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白《西施 咏苎萝山》译文参考及赏析答案.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55864475
  • 上传时间:2022-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李白《西施 咏苎萝山》译文参考及赏析答案 李白《西施 / 咏苎萝山》译文参考及赏析答案简介: 李白《西施 / 咏苎萝山》译文参考及赏析答案   唐代: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   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   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   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   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   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   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苎萝山:位于临浦镇东北,海拔127米,历史上曾属苎萝乡,相传为西施出生地山上有红粉石,相传西施妆毕将烟脂水泼于石上,天长日久,石头变成红色   西施庙:位于浣纱溪西岸施家渡村,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相传,这座庙原是苎萝村中的西施宅,后乡人为纪念西施,改为西子祠南宋淳熙年间,西施受封为苎萝乡48村的土谷神,改称娘娘庙。

      西施庙主体建筑现拆建为临浦镇通济中心学校,仅存余屋数间西施庙门额为石刻阳文,是清光绪二年四月重修庙宇时的遗物,今尚存   浣纱溪:傍依苎萝山,属西小江古道相传,西施父亲以卖柴为业,家境贫寒西施自幼勤劳善织,常常帮助母亲在溪边浣纱范蠡寻访越中美人时,正是在这溪边发现了浣纱的西施唐代范摅《云溪友议》一文载:王轩游西小江,泊舟苎萝山际,感国色埋尘,怆然题西施石曰:“岭上青峰秀,江边细草青;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西施洗脚潭:在苎萝山西麓相传,西施未离故里时,常在这里洗脚沐浴,现已淤积为农田,称西施畈   范蠡庵:俗称“日思庵”,位于临浦镇施家渡村柴湾浣纱溪畔相传,范蠡大夫在此访得西施,当地乡人为纪念此事而建附近原有古渡口,相传是当年西施入吴时的下船埠   后江庙:又称起埠庙,在西施庙南,背依浣纱溪相传,越灭吴后,范蠡携西施归越隐居,在此起埠上岸,现尚存   李白的`《咏苎萝山》,带着大家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远古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越国大夫范蠡出访民间,来到苎萝山下的假设耶溪,邂逅溪边浣纱的西施只见佳人顾盼生姿,超凡脱俗,天生丽质,娇媚动人两人一见钟情,遂以一缕浣纱,相订白首之约。

      不久,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了越国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作了俘虏范蠡作为人质,跟随越王夫妇,到了吴国做奴隶于是,他和西施的姻缘就被耽误下来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和范蠡勾践回国,卧薪尝胆,准备十年生聚,力图报仇雪耻他采用范蠡所提出的美人计,准备用女色击垮夫差西施也被范蠡的爱国热情感动了,挺身而出,勇赴吴国,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西施遂与范蠡,一叶扁舟,隐遁于太湖烟波之中,不知所终,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与思念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