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智取生辰纲》教案.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zxc****hhs
  • 文档编号:211615254
  • 上传时间:2021-11-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5.6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人教版语文九上智取生辰纲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情节2. 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3. 从杨志押运的运送生辰纲的队伍中的矛盾导致生辰纲被劫走,而晁盖等人则筹划细致、分工合作、团结一心,最后巧夺生辰纲的正反对比中引导学生分析杨志失败的原因重点难点】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二、自主预习1. 文学常识(1)水浒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白话文章回体长篇小说 描述了北宋末年当政者横征暴敛,以致官逼民反的情形,描写宋江起义和失败的经过以及众多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2)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籍贯颇有争议,不过据考证,他是我们盐城大丰白驹人我们还是老乡呢!他根据民间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写成长篇小说水浒传他武艺高强,见义勇为,据说鲁智深在相国寺惩治众泼皮的故事就是根据他自己的经历写成的。

      3)前情后事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 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 第 12 回) ;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在校场与周谨、索超获胜,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早晚殷勤听候使唤”( 第13 回) ;受梁中书重托,杨志押运生辰纲上东京,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决定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第 16 回) ;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杨志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第 17 回) 2. 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窥望( ku )晌午( sh ng )怄气(u)聒噪( u)嗔怒( ch n)恁地( n n)干系(x)勾当(u d ng )撇下( pi )怨怅(ch n)计较(ji o)兀自( w )尴尬()逞辩( ch n )朴刀 ( p )反省 (x n ) 朴素 (p ) 节省 (sh ng) 2 姓朴 (pi o) (2)词语释义兀自:尚且,还逞辩:卖弄口舌面面厮觑:互相望着发愣聒噪:早期白话小说中江湖人物打招呼的常用语。

      相当于“打扰了”“麻烦了”的意思三、合作探究1. 课文标题“智取生辰纲”以最简洁的语言交代了小说的什么要素?是对小说情节最简洁的概括2. 什么叫做生辰纲?除了智取生辰纲这一部分内容,还讲述了什么故事?请你补充一些必要的人物信息,将这一章回目题目补充完整生辰纲:编队运送的大批寿礼文中具体指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梁中书)送给东京(汴梁)他岳父蔡京的“十万贯金珠宝贝”(大约五万两白银,约三千万元人民币)第十六章: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3. 矛盾的双方主要以杨志和吴用为代表的众好汉,我们一起来认识下这双方人物看图猜一猜青面兽杨志;托塔天王晁盖;赤发鬼刘唐;智多星吴用;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入云龙公孙胜;白日鼠白胜4.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的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和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很显然不是,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下面请大家精读精彩片段,讨论思考完成:(1)晁盖、吴用等人是如何智取生辰纲的?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明确:5. 先来看看吴用是如何智取的。

      一智用天时 (六月初四正午)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所以天气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松树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可见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天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渲染气氛,增强实感烘托军健们又热又渴难耐的心理,使杨志与军汉之间矛盾的发展激化转换场景,推动情节发展赤日炎炎似火烧”,众军汉口渴难当,白胜所唱山歌恰好唱入众军汉之耳,另一场面展开,推动情节发展二智用地利 (黄泥冈、松树林)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好了准备三智用人和 (我方与对方)我方团结合作,妙用计谋:预设提问引导: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让“老江湖”杨志放松警惕的事情?3 (1)乔装改扮:伪装成枣贩子,在黄泥冈上“巧遇”杨志等人,以“一般客人”使杨志放松警惕;(2)难以抗拒的诱惑:天热口渴,故意不卖酒,激化押送队伍矛盾,激起喝酒渴望;(3)晁盖等人先吃掉一桶酒, 以示酒中无毒 , 麻痹杨志 ,更加激起众人买酒的欲望;(4)天衣无缝的下药:刘唐当众在酒桶里舀酒喝(声东击西,麻痹杨志,引开白胜),吴用借舀酒作掩护下药(混水摸鱼);(5)欲擒故纵:白胜与平常小贩一样,争瓢夺酒 ,故意斗气 ,不卖给杨志 ,再一次麻痹杨志。

