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从何处来.docx
14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他从何处来 “我完全没有想到,我的家族还有我的身世之谜,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得那么紧凑我也没有想到从我的祖祖辈辈传到我身上,会有那么多的线索,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纠结,那么多的坎坷〞拍摄的结果一天,易中天对着镜头说 18天的旅程,易中天从父亲母亲一向寻到十八代祖宗虽然他知上下五千年,但对于自己的亲人,他知道的并不比我们多 易中天是我调查的其次位嘉宾,之前调查过另外一位明星的家族故事,两个月四处碰壁,查得我奄奄一息核心档案找不到,你不明了它是根本没留存于世呢,还是你没找对?要不要继续寻觅?什么时候该停下来? 像个无底的深渊 查找的艰苦,挫掉原本不大的兴趣,想“开溜〞了 我明白“个人的历史组成了国家的历史〞,个人的故事、体验独特而宝贵,但是对于其他个体而言意义在哪里呢? 没等想明了,我这位只跑过400米的选手,就被扔到了马拉松跑道上 调查5个月,拍摄18天,后期5个月,成片1个小时46分钟 死亡名单 2022年12月5日,易中天加入完活动,回到酒店,他的寻根之旅正式开启 在他回到房间之前,我们告诉他,“等会儿有人会给你传一份资料,跟这次寻根有关。
〞 “唰……唰……〞昏黄的灯光下,一页一页的名单从机里出来 第一页,他没看明白,以为是家谱里记录的去世的族人,拿到其次页就懂了,“死亡日期〞那栏显示,所有的人死亡于同一天从特写的镜头里可以看到,他脸上的表情起了变化,立刻扭头去看第三页 机不紧不慢地往外吐,第三页还没出完,他慌张去拿镜头上看到拿的手有些紧张,触到,没拿住,再触到,还没拿住那一页已经不是名单了,是用黑色的粗笔手写的几行字: “易老师您好, 这是一份死亡名单 他们都是您的亲人 他们几乎都死于一夜之间〞 接下来,他拿起了笔,边看边划,记录下来了死亡者中最小的1岁,最大的71岁,有的兄弟几个被杀,有的全家灭门 “名单里面,整整齐齐地一排‘易’,后面有个空格,‘易 某某’‘易 某某’〞,他看得十分细心,这小小的空格是最刺激易中天的细节之一,“我们是个小姓,这么多跟你有血缘关系的人,竟然在一夜之间死于非命〞 这是本片的第一场拍摄,是引导嘉宾进入状态的关键假如这场戏跑了,他对节目组的信任和投入程度会打折扣 易老师研究历史,常年浸泡在故纸堆里,写过好多书,擅长讲故事什么样的历史材料能触动他?用什么样的形式浮现适合?拍摄前,我们做了研究,易老师喜欢看悬疑小说,他写作的过程是“像侦探一样去破解历史谜团〞。
在步入祖辈的人生之前,出示的第一份道具要让他从喧嚣的“富豪榜〞中沉静下来,引导他像侦探一样去“破解自己身世的谜团〞,所以这份道具要确切有力量我们选择了“死亡名单〞 接下来考虑的是,这份名单上保存哪些信息,什么時候给他,谁来给他,怎么给他? 名单上可以只有姓名和年龄,可以由我们或者历史学家直接出示,可以电子邮件给他,可以在去营田之前给,也可以到了营田之后给这些方式都可以让他接收到死亡名单上的信息 但,这是一个真人秀节目,观众想看的是嘉宾的态度和反应其他设想,嘉宾看到的信息和他的反应无法确切、充分地展示,所以我们选择了的形式,可以同步“观看〞 你可以明了地看到第几页纸让他的肢体语言有了变化,哪个信息让他有所触动,他是好奇还是紧张 在动身回老家之前看到,是为了激发易老师本人去寻觅答案的动力,也让观众有兴趣把这个故事听下去终究,在做这个工程之前,我也有过“别人家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的心理 但,故事是人人都爱听的 对于嘉宾而言,这个设计是成功的 易老师重视考据,他想知道这份名单的出处,更想知道这场惊天大案是怎么回事,他们家又是如何幸存下来的? 外公的名字 易中天在拍摄之前,就表达了对外公的好奇。
