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黄果树听瀑1.docx
9页《 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以“听”为线索,抓住声音的变化,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恢宏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朗读品味瀑布的壮美,体验作者当时人瀑合一时“醉”的心境3、初步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二.重点难点如何品味瀑布的壮美,体验作者当时人瀑合一时“醉”的心境三.教学过程教学课时: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黄果树听瀑评论一、 复习导入1.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黄果树听瀑》,今天我们接着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 复习字词二、 初读课文,梳理字词,初感瀑布之恢宏在课文中,作者用一句话来概括了黄果树瀑布,是哪句话?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指生回答)板书:一部大自然的杰作提问?什么是杰作?指生回答作者把黄果树瀑布比作是大自然杰出的作品这节课,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听,去感受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品味“杰作”请同学们翻开书17页PPT出示自学提示一: 轻声读课文,用“——”划出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师:找同学说一说,哪些句子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指生回答,他找到了第一句,你同意么?(同意)PPT出示还有么?还有么,谁想来补充?整篇课文一共有四句话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
你们再来读读课文中的这四句话抓住关键词, 用心体会,从描写瀑布声音的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PPT自学提示二我们有些同学非常好,一边读一边做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小组内交流下,抓住哪些关键词,你感受到了什么?PPT出示:1、交流阅读感受 2、组织语言准备汇报PPT出示 :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一阵哗哗的声音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潮水般漫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只是一片奔泻的水声了好,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先找同学来读,注意,他读的时候,你用心的听一听,瀑布的声音,有变化么?(指生读)从她读的过程中,你感受到声音的变化了么?此时作者听到的声音是一成不变的吗?(不是)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这声音到底有什么变化呢?(指生回答3个)同学们都听出了瀑布声音的变化,找同学再来读读,我们再来感受下瀑布声音是怎么变化的?指生读,通过她的朗读,我们感受到瀑布的声音渐近渐响板书渐近渐响)师:你从文中哪些动词中能感受到瀑布的声音渐近渐响,由轻到重?哪些动词?指生回答. 飘来 拂过 漫涌 盖过 奔泻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这一连串的动词,让我们感受到声音在变化,由轻柔到越来越有力量,我们听起来是——渐近渐响。
车刚到黄果树瀑布的时候,作者听到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读读这句话的前半句?(便听到一阵哗哗的声音自远处飘来,若微风拂过树梢;)师:我们先来看看飘来这个动词,师:平时生活中,什么可以用“飘”这个词呢?(白云、纱巾、羽毛、灰尘……)所以这个词我们能感受到声音怎么样?(非常轻)除了飘来之外,还把黄果树瀑布的声音比作什么了?指生回答:若微风拂过树梢;孩子们,微风拂过树梢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谁来给大家模拟模拟?指生模拟表演她模拟的对么?非常的轻我们一起再来轻轻的读读前半句,好么?车到黄果树风景区,起师:好,然后声音发生了变化,渐近渐响,像潮水般漫涌过来,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越来越快,越来越大,最后大到什么程度?指生回答:盖过了人喧马啸,天地间只是一片奔泻的水声了什么是人喧马啸?,谁来解读下, (抓住“只”字)师:此刻,还能听到鸟鸣吗?还能听到车马声吗?还能听到人们的喧闹声吗?都听不见了你从哪个字读出来的?指生回答(“只”) 你真会读书这时候什么都听不见了,只能听到一片奔泻的水声了这个时候,大家想象一下,瀑布的声音是非常大的,谁来读读这后半句我们再来男女生配合读读,车到黄果树风景区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女生轻轻的读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在你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声音的变化。
渐近渐响师:这样的声音,作者是在哪儿听到的呢?(板书入口)句子B:(树隙观瀑)作者在入口就听到了一片奔泻的水声,那我们跟随着作者移动脚步,看看描写瀑布声音的第二句话谁来给大家读读?指生读(PPT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是千万架织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 师:此刻瀑布的声音变成了什么的声音了呢?(织布机的声音)听过织布机的声音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PPT出示织布机视频)是一架织布机的声音么?(解读大合奏)千万架织机的声音非常的大,瀑布声虽然大,可是让作者感受到是噪音吗?解读下什么是大合奏?许多乐器组合在一起,演奏出非常优美的乐曲虽然千万架的织布机组合在一起,但是听起来还是那么的优美 这么优美的大合奏传到了哪儿?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说的?(解读响遏行云)板书响遏行云)谁来给大家解读下,响遏行云是什么意思?声音优美高入云霄,连天上的白云都停下了脚步师:这么优美高亢的声音,作者是在哪里听到的?看谁读书最认真!谁来说说?作者透过树隙,面对着这幅白绢般的瀑布,听着大合奏,连天上的白云都停下了脚步(板书树隙)谁再来读读这句句子C:(石阶观“瀑”)我们再来体会第三句描写瀑布的声音谁来读读?“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贝司在奏鸣、在轰响。
