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离式路基34.5米连续梁典尚设计.doc
4页说 明- 4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二、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表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宽度(m)34.5(分离式路基)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行车道数双向六车道桥面宽度(m)2×16.75跨径(m)40斜交角( °)0、15、30单幅桥梁片数7梁间距(m)2.40预制梁长(m)中跨为39.20; 边跨为39.52预制梁高(m)2.5预制梁最大吊装重量(kN)边梁 1369;中梁1376设计安全等级一级环境类别Ⅰ类、Ⅱ类三、主要材料1、混凝土1) 水泥: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62.5、52.5、42.5的硅酸盐水泥,同一座桥的预制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2) 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以防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3) 混凝土:预制主梁及横隔梁、湿接缝、封锚端、墩顶现浇连续段、桥面现浇混凝土均采用C50;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
2、普通钢筋普通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凡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2mm者,采用HRB335热轧带肋钢;凡钢筋直径小于12mm者,采用R235 (A3)钢本册图纸中R2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8mm与d=10mm两种规格;HRB3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2、16、25、28mm五种规格3、预应力钢筋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 =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4、其他材料1)钢板:钢板应采用《碳素结构钢》GB700-1988规定的Q235B钢板2)锚具:预制T梁正弯矩钢束采用15-7型、15-8型、15-9型系列锚具及其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预制梁在墩顶处的负弯矩钢束采用BM15-4型扁锚及其配件,管道采用扁形金属波纹管3)支座:可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或盆式橡胶支座,其材料和力学性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四、设计要点1、本通用图的结构体系为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
2、设计计算采用平面杆系结构计算软件计算,横向分配系数按刚接梁法计算,并采用空间结构计算软件校核3、设计参数1)混凝土:重力密度γ=26.0kN/,弹性模量EC=3.45×MPa2)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γ=24.0kN /3)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Ep=1.95×105 MPa,松驰率ρ=0.035,松驰系数ζ=0.3 4)锚具:锚具变形、钢筋回缩按6mm(一端)计算;金属波纹管摩阻系数μ=0.25,偏差系数k=0.00155)支座不均匀沉降:Δ=5mm6)竖向梯度温度效应: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规定取值 4、一片梁梁端支点最大反力:一片梁梁端支点最大反力部位恒载(kN)恒+汽(kN)中梁反力边支点9211439中支点20802700边梁反力边支点8841387中支点192027605、本套图纸设计中桥面现浇层采用φ8绑扎钢筋,数量按φ8绑扎钢筋计算,使用时也可采用规格为10×10cm,φ6带肋焊接钢筋网五、施工要点有关桥梁的施工工艺、材料要求及质量标准,除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条文办理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主梁预制1)浇筑主梁混凝土前应严格检查伸缩缝、护栏、泄水管、支座等附属设施的预埋件是否齐全,确定无误后方能浇筑。