“听说他做过律师,依稀觉得自己能言善辩应当像外公,由于父亲寡言,连普通话都说不来〞他对这位没有见过面的外公有种莫名的亲切 但他说:“母亲去世后,我去问小姨,可小姨连他父亲的名字都不知道听说外公去世早〞 联系上易中天的小姨周瑺君,在里说起过去,她感到担心,“习惯性地看看门关上没有,怕有人听见〞 时代的疤痕,被不经意间瞥见那么多年过去了,它还在,刺眼而让人心酸就是这个细节,让我忘掉了目的和意义,想帮她找点儿什么回来 我去了她家周瑺君85岁了,眉眼洁净,声音清澈,桌子上摆放着一张杨绛的照片她告诉我,那个年代父女之间根本没有交流七八岁时由于抗战逃难,就和爸爸分开了逃到半路,得知他因肺结核病逝的消息只记得人家称呼父亲“策公〞,后来她填表的时候就填这个 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她对自己家族的故事很有兴趣但邀请她参与节目拍摄,被谢绝了她坚持不公开发声,还是有所顾忌 那个时代,从电影、小说中了解一些,能体会她的忐忑 这次调查,我找到“文革〞时期的两份档案,亲自触摸跟听故事的感受完全不同那些薄薄的发黄的纸页,显现出变形的面孔,扼紧的喉咙,徒劳的挣扎,无底的畏惧……它让我胸闷恶心,坐不住。
拿了档案挪到窗户边,借着一点光一点风,站着看完 后来,通过周瑺君的弟弟,联系到周家在湘潭的族人,找到了一部分家谱,知道了她父亲的名字以及家族的背景信息 拍摄前,我们带周瑺君进入北京其次试验小学,确认当年住过的房间 离开76年后,周瑺君第一次回到自己童年住的地方冬日的晴天,八十多岁的老人站在空空的院子中央,环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手指抵往下巴,咬着嘴唇,哭了 其实她就住在距这里10公里的刘家窑,早想回来看看,学校为了安全,谢绝参观,她也一向被隔在外面 这里曾经是熊希龄府,她的母亲是熊希龄的内侄女,她出生在熊府,童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直到1937年抗战后离开 她手里拿着六七岁时在这里拍下的照片,找当年拍照的台阶 “这个走廊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我记得那时候我跟姐姐住最右边的房间,弟弟住另一头〞她说,“爸爸患肺结核不能跟我们接触,每天晚上回来后,会敲敲我们的窗户,冲我们笑笑但是他一定是先去弟弟那边〞说着又一阵哽咽 熊希龄,易中天是知道的,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有名的教育家、慈善家易中天在曾祖父的书上看到熊希龄的题字已经很诧异了,无论如何想不到自己的母亲曾在熊府住過8年。
他妈妈生前从没提过,他的小姨也不会跟他说这些事 在熊府住过的亲人在海外的、去台湾的多,在那个年代,不知道这些,可能活得更理直气壮些 周瑺君也没问过母亲过去的事,年轻时在外面上学、工作,结婚后在另外的城市生活再后来,“文革〞来了,父亲那些说不清的过去更是被刻意遮掩 我们辗转查到资料,给她看父亲那张律师档案卡上面写着,她的父亲叫“周诒铣〞,字“泽光〞、“策公〞,毕业于“湖南公立法政特意学校〞,“1923年参与北平律师公会〞她看完这张表,表情很繁杂,抬起头,说“这下我踏实了〞 本想以周诒铣为线索,做民国时期律师的故事,但由于他去世早,查到的线索连不成片,织不成衣,只好做了背景信息 节目播出后,周瑺君打来,说朱家(母亲一脉)和周家(父亲一脉)的好多亲戚看了节目,主动联系她,想一起寻觅家族故事 劫难的背后 易中天的家族逃过的那起劫难,从网上查到叫“营田惨案〞,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序幕 那次战斗“国军英勇抗敌,伤亡惨烈,村民超过三分之一被杀害〞 当我去了营田,找到了营田惨案幸存者,了解到更多,历史的真容让我无法招架,情绪由悲愤变得繁杂 “营田〞这个名字来自于岳飞,他曾在此安营扎寨、拓荒拓殖。
