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在中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综述.docx
20页产出导向法在中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综述 段旎萍 向群星摘要:近年来文秋芳提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产出导向法(Product?o?-or?e?ted Approach,简称POA),该方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具有研究意义本文将以现有的POA教学法与大学英语口语相关的论文为基础,深入分析这些文章的研究现状,然后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及建议,以此为将来POA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向关键词:POA 大学英语口语 回顾 问题 解决方法及建议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果要使学生充分接受新知识,并产生兴趣,就要以输出和应用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学习能力和意志力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提出了一种更适合中国学生的英语教学方法——产出导向法(下文用“POA”代替)通过学者的研究,我们知道POA可以提高口语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在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中,只有改變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毫无疑问,回顾和总结已有的关于POA在中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POA在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深入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今后POA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 POA的理论体系1.1 POA理论“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在2015年提出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最初是基于国外一些学者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Krashen的输入假设(Krashen,1985:132)、Swain的输出假设(Swain,1995:125-144)和Long的交互假设(Long,1996:413-468)POA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教学理念(该部分主要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该部分主要包括:“输出驱动假设”“输入驱动假设”和“选择性学习假设”);教学过程(该部分主要包括:“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并且教师在其中作为引导学生、设计课堂的中介)其中,“教学理念”是其他两部分的指导;“教学假设”是“教学过程”的理论支撑;“教学过程”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实现方式同时,教师的中介作用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三部分的具体关系如图1所示:1.2 POA的优势与国外英语教学理论相比,POA有其优越性。
由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国情和教学目标不同,很多外来理论不能直接运用到国内教育而若只是对西方的教学理论做简单的调整,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外语教学问题,但POA的产生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与国外英语教学理论相比,POA至少有两个独特的优势:第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中国外语教育的语境非常吻合,更适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第二,POA突破了需求分析的困境在探索和尝试“输出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意识到自己语言的不足,从而理解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这样“需求”不再是一个问题,而成了语言学习的动力2 POA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的回顾基于以下关键搜索信息:“产出导向法与大学英语口语”“POA与大学英语口语”“输出驱动假说与大学英语口语”“输入驱动假说与大学英语口语”,本文选取了2010~2020年(到4月截止)在知网系统(?i. net)中能查阅到的所有POA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相关的文献(共47篇)进行归类研究并参考了“量化研究”的子类——实证研究与非实证研究,对现有的POA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了初步分类具体统计如下表和图2所示:根据以上的数据统计可以明显看出,非实证研究的文献数量共有31篇,实证研究的文献数量共有16篇,非实证研究的文献数量远多于实证研究。
从2012年开始至2019年(因2020年尚未结束,故2020年不统计在内),可以明显看出相关文献的研究数量总体处于上升的趋势,说明了POA对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而言,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预计2020年相关文献的数量会持续增加截至2020年4月,在2017~2018年第五代POA理论完善后,2019年的相关文献研究数量是最多的,共有15篇,且在这一年里,实证研究文章的数量增长幅度最大,而非实证研究文章的数量增长幅度较小,总数与前两年相似2.1 文献的研究方法不同种类的文献,其研究方法也不同对于非实证研究的31篇文献而言,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了POA的相关特点、内容及运用价值等,或基于POA教学法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进行了简单的设计和教学探索而在16篇实证研究的文献中,大多数是通过数据分析,探索了POA教育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这16篇实证研究的文献中,收集数据的主要研究方法有:(1)对比分析法;(2)问卷调查法;(3)访谈法;(4)观察法经整理,具体统计结果如下:首先,使用频率最高的研究方法是对比分析法(11次)和问卷调查法(10次)因为作者通过使用这两种方法,能得出较为具体的数据,从而能更直观地展现POA教学模式下的口语教学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因此使用这两种方法的文献较多。
