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 答谢中书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599335853
  • 上传时间:2025-03-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1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答谢中书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课题 山水留痕,翰墨情深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答谢中书书》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山水小品文,全文仅用68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本文的亮点首先表现在优美的意境上“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灵魂,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主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此外,本篇语言极富特色,以四言为主,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本篇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眷恋,对名利的淡泊,对自然山水的流连之情,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景物描写的特征,品味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意境的优美 3.知人论世,体悟作者情感,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景物描写的特征,品味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意境的优美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体悟作者情感,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情境任务 古人讲究鸿雁传书,鱼传尺素,短短的书信,传递深深的情谊学校文学社举办“最美古书”展览会,请你推荐一封古人的书信并将其制作成精美的电子信笺,向文学社投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古人讲究鸿雁传书,鱼传尺素,短短的书信,传递深深的情谊学校文学社举办“最美古书"展览会,请你推荐一封古人的书信并将其制作成精美的电子信笺,向文学社投稿 二、展示目标,明确重点 1.诵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景物描写的特征,品味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意境的优美 3.知人论世,体悟作者情感,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目录: 1. 诵读,品音韵美 2. 绘景,赏画面美 3. 回信,悟情思美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根据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完成课文翻译 2.掌握和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和句式,将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3.选择文中描绘的一幅图景,进行绘画,或网上找到合适的图片,打印出来。

      (二)诵读,品音韵美 情景描绘:古人的书信,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最美古书,自然要体现音韵美,请同学们用多种方式诵读,并录制朗诵音频,体会古书的音韵美 活动一:基础过关 (1)走近作者 教师要求:布置预习本课的作者,了解这课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 陶弘景(456—536),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字通明,自号华阳居士,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曾于句曲山华阳洞隐居多年隐居期间,“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南史·陶弘景传》),有《陶隐居集》 (2)文体知识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文学常识的课件,讲解这课的涉及的文学常识,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课内容做准备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我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始于书信汉魏六朝文人的尺牍重在实用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 活动二:诵读PK (1)播放音频,正字音 夕日欲颓( tuí) 沉鳞竞跃(yuè) 与(yù)其奇者 (2)教师范读,划节奏 读出节奏:为分句之间标上标点符号,用“/"划分句内停顿,并说说句式有何特点? 明确: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句式特点:以四字句为主,偶有一两句散句,骈散结合;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流畅多变 (3)分角色朗读,读出节奏 师: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语调和节奏,关注重读的词语思考如何能读出文章的层次?说出理由 预设: (齐读)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语气平和) (女生)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语速平缓,“入云”“见底"交辉”“具备"等动词延长音重读) (男生)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晓雾”两句,应该柔和、轻声将歇"要读得轻缓一些乱鸣”“欲颓"要读得轻柔竞跃”要欢快地重读 (齐读)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语气舒缓,重读“实是"未复”,拖长音调读;第一句读出赞扬,最后一句拉长语调读,读出自豪、自得) 理由“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先总写景物的特征;再具体描写四季之景、晨昏之景;最后总结,抒情结尾。

      (4)课后小组合作,录制配乐朗诵音频,并放到电子信笺上 活动三:译读课文 (1)教师带领学生译读课文,梳理重点字词 重点字词: ①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②四时俱备:四季;全,都 ③晓雾将歇:清晨;消散 ④夕日欲颓:快要落山 ⑤沉鳞竞跃:水中潜游的鱼;争着 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再、又;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 (2)解题,你从题目中读出了什么信息? 预设:答:答复;谢中书:谢征,作者的朋友中书,是谢征的官职书:书信这是一封陶弘景写给朋友谢征的书信 (3)教师:同学们刚刚疏通了文意,下面再利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翻译本文 预设: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领悟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三)绘景,赏画面美 情境描绘:古人的诗书,除了音韵美,还注重意境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接下来,我们一起用 绘画的方式,去感受本文的画面美 活动一:赏山水之“奇” 1.请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景色特点的字 预设: 奇(学生会选“美”,美是山川共有的特点,要突出此处景物独有特点,引导学生找到“奇”字 2.请任选一个角度,用优美的语言向大家推荐文中的风景“奇"在何处? (提示:可从观察角度、感官角度、色彩搭配、动静状态、妙用词语等角度进行描绘) 运用句式:这里的风景有_____之奇,你看________(课文原句),奇在________(从写景手法的角度分析) 示例:这里的风景有色彩搭配之奇,你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奇在作者调动视觉感官,赋予景色多种色彩,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石壁五彩斑斓,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预设1:这里的风景有动静相衬之奇你看“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奇在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千般动静相衬,万般姿态感人 预设2:这里的风景有晨昏变化之奇你看“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奇在作者用时间的变化描绘景色的变化,清晨白雾缭绕,猿啼鸟鸣;傍晚红日西沉,游鱼跃水。

