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数学八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20页2024届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数学八上期末统考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在△ABC 中,AD 是 BC 边上的高,且∠ACB=∠BAD,AE 平分∠CAD,交 BC于点 E,过点 E 作 EF∥AC,分别交 AB、AD 于点 F、G.则下列结论:①∠BAC=90°;②∠AEF=∠BEF; ③∠BAE=∠BEA; ④∠B=2∠AEF,其中正确的有( )A.4 个 B.3 个 C.2 个 D.1 个2.如图所示,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ABC和正△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四个结论:①△ACD≌△BCE;②AD=BE;③∠AOB=60°;④△CPQ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在△ABC中,D是BC上的一点,且△ABD的面积与△ADC的面积相等,则线段AD为△ABC的( ).A.高 B.角平分线 C.中线 D.不能确定4.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5.如图,,交于点,,,则的度数为( ).A. B. C. D.6.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5,则第三边a的取值范围是( )A. B.2≤a≤ 8 C. D.7.如图,中,,,.设长是,下列关于的四种说法:①是无理数;②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③是13的算术平方根;④.其中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A.①② B.①③C.①②③ D.②③④8.将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折叠,若,则度数为( )A. B. C. D.9.如果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mx﹣10=3y的一个解,则m的值为( )A. B. C.﹣3 D.﹣210.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应为( )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在中,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过作,交于点,交于点.若,则线段的长为______.12.已知4y2+my+1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m的值是______.13.计算:=__________(要求结果用正整数指数幂表示).14.已知:如图,∠1=∠2=∠3=50°则∠4的度数是 __.15.如图,平分,平分,与交于,若,,则的度数为_________.(用表示)16.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____________17.如图,AB=AD,要证明△ABC与△ADC全等,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18.若关于的不等式组 有且只有五个整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我们在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后,对于一些特殊数量关系的式子应该学会变形.如m2+2mn+2n2﹣6n+9=0;→m2+2mn+n2+n2﹣6n+9=0;→(m+n)2+(n﹣3)2=0,就会很容易得到m、n.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满足a2+b2=10a+8b﹣41,且c是△ABC中最长的边,求c的取值范围.20.(6分)计算= 21.(6分)解下列分式方程:(1)=1(2)22.(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O为坐标原点,经过A(-2,6)的直线交x轴正半轴于点B,交y轴于点C,OB=OC,直线AD交x轴负半轴于点D,若△ABD的面积为1.(1)求直线AD的解析式;(2)横坐标为m的点P在AB上(不与点A,B重合),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AD于点E,设PE的长为y(y≠0),求y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相应的m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F,使△P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为坐标原点,已知三个定点坐标分别为,, .(1)画出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对称点分别是点,则的坐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出点关于轴的对称点,连接,,,则的面积是___________.24.(8分)某农场去年生产大豆和小麦共吨.采用新技术后,今年总产量为吨,与去年相比较,大豆超产,小麦超产.求该农场今年实际生产大豆和小麦各多少吨?25.(10分)如图1,△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若AB=AC+CD,那么∠ACB与∠AB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1)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ACB与∠ABC的数量关系,用等式表示为: .(2)小明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想法1:如图2,延长AC到F,使CF=CD,连接DF.通过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进行推理,就可以得到∠ACB与∠ABC的数量关系.想法2:在AB上取一点E,使AE=AC,连接ED,通过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进行推理,就可以得到∠ACB与∠ABC的数量关系.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明证明猜想中∠ACB与∠ABC的数量关系(一种方法即可).26.(10分)(1)育德中学800名学生参加第二十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表演,道具选用红黄两色锦绣手幅.已知红色手幅每个4元;黄色手幅每个2.5元;购买800个道具共花费2420元,那么两种手幅各多少个?(2)学校计划制作1000个吉祥物作为运动会纪念.