其次,使用频率适中的是访谈法(8次),且该方法常与问卷法、测验等结合使用最后使用频率最低的是主观性较强的观察法(2次)在以上4种研究方法的使用过程中,大部分作者在文章中只使用了一种方法,但也有比较严谨的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两种及以上的实证研究方法,这使得他们的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2.1.1 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在统计中被运用了11次在这些对比过程中,作者的对比内容却不同,归纳后大致有这几个方面:大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否提高、POA教学是否有效、大学生口语流利性是否提高在研究口语能力的前后对比中,一些作者没有用相同的学生做比较,他们将不同学生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这样做的学者有董芳[9]、钟韫霞[50]、孙婉盈[37]和张兰[48]这样的对比实验中,很难控制被试者的英语口语能力最初处于同一水平因此,不建议未来的学者这样做而另一些作者的对比研究对象是相同的学生,确保了研究对象最初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处于同一水平的相对前一种实验,这样做更具有说服力考虑到这一点的作者有王景明[39]、王嘉葳[40]、李瑞[26]在研究POA教学效果的前后对比中,作者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却不相同其中,李军[23]直接将托福口试标准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
另外两位作者,蘇妮娜[35]和宋洪玲[34],则制定了自己的口试标准尽管他们的测试标准很有说服力,但并不具有权威性最后,更具创新性的研究论文由何雪宁[14]撰写她主要研究了POA教学法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流利性提高的作用总之,比较分析法在控制相同的条件后,只改变需要比较的唯一变量,然后将二者进行比较,可以使评价更加可靠和有效,因此在实证研究的论文中使用频率较高2.1.2 问卷调查法根据统计结果,问卷调查法在现有文献中应用了10次,但作者的研究内容却不同大多数作者的研究目的是调查POA教学法对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态度是否有影响这些学习态度主要包括:POA教学法的接受程度、学习动机的改变等其中,学者编制的问卷大多同时包含研究的两个方面,他们同时调查了学生对POA的接受程度和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态度这些作者分别是韩宇萌[17]、李瑞[26]、孙婉盈[37]这种类型问卷的效率更高,但存在问题不够详细的风险而其他学者建立的问卷内容相对简单苏妮娜[35]和张兰[48]只是调查了学生对POA的感受、态度和看法何雪宁[14]、董芳[9]编制的问卷仅调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更特别的是钟含春[45],他的主要目的是研究POA教学方法对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焦虑的影响。
这类问卷只有一个研究主题,问题更全面,其结果更具说服力总之,POA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有必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然而,相对较少的学者选择问卷调查法来研究POA的教学效果宋洪玲[34]、任婕[33]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POA的教学效果及其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应用效果问卷调查法的数据收集比较主观这种方法不足以研究POA的教学效果因此,很少有作者使用这种方法对基于POA的教学效果进行研究问卷调查法具有快速性研究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对许多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获得大量的数据同时可以对数据进行定量处理,既经济又省时因此,这种研究方法也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青睐,在现有文献中的使用频率也较高2.1.3 访谈法根据统计结果,该方法已在现有文献中应用了8次但不同作者有不同的研究目的首先,一些学者运用访谈法了解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问题,并对POA教学法的应用提出了评价和建议其中,韩宇萌[17]和苏妮娜[35]两位作者,经过访谈,了解了学生和教师对POA的评价及建议而张兰[48]通过访谈,了解的是实施POA教学模式的困难和挑战总之,采用访谈法收集问题和建议比较方便,但由于时间长,效率不高,所以在研究中不推荐使用。
其次,一些学者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POA的教学效果钟含春[45]、李军[23]、李之松[30],三位作者均采用此方法随机抽取学生,让他们谈谈对POA教学效果的感受这些学者采用访谈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希望研究POA的教学效果,但这样得出的结果说服力并不强,所以很少有学者这样做最后,其他一些学者运用访谈法来了解学生的态度和观点董芳[9]和钟韫霞[50]均随机对学生进行了访谈他们的采访主题是一样的她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了解学生在POA教学模式下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态度是否发生了变化很明显采用访谈法研究学生的态度是可行的,但该方法的研究对象数量远少于问卷法因此,也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综上所述,该方法简便易行如果研究者引导深入对话,可以获得可靠有效的数据,但访谈法的弊端明显:样本少,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受到限制此外,也不可能控制受试者(如特征、态度、沟通方式等)因此,研究者一般只在受访者较少的情况下采用访谈法2.1.4 观察法根据统计结果,该方法在现有文献中使用过两次观察法的使用频率最低尽管韩宇萌[17]和王嘉葳[40]都采用了观察法,但他们观察的内容却是不同的韩宇萌主要观察了POA在实际教学环境中的可行性、优缺点。
而王嘉葳主要观察POA口语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态度和反应由于在观察法的使用过程中,研究者的主观性占比较大,同时观察对象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很少有作者采用这种方法2.2 文献的研究内容根据对每篇文章的仔细阅读与分类后,从目前知网现存的相关文献看来,近10年来,对于POA理论与大学英语口语相关的文献而言,主要的研究方向分为五类:(1)基于POA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探索;(2)考查POA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课中运用的有效性及可行性;(3)与POA及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相关的理论层面分析;(4)基于POA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设计;(5)考证POA对学习者情感的影响具体详细分类统计结果如下:首先,随着近年POA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的逐渐增多,与其相关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注意事项和学生能力培养方法的文章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内容可以归类为教学探索根据统计结果,这一领域的文章数量占比最大,为14篇其次,由于POA还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教学模式还不成熟因此,该方法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围绕“POA在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了12次研究此外,POA教学法还没有形成,因此一些文章侧重于分析POA与英语口语教学的理论方面,研究数量有9篇。
另一方面,POA在我国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多,POA的教学设计和教材编写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