常常顾此失彼,这也是小学生计算错误的一个原因例如:学生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长加宽的和乘以2),常常出现长加宽乘以2,而忘了上括号   小学中低段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也是比较弱的,例如在连续做了几道除法题之后又出现了几道减法题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很快地转移过去,仍然按照前几道题的方法做题,导致计算的错误例如,一年级的一道计算题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而后笔者对部分学生做了访谈,结果均与如下结果相同:   笔者: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81-9=9   学生:哦,我看错了,我看成是除号了,所以算错了   笔者:你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吗?   学生:不是的,主要是前面几道题都是除法,做的快了,就把这一道题看成和其他题一样的了   (3)小学中低段学生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而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是由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习惯造成的。

      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所谓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是指学生一旦形成了某种定势,在条件不变时,可以较快地解决问题所谓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是指学生遇到和自己熟悉的内容相近的内容时,往往会不顾具体条件去盲目地套用自己熟悉的经验而导致计算的错误在小学中低段的计算方面,表现为原有计算法则干扰新计算法则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受整数加减法运算法则的影响,小学生在计算小数加减时,开始总有些学生出现不把小数点对齐而是把小数的末位对齐的错误如1.2+5.24=53.6或5.36又如,小学生在计算425÷25×4时,受“凑整”的思维定势,出现先算25乘以4的错误   二、 防止和纠正小学中低段学生计算错误的措施   在分析小学中低段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时,发现学生计算错误是多种因素干扰的结果所以,要防止和纠正小学中低段学生的计算错误,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1.加强小学中低段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巩固和应用概念的过程概念的引入是进行概念教学的开始,是引起小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小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基础,概念的引入一般可通过直观的方法引入。

      小学中低段学生的思维特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思维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具体直观的形式引入概念,比如运用学生喜欢的图片、以及一些玩具模型等教具,让小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既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建立他们的感性认识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圆”的概念时,教师应拿一些圆形的教具,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进而让学生说出一些自己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圆形物体在教学中,还要充分重视算理,以理驭法,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就有了切实的保证例如,教师在教学整数乘以分数时,要让学生明白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而分母不动的原因   2.增强小学中低段学生的辨析比较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狭隘,辨别能力较差,所以在学习中,对一些相近的内容,往往不会注意到与自己熟悉的题目的不同之处而只注意到了相同之处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小学生多动手、多动口进而达到多动脑的目的同时,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感知觉不够精细的特点,重点突出容易忽略的部分,如讲整数的加减法时教师要着重强调进位,退位;在讲小数的加减法时要着重强调小数点的位数要对齐等并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加以比较,帮助学生辨析,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

      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时首先要注意控制题量,其次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出一些趣味性的、简单的计算题,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高小学中低段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中低段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与兴趣密切相关,所以,在小学中低段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小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1)提倡情景教学,使教学生动有趣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形象、生动的事物来打动学生,并将教学中讲述的知识融入具体事物当中,创造富有情趣的教学环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教师讲 “最简分数”这节课时,他制作了几张幻灯片,边放映幻灯片边给学生讲故事:有个小孩子,一天他的父母要出门,把他交给了叔叔照看,叔叔就问他:“我每天三餐每餐给你做两个饼子,够吗?”他哭着说:“不够,我吃不饱叔叔又问:“那我就一天给你吃六个,你看怎么样?”他马上高兴地说:“好啊,好啊,这次我能吃饱了!”随着幻灯片的演示和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个故事上,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便乘机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吗?教师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不想在生活中闹像他这样的笑话吧,那么就应该好好学习我们今天的内容——最简分数。

      通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