      6. 杨志之“智”:(1) 智藏行踪:扮成普通的商人,一开始乘凉行路; (2) 智选路径、智改时辰: 山路地带, 改为天热行路, 怕路长梦多, 不惜打骂军士, 斥责虞侯, 得罪老都管;(3) 盘问枣客,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4) 禁止众人买酒7. 写杨志处处小心, 除了突出杨志的性格特征外,对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与展开故事情节有什么帮助?答案示例:反衬出老都管、虞候与众军健的无知与草率;突出了吴用的“计”高一筹和好汉们的团结协作;为后文逆转作好反面的伏笔,使情节更富有趣味性8. 过渡: 杨志曾经杀牛二、战林冲、败周谨、斗索超,是个武艺超群的壮士;作为押解官,他肩负重要使命,握有重权, 他智藏行踪, 智选路径, 智改时辰, 盘问枣客, 谨慎买酒,都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和谨慎!以智对智,为什么杨志输给了吴用呢?杨志自身的原因:杨志精明谨慎,忠于职守但是官欲甚强,刚愎自用,不善处理关系,是一个蛮横粗暴的人他不顾天气酷热,山路难行和担子沉重,强迫禁军赶路,不许歇息,不许喝酒,一意孤行,动辄打骂与老都管、虞侯也不能很好沟通,成为对立面老都管原因:老都管在整个押运过程中,显然扮演曾“监军”的角色,但是他不仅未能协调好杨志与其他人的关系,反而处处掣肘, 置杨志于无奈的境地,他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梁世杰对杨志信任不足,怀疑有余9.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吴用计谋比青面兽杨志的计谋要高明,杨志棋差一招以“智”对“智”,使情节曲折,以杨志之智,更加衬托出吴用之智的高明可以说是“杨志输智,吴用有用”10.“智取”能不能改为“智劫”?白胜的歌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答案示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是一个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老百姓食不果腹, 公子王孙却过着逍遥日子四、课堂小结这是一场英雄与英雄的斗争,智慧与智慧的较量,也是正义和非正义的阶级斗争最终,众好汉更胜一筹 小说赞扬了他们劫取不义之财的壮举,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智取生辰纲”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这与强盗打家劫舍,杀人越货是有区别的五、练习设计4 完成课后思考: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 仍然中了计 为什么到最后才说出其中的奥秘来?从中体会把故事写得引人入胜的手法明确:智取生辰纲的高明之处在于一个“智”字,如果先把吴用等人的秘密策划和盘托出, 那就失去悬念,变得索然无味了。

      要想把故事写得引人入胜,就得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暂不说破,最后才交代,这是常用的一种办法六、板书设计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4 课安塞腰鼓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3.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三、教学准备:让学生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992 年,在北京亚运会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5 牵梦绕 这就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它是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领略安塞腰鼓的风采和魅力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解决2.指名分节读课文,了解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帮助学生正音3.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就忘情了,没命了”、“每一个舞姿都使人站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

      三、理清层次(1)按照课文气势起伏,师生分工合作朗读课文2)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按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分三段一( 14)安静的腰鼓二( 517)激昂的腰鼓三( 1820)静寂的腰鼓3)迅速浏览全文,找一找课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并在下面画上波浪线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的安塞腰鼓”(板书: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反复出现,表达了作家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也串起了此次腰鼓的表演想想它每出现一次,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好在变幻的舞姿四、学习“腰鼓表演前”的文字1.看,精彩的腰鼓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指名读)2.找出描写后生的句子,重点理解的句子:(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理解“茂腾腾”即沸腾着生命的活力2)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从他们 “沉稳而安静” 的神情中, 你感觉到了什么?3.为什么表演前竟如此的安静?(理解这是以静衬动,为下文蓄势)4.小结:是啊,这就好像在聆听一场音乐会之前,指挥示意准备开始,演奏者都一切就6 绪的时候,所有的观众都会翘首以待,渴望听到最为优美的音乐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五、学习“腰鼓表演后”的文字1.课文中还有一部分内容也可以用“静”这个字来形容。

      指名读最后一部分2.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静?朗读,注意语速、语调的变化3.说说这样结尾的妙处4.思考:这两部分的“静”有没有不同?(第一部分侧重于人的安静,第二部分侧重于声音的寂静第二课时一、词语导入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安塞腰鼓 ,谁来说说安塞腰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说)出示一组词语复习安塞腰鼓的风采二、学习课文(一)欣赏“火烈的舞蹈”:1.让我们再一次踏上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吧!(播放录像2.说说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学生自由表达3.放声朗读课文58 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舞蹈火烈)4.交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说出喜欢的理由指导孩子多角度品味语言5.是呀, 这壮阔、豪放、 火烈的舞蹈震撼了整个世界呀,难怪作者会脱口而出:(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学生齐读6.总结读书方法: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抓关键词语、善联系生活、品表现手法读懂了5 到8 自然段其实体会句子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板书:)在平时的阅读中要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文字二)聆听“激越的鼓声”:1.安塞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