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18页201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 成 1-8 题材料一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第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擎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 厘米,厚只有0.3 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
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 0 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 9 2 9 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 5 0 0 的铭鸨钻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下本建的一项是(3分)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第1页 共1 8页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甫一开始:“甫”读作p意 思 是“刚刚”B.告罄:“罄”读作qing 意 思 是“尽”C.乏人问津:“津”读 作 jTn 意 思 是“路”D.憨态可掬:“掬”读 作 jQ 意 思 是“令人喜爱”【答案】1.A2.B【解析】1.试题分析: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是北京卷论述类文本必考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同时还要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命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将字音字义渗透到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是北京卷近几年的常见题型一般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分析】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正确使用 词 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材料二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之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第2页 共1 8页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 正“活”了起来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 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 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其实,早在 1981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 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 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 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 韩熙载夜宴图APP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此 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 鉴赏层和体验层,使 这 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阂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 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 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
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 V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抬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下本确的一项是(3 分)第3页 共1 8页A.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B.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C.增强文物欣赏的趣味性D.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 分)A.身不由己B.感同身受C.设身处地D.身临其境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 分)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答案】3.B4.D5.D【解析】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命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对文段的理解能力,又考查正确使用及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这种将语知渗透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方式是北京卷常见的题型命题分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又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从原文出发,理解题干所说的“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第4页 共1 8页的含义,然后分析所给诗句的含义,仔细对比,找出答案命题分析】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材料三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 0 1 0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数字技术使文物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
2 0 0 3 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3 0 多万人次,2 0 1 4 年已增长到8 1 万人次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3 0 0 0 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2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据显示,4 0 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 0%,空气温度升高4 ,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睑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7 0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 000人次6.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下本建的一项是(2 分)A.将 文 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第5页 共1 8页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7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下无建的一项是(2分)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B .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
6分)【答案】6.C7.A8.含义:要点一: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要点二: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要点三: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作用:要点一:发挥文物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要点二: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要点三: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解析】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曲解文意等问题命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 .试题分析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从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已然、未然有意混淆;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 果 颠 倒;误划类别;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命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第6页 共1 8页8.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理解概念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一定要将它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 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命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4题秦废封建秦初并天下,丞相绡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辘,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 皇 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