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科教城片区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245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公示本)项目名称: 国际科教城片区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成都高新未来科技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22 年 11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国际科教城片区道路工程项目代码2106-510109-04-01-491504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福田街道地理坐标南二线起点104 度 21 分 35.211 秒, 30 度 18 分 12.715 秒终点104 度 23 分 4.384 秒, 30 度 18 分 5.473 秒纵二路起点104 度 22 分 14.608 秒, 30 度 18 分 33.060 秒终点104 度 22 分 0.249 秒, 30 度 17 分 50.883 秒纵三路起点104 度 22 分 47.142 秒, 30 度 18 分 34.395 秒终点104 度 22 分 22.448 秒, 30 度 17 分 44.766 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 道运输业 131 城市道路(不含维护;不含支路、 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用地(用海)面积 (m2 ) /长度(km)212347m2/共计 5.500627km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 部门(选 填)成都高新区发展改革和规 划管理局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 文号(选填)成高发规审〔2022〕57 号总投资(万元)63478.59环保投资(万元)421.8环保投资占比(%)0.66施工工期19 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 专项评价设置 情况1、项目建设由来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年 7 月 23 日准予成都国际空港新城建设开发 有限公司进行单位名称变更(详见附件《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高新) 登记内变核 字〔2021〕第 64518 号),变更后名称为成都高新未来科技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统 一社会信用代码:91510100MA6CTFEQXD),在此说明。
随着天府国际机场的建成,为响应中央号召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 持程度东进和成德眉资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片区的整体开发建设有助于增强区 域发展驱动力,而片区的发展规划往往伴随着基础设施先行未来科技城作为片区 发展重点区域已有重点项目落位,但区域内市政道路建设滞后, 因此为完善区域箭 筒状况、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片区路网建设迫在眉睫成都高新未来科技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拟在成都高新区未来科技城福田街道建 设市政道路项目,与片区内正在实施的南三线、南四线等市政道路贯通,为片区开 发建设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并进一步提升路网服务水平,有助于解决周边居民、企 业事业单位生活、生产, 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因此, 本项目的建设具有必要性及重大意义12 、环评形式及专项评价(1) 环评形式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本项目属于 E4813 市政道路工 程建筑,具体情况如下表 1-1 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分析表代码类别名称说明本项目门类大类种类小类E484814813铁路、道路、隧道 和桥梁工程建筑/本项目为城市包括下列市政道路工市政道路工程建筑程建筑活动:城市道 路工程、城市道路及 设施工程。
主干路建设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的环评形式应为报告表,具体情况如下表 1-2 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分析环评类别项目类别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31城市道路(不含维护;不含支 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新建快速路、 主干路 ( √ ) ;城市桥梁、隧道其他综上所述, 经本次评价判定本项目为城市主干路新建工程,应编制报告表 (2) 专项设置本项目专项设置情况如下所示:表 1-3 本项目专项设置情况序号专项评价 的类别涉及项目类别本项目建设情况是否设 置专项1地表水水力发电:引水式发电、涉及调峰发电的项目; 人工湖、人工湿地:全部;引水工程:全部;防洪除涝工程:包含水库的项目;河湖整治: 涉及清淤且底泥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项目不涉及否2地下水陆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全部;地下水(含矿泉水)开采:全部;水利、水电、交通等: 含穿越可容岩地层隧道的项目不涉及否3生态涉及环境敏感区(不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以居住、 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 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的项目不涉及否4大气油气、液体化工码头:全部;干散货(韩煤炭、矿石) 、件杂、多用途、通用码头: 涉及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项目:不涉及否5噪声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运输业涉及环境敏感区(以 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 功能的区域)的项目;城市道路(不含维护, 不含支路、人行天桥、人行地 道):全部本项目为新建城市主干路项目是6环境风险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全部;油气、液体化工码头:全部;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线(不含城镇天然气管线、 企业厂区内管线)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线(不含企业 厂区内管线):全部不涉及否注: “涉及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位于、穿(跨) 越(无害化通过的除外) 环境敏感区, 或 环境影响范围涵盖环境敏感区。
