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生活美文我和儿子恋宝剑.doc
1页我和儿子恋宝剑暑假期间,举家去北京游玩,在长城脚下,儿子偏偏相中了一把名为“倚天长剑”的玩具宝剑想想四岁的男孩玩这未免有安全之虞,我决然不依奈何老公也站在儿子一边,二比一,我没辙,买了 回家之后,儿子爱不释手,整日把玩操练,那架势,那神态还真像那么回事每有客人来到或小朋友来了,他总忘不了拿出来摆弄一下炫耀一番,直乐得客人呵呵笑唬得小朋友躲闪不及不玩时便搁在我写字台左侧的书架上——我左一斜眼就能望见的地方 日子久了,我竟觉得有剑气出匣,这龙吟虎啸之气充溢着整个书屋闲暇之余,每每抬头望之,我竟凝神注视,遐思不已…… 在世人的眼里,剑能辟邪邪是什么?邪是讹诈、是贪欲、是奸滑、是弄权……剑要辟除的就是这种种邪恶唐朝诗人贾岛有诗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这儿出鞘的与其说是寒霜一样的剑刃,不如说是那种匡扶正义维护公平的一腔正气! 剑又最有骨气侠客剑一出匣,展示的便是它俨如霜雪的冷面和疾似闪电的风姿它毅然决然迎向一切恶势强势,宁折不弯想起古人发誓的时候,每每会断剑明志,以示决心剑,是他们为人处世的一根脊梁骨! 文人也是爱剑的诗仙李白二十五岁仗剑远游,腰间便挂了一把剑剑之于诗仙是再般配不过的了。
书生带剑,既可护身,但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英气、一种风流所以古时的读书人常常将书香与剑道并提,只有剑才能与书相配,表达文韬武略的意蕴难怪台湾诗人余光中以诗赞李白:“酒入豪肠,三分啸成了剑气,七分酿成了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庄子说剑》里写道:“天子之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天子之剑,抒发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词人是爱剑的辛弃疾便剑不离身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酒兴之中挑灯看剑,壮志满怀从睡梦中醒来,从各个军营里传来晨起的号角声,心中豪情万丈文天祥是有剑的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南宋亡国后妃嫔都归元,文物宝器也被元人劫运一空此恨谁雪?堂堂宝剑光芒直冲云霄,而自己却辜负了宝剑壮志难酬的伤感溢于言表…… 我不禁为儿子的眼力叫好,不选刀,不要棍,不摸枪,偏偏相中“倚天长剑”莫非他日后也能文武双全…… “男儿有豪情,仗剑走天涯;女儿有胆气,柔情满山岗……”儿子哼着刚学会的歌,推开书房的门,说:“妈妈,我又想玩剑了玩去吧!”我不假思索因为,不知从何时起,我竟同儿子一样,是那样的迷恋起宝剑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