现有甲、乙两个工厂可以生产这种吉祥物.甲工厂报价:不超过400个时每个吉祥物20元,400个以上超过部分打七折;但因生产条件限制,截止到学校交货日期只能完成800个;乙工厂报价每个吉祥物18元,但需运费400元.问:学校怎样安排生产可以使总花费最少,最少多少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解题分析】利用高线和同角的余角相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证明①,再利用等量代换即可得到③④均是正确的,②缺少条件无法证明.【题目详解】解:由已知可知∠ADC=∠ADB=90°,∵∠ACB=∠BAD∴90°-∠ACB=90°-∠BAD,即∠CAD=∠B,∵三角形ABC的内角和=∠ACB+∠B+∠BAD+∠CAD=180°,∴∠CAB=90°,①正确,∵AE平分∠CAD,EF∥AC,∴∠CAE=∠EAD=∠AEF,∠C=∠FEB=∠BAD,②错误,∵∠BAE=∠BAD+∠DAE,∠BEA=∠BEF+∠AEF,∴∠BAE=∠BEA,③正确,∵∠B=∠DAC=2∠CAE=2∠AEF,④正确,综上正确的一共有3个,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综合性质,高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利用角平分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相等的角,再利用等量代换推导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A【分析】由已知条件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到更多结论,然后运用排除法,对各个结论进行验证从而确定最后的答案.【题目详解】∵△ABC和△CDE是正三角形,∴AC=BC,CD=CE,∠ACB=∠DCE=60°,∵∠ACD=∠ACB+∠BCD,∠BCE=∠DCE+∠BCD,∴∠ACD=∠BCE,∴△ADC≌△BEC(SAS),故①正确,∴AD=BE,故②正确;∵△ADC≌△BEC,∴∠ADC=∠BEC,∴∠AOB=∠DAE+∠AEO=∠DAE+∠ADC=∠DCE=60°,故③正确;∵CD=CE,∠DCP=∠ECQ=60°,∠ADC=∠BEC,∴△CDP≌△CEQ(ASA).∴CP=CQ,∴∠CPQ=∠CQP=60°,∴△CPQ是等边三角形,故④正确;故选A.【题目点拨】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得到三角形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C【分析】三角形ABD和三角形ACD共用一条高,再根据S△ABD=S△ADC,列出面积公式,可得出BD=CD.【题目详解】设BC边上的高为h,∵S△ABD=S△ADC,∴ ×h×BD= ×h×CD,故BD=CD,即AD是中线.故选C.4、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5、A【分析】由和,可得到;再由对顶角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性质,从而完成求解.【题目详解】∵∴ ∴ ∴ 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察了平行线和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平行线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6、A【解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第三边的长一定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解答:解:5-3<a<5+3,∴2<a<1.故选A.点评: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则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7、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题目详解】解:∵∠ACB=90°,∴在RtABC中,m=AB==,故①②③正确,∵m2=13,9<13<16,∴3<m<4,故④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算术平方根、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本题属于基础题型.8、C【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及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题目详解】∵折叠∴,AB=AB’∵CD∥AB∴∴∴AE=EC,∴DE=EB’∵=3DE=DE+EC= DE+AE∴AE=2DE∵∴=故选C.【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矩形的性质、折叠的特点及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9、B【分析】把x与y的值代入方程计算即可求出m的值.【题目详解】解:把代入方程得:6m﹣10=﹣6,解得:m=,故选:B.【题目点拨】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10、A【解题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可以求出x的值.【题目详解】由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得x﹣1=2,且x﹣3≠2,解得:x=1.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分式值为2的条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2;(2)分母不为2.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2【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DBF=∠FBC,∠ECF=∠FCB,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FB=∠FBC,∠EFC=∠FCB,等量代换可得∠DFB=∠DBF,∠EFC=∠ECF,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到DF=DB,EF=EC,再由ED=DF+EF结合已知即可求得答案.【题目详解】∵BF、CF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DBF=∠FBC,∠ECF=∠FCB,∵DE∥ BC,∴∠DFB=∠FBC,∠EFC=∠FCB,∴∠DFB=∠DBF,∠EFC=∠ECF,∴DF=DB,EF=EC,∵ED=DF+EF,,∴EF=2,∴EC=2故答案为:2【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腰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