      晨晚之景各不相同,给人以缤纷享受 预设3::这里的风景有生机勃勃之奇,你看“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作者用词凝练简洁,准确生动,“乱"写出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竟”绘出鱼跃水之热闹欢快,展现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 预设4:这里的风景有远近层次之奇,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高峰如云”是仰视,远景,“清流见底"是俯视,近景,远近结合,俯仰交错,远近高低,层次分明,给人以美感 小结:(奇)美:色彩搭配之奇;动静相衬之奇;晨昏变化之奇;生机勃勃之奇;远近层次之奇 活动二:绘山水意境 师:请你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组或多组图景,绘制优美的图画,并配上生动的文字进行介绍 预设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画面描绘:多么俊俏的山巍峨耸立,有朵朵白云轻绕;多么俊美的水清澈见底,有鱼儿游来游去;青翠的竹林,好像每一片竹子都在显示高傲,与五彩的山石相映,真是无比的绚烂多姿溪水两岸的石壁,五光十色,更是美妙绝伦;翠竹、绿树、青草、蓝天、白云…… 真是美不胜收啊! 预设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画面描绘:晓雾将歇未歇,隐隐约约听见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猿的叫声,恍若天籁之音。

      天微亮,看,薄薄的雾气慢慢消散,远远望去,远山青黛,一片片山峰层峦叠嶂,连绵起伏听,有鸟儿在歌唱,有猿在鸣叫,此起彼伏,让我好兴奋、让我激动! (四)回信,悟情思美 情境描绘:最美古书美在传递写信人的情思本环节请同学们走进山水的世界,走进作者的心灵,去探索那一份美丽的情怀 活动一:悟“奇"情 1.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美景,谁都能看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欣赏,结尾又说“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你读出了什么? (PPT呈现) (1)“欲界”原指人的七情六欲文中的欲界,指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所以作者没有说“实是人间之仙都”,而是说“实是欲界之仙都”,作者正是看到这些欲望对人心灵的损害,才决定远离权力,仅以旁观者的姿态来指导政治,而绝不参与 (PPT呈现) (2)康乐:谢灵运,东晋著名山水诗人,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多次归隐田园,畅游山泽,使他成为六朝文人心目中雅好自然的典范谢灵运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自他开始“中国文人开始了寄情山水的审美之旅" 预设: 世人因不能欣赏到山水美景,非常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但是谢灵运却会欣赏这样的美景,所以陶弘景特别佩服、钦慕他!但陶弘景自己也喜欢欣赏这奇丽的景色,所以他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自豪、自得板书) 2. 古往今来,为什么作者认为只有自己和谢灵运才能看到这一切呢 我们就得先认识一下这位奇人 (PPT呈现)   据史书记载,陶弘景出生于官宦世家,少年时就做了刘宋王子的侍读后来萧齐代宋,他又当了皇帝的秘书,并且工作非常尽职,工作效率极高,皇帝对他也很欣赏准备提拔他但在他三十六岁那一年,突然辞官,隐居于今天我们南京东面的茅山,住了近五十年,直至去世 梁武帝曾经下诏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卿何恋而不返?”盼望陶弘景出山辅政,重列朝班陶弘景回道:“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巧妙地表示了自己不愿出山作官,不屑与时人为伍的高雅志向 师:其实陶弘景在位期间,工作尽职尽责,皇帝也大为欣赏,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