施工时,应保证预应力管道及钢筋位置准确梁端2m范围内及锚下混凝土局部应力大、钢筋密,特别是锚下混凝土,应充分振捣密实,严格控制其质量2)为了防止预制梁上拱过大,预制梁与桥面现浇层由于龄期差别而产生过大收缩差,存梁期不超过90d,若累计上拱值超过计算值10mm,应采取控制措施预制梁应设置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反拱预制T梁在钢束张拉完成后、各存梁期跨中上拱度计算值及二期恒载所产生的下挠值如下表所示,施工单位可根据工地的具体情况(如存梁期、砼配合比、材料特性及地区气候等)以及经验设置反拱反拱值的设计原则是使梁体在二期恒载施加前上拱度不超过20mm,桥梁施工完成后桥梁不出现下挠施工设置反拱时,预应力管道也同时反拱预加力引起的上拱度及二期恒载产生的下挠值表位 置 钢束张拉完上拱度(mm)存梁30d上拱度(mm)存梁60d上拱度(mm)存梁90d上拱度(mm)二期恒载产生的下挠值(mm)边梁边跨25.849.153.756.1-5.1中跨19.536.940.442.1-1.5中梁边跨23.644.648.750.9-5.6中跨15.629.031.733.1-1.7(表中正值表示位移向上;负值表示位移向下)为防止同跨及相邻跨预制梁间高差过大,同一跨桥不同位置的预制梁的存梁时间应基本一致,相邻跨的预制梁的存梁时间亦应相近。
3)主梁预制时,除注意按本册设计图纸预埋钢筋和预埋件外,桥面系、伸缩缝、护栏及其它相关附属构造,均应参照有关图纸施工,护栏预埋钢筋必须预埋在预制梁内2、预应力工艺1)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必须严格按坐标定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与T梁腹板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与钢筋发生碰撞,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而只是适当挪动钢筋位置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2)预制T梁预应力钢束必须待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的85%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方可张拉预制梁内正弯矩钢束及墩顶连续段处的负弯矩钢束均采用两端同时张拉,锚下控制应力为0.75 fpk =1395Mpa3)施加预应力应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当预应力钢束张拉达到设计张拉力时,实际引伸量值与理论引伸量值的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实际引伸量值应扣除钢束的非弹性变形影响4)主梁预应力钢束张拉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梁体发生侧弯,建议张拉顺序为:50%N2、N3→100%N1→100%N2、N3→100%N45)管道压浆采用C50水泥浆,要求压浆饱满3、主梁安装1)结构连续一联上构施工顺序:主梁预制→架梁,浇注墩顶现浇连续段及翼缘板、横隔板湿接缝,张拉中墩顶T梁负弯矩钢束→形成连续体系→浇筑桥面现浇层混凝土→安装护栏,浇筑沥青混凝土铺装、安装附属设施→成桥。
2)预制梁采用设吊孔穿束兜梁底的吊装方法(图中未示吊绳穿孔)预制梁运输、起吊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梁体的横向稳定,架设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横向临时支撑,连接现浇连续段连接钢筋和翼缘板、横隔板接缝钢筋等,以增加梁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3)桥梁架设若采用架桥机吊装只有主梁间横隔板的连接和翼板湿接缝混凝土浇筑后,且达到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的85%并采取压力扩散措施后,方可在其上运梁架桥机在桥上行驶时必须使架桥机重量落在梁肋上,施工单位应按所采用的架桥机型号对主梁进行施工荷载验算,验算通过后方可施工4)待墩顶现浇段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的85%后,张拉连续束4、其他1)横隔板钢筋骨架的位置,施工时应准确放样,以期给搭接钢筋的顺利焊接及绑扎创造条件2)、预制梁顶、预制梁端面与连续结构的端横隔板侧面混凝土表面应进行严格的凿毛处理,最好在浇注T梁后及时进行3)、浇注桥面现浇层混凝土前应将梁顶浮浆、油污清除干净,以保证新、老混凝土良好结合,注意预埋泄水管及交通工程的通讯管线预埋件4)、本通用图未示伸缩缝预埋钢筋,使用时应根据选用的伸缩缝布置相应的预埋钢筋5)、预制梁简支安装时,应设置临时支座,待桥面现浇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才能拆除。
6)、斜交桥梁预制时应注意桥梁斜交方向六、适用范围1、处于曲线段上的桥,可通过改变预制梁长来适应本册图纸适用于预制梁长变化范围在±500mm范围内,梁长变化段应设置在靠梁端的第一个中横隔梁与腹板变宽点间,但预制梁内预应力钢束变化段应设置在跨中直线段内;横桥向可通过调整边梁外翼板长来适应曲线变化若梁长超过此范围需根据各桥具体情况进行计算调整 2、本册图纸采用80型伸缩缝或160型伸缩缝,80型伸缩缝设置在桥墩处时,可采取增加封锚段长度、移动梁体或增加梁长等方法,使梁端间距为80mm使用本通用图时,应根据桥位处气象条件,选择不超过160型伸缩缝所适宜的一联长度施工时应根据伸缩缝安装时的温度来确定其安装宽度 3、本图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当有超限车辆通过时,应进行结构验算,并采取相应措施4、本通用图未对伸缩缝、支座、护栏、泄水管等进行设计,使用时另参考其他图纸七、编制单位主持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参编单位: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吉林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