仔细聆听,这会儿的瀑布声又变成什么样的呢贝司是什么?形容瀑布声非常大,是一架贝斯么? 千百架贝司此时作者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千百架的贝司在奏鸣板书贝司奏明)千百架贝司的奏鸣,作者是在哪里听到的?(板书石阶)师:这句话里,还有哪个词语让你感受深刻呢?生:我从“震荡着、回响着”感受到这儿不仅有瀑布哗哗的声音,还有水冲击岩石,在山间震荡回响的声音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你还听到了文字背后的声音师:谁还想说说?生:我也从“震荡着、回响着”感受到此时此刻山谷中仿佛不是只有一条瀑布,而是四周都是瀑布,到处都是永久不息的震荡回声 师:说的太好了,来,一组接一组的齐读这句,让我们把这哗哗瀑声读得震荡回响,像贝司奏鸣可是这么巨大的瀑布声,作者还说自己来的不是时候,那么当地人到底是怎样向作者介绍的呢?(PPT出示,指生读)据当地人介绍,在盛水期,瀑布激起的水雾腾空而上,高达数百米,随风漫天飘飞,落到右侧高岩上的黄果树小镇,形成“银雨洒金街”的奇景PPT出示银雨洒金街,想看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句子D:(感受瀑入人心)接着,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来到了哪里,听瀑布的声音?找同学来读一读板书谷底)(PPT出示瀑布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的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漂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
师:作者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 (板书如雷轰鸣)如雷声轰鸣,像打雷一样,瀑布的声音非常的响师:这句话里,还有哪些词语让你感受深刻呢?生:“山回谷应”,让我感受到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相互回应师:把你的感受读进去读读这半句生:我从“乐池”感受到这儿的瀑声就是音乐师:这就是圆形乐池生:我从“服身”感受到作者的身心已经和瀑布声融为一体,随着瀑布的声浪在上下起伏师:你感受的真好,作者的想象如此丰富,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作者的感受,读出你的感受生读四、写法渗透,初习“移步换景”师: 作者就是这样一边听,一边感受,用丰富的联想把我们带入了乐池之中,感受到像交响乐一样瀑声作者4听瀑布4变地点,这样的写法就叫——移步换景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4句话,感受下什么是移步换景师:作者刚进景区,未见瀑布先闻其声,第一组读——,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奔泻的水声了师:作者远远的透过树梢才看见瀑布就听到,第二组读:那“哗哗”水声合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师:作者来到群山环抱的谷地,寻迹石阶之上,再听瀑布,三组读——“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贝司在奏鸣。
师:作者来至谷底,再听瀑布,感想万千,一起来——瀑布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我们仿佛置身于圆形的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若漂身于一片声浪,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让人真正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恢宏师:这就是这四听瀑布,听出了——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五、感悟“沉醉”,读写结合师:同学们,最早发现黄果树瀑布的人,是谁呢?(徐霞客)师:你能介绍一下么生:最早发现黄果树瀑布,并用文字向世人推荐的就是徐霞客,他是明末最负盛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游记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记》师:当年,他写道:PPT出示,“……”(生读)师:他描写得多么准确多么形象,我们也来一饱眼福PPT(视频)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师:置身于这样的瀑布下,作者会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轻声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想你感受到了什么?师:好,谁来说说,结合课文,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的感受呢?沉醉那你能带着沉醉的感觉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吗?嗯,谁再来读读师:是呀,此情此景之下,徐霞客沉醉了,作者沉醉了,我们也完全沉醉了,配乐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六.推荐阅读最后,老师推荐你们读一读,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好下课板书设计: 黄果树听瀑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入口 渐近渐响 移 树隙 织机合奏 步 石阶 贝司奏鸣 换 谷底 如雷轰鸣 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