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docx
7页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机遇与挑战2022-04-29摘要:在全球绿色转型和双循环新开展大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 模稳步增长,主要出口到亚欧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取得重大突破,以出口纯 电动乘用车为主,自主品牌崛起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迎来市场前景广阔、国 内外政策支持、生产要素和相关产业支撑的良好机遇,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市场 竞争激烈、核心技术待突破、品牌影响力缺乏、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挑战 对此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开展关键字: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机遇,挑战欧洲的洪水、北美的山火失控、西伯利亚的反常高温以及我国郑州的特大 暴雨……频发的极端天气在不断提醒人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刻不容缓全 球能源短缺也愈演愈烈,诸多国家宣布禁售燃油车,开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应对 气候变化、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开展格局也为中国新 能源汽车实现“走出去”和“走上去”,提供了绝佳机会2021年,新能源汽 车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爆发元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猛增,在国际市场表现 亮眼在此背景下,为加快实现我国汽车强国梦,深入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出 口的现状、机遇和挑战,并探究应对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现状(一)出口规模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由2018年 的14.7万辆上涨至2019年的25.5万辆,增长了 73. 1虬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 出口量为22.3万辆,受新冠疫情冲击影响,较上年减少了 3. 2万辆虽然 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同比下滑,但出口额与2019年相比增长135. 7%o 可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单价有所提升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 驶入“快车道”,出口强势增长,其中111月的出口量到达50. 5万辆,同比 增长了 151. 8%;出口额也大幅提高,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呈现出“量价”齐 升的局面« I 2018年・2O21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出口B及增长率依据来源:中国海关总・年份出口数量 (万辆)出口量同比增长 率(%)出口金额 (万元)出口额同比埔长 率(%)201814.7,340677■201925.573.1950255178.9202022.3•12.52240181135.72021年1・11月50.5151.86482558217.4(二)出口产品类型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结构中,纯电动乘用车出口量占比最大。
据统计, 2021年1-11月我国共出口新能源乘用车50. 3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出口量 为45.6辆,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90.4%,居于各产品类型之首,与上年同 期相比增长了 161%其次是插混乘用车,占比为7.7%,出口量到达3.9万吨, 同比增长了 78.1虬 此外,出口混合动力乘用车7698辆,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 量的1.5圾 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增长率高达379.6%可见,国外消费者 对混合动力乘用车的接受度在不断提升新能源客车的出口量相对较少,共计 有2123辆,仅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0. 4%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 速开展,汽车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正由微型低速电动车向高品质车型 转变中三)出口市场分布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出口到亚欧地区,尤其是在欧洲市场取得了突破,出 口增量相对较多2021上半年出口到亚欧地区的新能源汽车总量为15.2万 辆,占对外出口总量的87. 8%其中出口到欧洲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共有8.0万 辆,比2020全年的出口量还超出8007辆,同比增长近2. 4倍,比利时、英国 等西欧国家表现较为突出其次是亚洲市场,2018年〜2020年亚洲市场的出口 量一直居于首位,但市场占比呈现出逐年下滑趋势,由2018年的93.2%下降至 2021上半年的41. 8%,我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出口市场由亚洲转变成了欧洲。
2021上半年出口到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的新能源汽车合计共有2.1 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倍多其中对大洋洲的出口量增长最快,对澳 大利亚等国家出口表现较好总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改变了以往依赖 于亚洲市场的出口被动局面,出口市场开始向经济兴旺国家转变表2 2018年-2021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对各地区出口情况 单位: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地区2018 年2019 年2020 年2021 年2021 年1季2季1-2季度同比增长 率(%)欧洲5119 12332971668286205105579675244.8亚洲13695322420113646937744347947253876.3大洋洲132263107738878638125258846.4北美洲372717326858253921524691170.7南美洲832360540456732517319044.4非洲2251267104031944075913.1合计1469882543972211577378299596173378151.3(四)出口品牌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较好,自主品牌开始崛起,主要包括:比 亚迪、长城、蔚来、小鹏、理想等。
与德资、日资等外资品牌相比,中国车企 在新能源领域发力较早,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上具有较大优势据乘联会 统计的2021年11月份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维持强势表现,其中上汽、 长城、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分别到达6110辆、426辆、404辆,排名靠 前,其他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也在持续攀升比亚迪、小鹏、蔚来等 自主品牌车企已在欧洲市场顺利完成车辆交付,且国外售价相对较高,中国车 企开始由“走出去”向“走上去”迈进二、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机遇(一)市场前景广阔新能源汽车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随着各国碳减排的推进,国际市场 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释放欧洲对于碳排放的要求最为严格,当地采取的 绿色转型举措加速提升了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其中北欧的新能源汽 