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针 对该类项目所列的敏感区2综上所述, 本项目为城市道路建设工程, 需设置噪声专项评价规划情况1、《成都东部新区总体方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成都东部新区 总体方案>的通知》(川发改地区〔2020〕284 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 、与成都东部新区规划符合性2020 年 4 月 28 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成都东 部新区的批复》(川府函〔2020〕84 号)批复设立成都东部新区,新区规划面积729km2, 空间范围包括简阳市所辖的 13 个镇(街道) 所属行政区域,分别是海螺镇、芦葭镇、 董家梗镇、壮溪镇、玉城街道、草池街道、石板凳街道、福田街道、养马街道、石 板街道所属全部行政区域及高明镇、三岔镇、贾家街道所属部分行政区域根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 年 4 月 28 日发布的《关于印发<成都东部 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川发改地区〔2020〕284 号) 可知,成都东部新区发展总体 方案简述如下 表 1-4 成都东部新区发展规划符合性《成都东部新区总体方案》本项目情况符合性发展定位1 、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
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建设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核心指支 点,构建空铁公水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国家级内 陆临空经济发展示范区,全面提升全球高端要求资源双 向集聚和配置能力,着力将成都东部新区打造成为面向 “一带一路”的国际交通门户、国际消费中心和国际交 往中心,全面提升城市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快 形成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本项目为城市道路建设,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东部新区外联发展,为区域内人居、产业发展提供便捷城市交通线路符合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充分发挥位于成渝 主轴的区位优势,加强与重庆在现代产业、科技创新、 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衔接互动,打造成渝相向发展的重要 平台,建设成渝地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加快打造引领西 部开发开放的高能级发展载体3 、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打造成都联动德阳、眉山、 资阳发展的重要平台,构建同城化立体交通体系,建设 产业生态圈,加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生态环境联 防联治,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实现全省区域发展 战略与国家重大战略的有机融合,建设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成都都市圈4、新经济发展新引擎。
聚焦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等重点 领域,打造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推动新经济业态与现 代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服务新经济发 展的承载平台、政策体系、创新生态、应用场景,培育 塑造以新经济、新消费、 新功能为主的新驱动力,形成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高地5、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 明为引领,积极探索现代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互促 共进的新型城市发展之路,系统推动城市营城模式变革, 加快塑造美丽宜居城市形态,建设具有天府文化特点、 公园城市特质的高品质生活典范区发展目标到 2025 年,城市形态基本显现,天府国际机场国际航空 枢纽功能逐渐凸显,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 覆盖新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绿色空间体系逐步 健全, ……本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区域路网建设与对外联通符合空间坚持公园城市发展理念,秉承山水丘陵特色,按照城市本项目为城市符合3布局组群模式,立足自然资源特点、土地利用现状和产业发 展方向,突出国际门户枢纽、国际交往中心、前沿产业 基地、科技创新中心等功能,彰显公园城市特色,构建 “双城一园、一轴一带”的空间布局其中: 空港新城 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集聚航空经济、国际金融、国 际商贸、国际消费、科技创新、国际教育和文化交往功 能,建设成为引领航空枢纽经济的强大引擎、支撑内陆 开放的高端平台、汇聚全球创新人才的价值高地……基础设施建 设,有利于区 域交通路网建设。
主要任务1、创新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径强化营城思路创新坚 定“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理念,统筹新 区开发建设时序构建“城市组群+功能片区+产业社区” 的城市架构, 突出公共交通、公共服务、生态文化导向, 推动实现公共利益和城市效益最大化……; 2、营造区域 协同发展新格局打造成渝相向发展先行示范区统筹 区域交通整体布局,推进轨道交通延伸拓展,织密成渝 双城高快速路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内联外通,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