后历经衍变,这个洞庭湖、湘江、汩罗江交汇的地方,从一个十几户人家的渔村蜕变成繁华的集镇营田镇走过了4个朝代的历程,易氏家族也在此繁衍生息四百多年在1939年9月23日那天,有“小南京〞之称的营田镇,化为废墟 “那天凌晨,听到了天空有响声,我就爬到房顶上看后来知道那是信号弹,黄绿两个颜色的,很是美丽老百姓都没见过,以为是烟火,还跑到跟前去看,结果全部被杀〞 89岁的易中坚,是营田惨案幸存者中最年长的一位,易中天应当叫他堂哥 1939年夏天,国军在营田镇驻扎听说这里要“走兵〞,小心些的老百姓开始外逃辛苦了几代人置办的家业,不是说扔就扔得下的〞易中坚说他家曾经是营田镇的首富,开着当地最大的一家杂货铺“大华昌〞 易中坚的父亲舍不得走于是,他们家分了两拔,妈妈带着弟弟在营田惨案前半个月离开家,父亲和他留下来守店还有4天就是中秋节,“大华昌〞有一船货刚到码头还没卸,刚刚雇到的几个帮手还没开始干活 看到杀人,易中坚当时就被吓得在房顶上下不来了有人在喊‘日本鬼子杀人了!’那个时候大家才知道日本人是要杀人的〞 这个说法,把我惊着了你们之前不知道他们会杀人?〞 “不知道以为像土匪,只抢东西。
〞 他说,“之前看到过日本人的船只在附近转,大约是打探情报的不像传闻中的魔鬼,红头发绿眼睛,他们跟我们长得一样镇上有个穿长衫的私塾先生,日本鬼子进屋了他都不躲,他认为日本人不会杀读书人结果被刺刀捅死〞 易中天母亲北平师范照片(男校长身后即是)逃难时全家合影 老百姓对战争没有认知,驻守的国军也心存幸运 他们提前半年就在当地布防,河里布了铁丝网,通向营田街市的大道上,每隔两三米挖一个深坑,阻碍日军交通那天晚上有渔民看到日本人上岸去国军团部报信,他们不信,说人家造谣,扰乱民心,给绑了然后,继续打麻将 中国其次历史档案馆存放着大量的军事档案,历史的现场就在里面 国军第95师在给第九战区司令薛岳的战斗详报里写: “本军此次沿汨罗河南岸及湘江东岸防卫,其中营田附近为汨罗河与湘江汇流点,湖港繁杂,因恃有障碍,认为敌即由此登陆,决非主力,未完全形成有力重点〞 “不到十二个小时,营田沦陷我军伤亡惨烈,附近村民被杀数千人,……有人被剥皮〞 历史学家对易中天说:“假如了解对手,不轻敌,可能这起惨案是可以避免的〞 易中天对“轻敌〞反应很大,他说自己“无一日敢懈怠,无一事敢马虎〞,就是知道轻敌的后果很可怕。
日军登陆后开始了残忍地屠杀,登陆的那个村庄除了一名壮年幸运逃脱外,全村被杀光 日军方面指挥这次战斗的是冈村宁次,他派出了王牌部队第11军第3师团上村支队突袭营田第3师团是日本最早成立的新式陆军之一,几乎参与了所有日本近代的重大战争,包括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西伯利亚出兵、山东出兵等,是唯一一支从开战到投降一向在中国战场作战的甲种师团 易中坚被父亲拉着就跑,一向跑到离家三十多华里一个叫“九雁乡〞的地方,躲了半年 这起家族惨案,易中天曾经略有耳闻,他不知道自己家为何得以逃命得到答案并不繁杂,但他从来没问过像他说的“以前不敢说,现在没时间问〞 易中天家族由于二爷爷受过现代军事教育,幸免于难逃命后的第一个春节,全家在蓝田拍下了那张合影75年过去了,照片上被抱在怀里的孩子也已不在人世幸运的是,易中天九十多岁的姑姑,头脑明了,表达流利,她把故事可以讲到全家在二爷爷的指挥下逃出 当我们细心查找二爷爷的信息,发觉他是指挥战斗的冈村宁次的师兄时,傻掉了更惊诧的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校友们保存下易甲鹇的一份一百多年前的作业 而易甲鷴的后人,已经不记得他的名字,不知道他的故事。
政府负责每月拨钱供奉,父母官每逢节日前往祭祀,这一切早已销声匿迹 易先,是易中天的十八世祖,曾在越南谅山以正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