车渗透率接近100%,这意味着北欧汽车增量中电动化的比例接近100%,将为中 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带来较大增量止匕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宣布了燃油车禁售计 划:意大利罗马(2024年),挪威、墨西哥、法国巴黎等(2025年),荷兰、 德国、英国、印度等(2030年),日本(2035年)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增 量空间将被释放出来,中国车企应抓住此次机遇,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力争上 游,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二)政府政策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开展离不开国内外的政策支持就国内而言,开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先后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 业开展规划(2012-2020年)》、《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 见》、《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展规划(2021-2035年)》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用 政策之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核心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创新开展就 国外而言,欧盟碳排放政策中提出,到2021年乘用车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 (C02)排放量不得超过95克,在2021年碳排放基础上,到2030年实现37. 5% 的减排目标假设新车测试不达标,将依据每公里CO2排放的超标量收取罚金, 但2019年欧盟新车的平均每公里CO2排放量为122克,远超出此目标碳排放 政策的快速收紧给欧盟各国带来减排压力,促使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需求猛 增,2020年欧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另一方面,诸多国家和地区 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英国政府提出“新车报废计 划”,将现有燃油车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可获得最高达6000英镑补贴日本宣 布将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最高补贴金额提升至80万日元。
德国对购买电动车辆免 征10年机动车税法国对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50%的折扣或根据当地不同规定 免征购置税挪威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和增值税,可享受免过路费、免停 车费等多项优惠强有力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刺激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放 量,中国车企应借助这股政策“东风”,加快打造汽车强国三)生产要素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人力资源、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较为依赖中国人 □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内多所院校增设了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培养专业 人才小米、百度、华为等头部科技公司纷纷入局,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海 量热钱和高度关注另外,新能源车企积极与高校研究团队、科研院所等开展 合作,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上汽在“十三五”期间投资近600亿元用于产 品研发,并在海外打造了伦敦、硅谷和特拉维夫3大研发中心比亚迪2020年 的研发人员数量到达3. 6万人,研发经费投入85. 6亿元,并在国内外打造了 6 个研发中心蔚来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一倍,预计2022年还将进一 步加大研发投入除此之外,2021年广州港新开6条外贸出口航线,助力中国 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出口到欧洲、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四)相关产业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为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
三电系统的本钱约占新 能源汽车总本钱的60%,其中电池本钱占比约40%当前,动力电池产业呈现出 以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导的格局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拉动,产业 链上游的动力电池产业也呈爆发式增长,中国本土动力电池企业作用凸显据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6家中国企业跻 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名,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表现较为突出,分别位 列第一和第四宁德时代已率先进入全球动力电池第一阵营,为多家跨国汽车 巨头供应电池,其最新发布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也已开启产业化布局,预计 到2023年实现规模量产比亚迪开发的刀片电池,在提高续航能力的同时保障 平安性中创新航研发的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系统不起火技术极大程度地提高 了车辆的平安水平目前,新能源汽车已基本完成国产电机替代,自主品牌占据绝对市场份 额2021年特斯拉开始搭载国产电机,但各车型的售价并未改变,国内供应链 本钱优势凸显,这也将吸引更多车型搭载国产电机中国电控系统自主化程度 并不高,但经过多年的学习与积累,局部市场已逐步替代进口比亚迪作为全 球首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其电控总成技术在理论基础、技 术开发与产品优化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成果积累,产品峰值功率和峰值扭矩已达 国际先进水平,最高转速处于国际主流水平。
三、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挑战(一)市场竞争激励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增加,但从企业市场占比来看,特斯 拉等外资车的出口占比依旧很高,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力军自主品 牌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虽然也在增长,但规模相对较小,对外表现需进一步提 升另外,尽管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但仍以当地本土品牌为主,据 EV Sales数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欧洲市场销售量排名前五的新能源汽车品 牌分别是:群众(10%)、宝马(9%)、奔驰(9%)、特斯拉(7%)、标致 (7%),除了特斯拉外,全是欧洲本土品牌,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仍占据较小 份额特斯拉现也已在欧洲建立了超级工厂,随着工厂的投产,中国新能源汽 车出口欧洲市场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二)核心技术仍待突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展迅猛,核心技术突破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 其在动力电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但仍需在长寿 命、低温性能、快充性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