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江苏省镇江丹徒区七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3页2024届江苏省镇江丹徒区七校联考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硬度2.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2s~5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1m/s D.5s~7s内,小车平均速度是1m/s3.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青睐下列对古诗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白云千载空悠悠”,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B.“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C.“日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D.“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4.如图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 )A. B.C. D.5.如图甲是非接触式红外线测温枪,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
R0是定值电阻,R是红外线热敏电阻,其阻值随人体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对该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A.体温越高,R的阻值越大 B.体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C.体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小 D.体温越低,电压表示数越大6.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7.关于以下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C.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墨水的分子在运动D.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8.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向Q方向、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运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3秒,甲、乙相距3米C.甲、乙相遇时离Q点6米 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0米9.三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硫酸、水和酒精,用塞子将三只瓶子封好,如图所示,则可判定(ρ硫酸=1.8×103kg/m3,ρ酒精=0.8×103kg/m3,ρ水=1.0×103kg/m3)( )A.甲是酒精,乙是水,丙是硫酸B.甲是酒精,乙是硫酸,丙是水C.甲是水,乙是酒精,丙是硫酸D.甲是硫酸,乙是水,丙是硫酸10.在下列单位中,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A.年 B.秒(s) C.小时(h) D.分钟(min)11.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从月球返回到绕月轨道和返回舱进行对接( )A.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探测器是运动的 B.以探测器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C.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月球是静止的 D.以月球为参照物,探测器是静止的12.如图所示是一个趣味科学表演,表演者在白墙上挂三个固定的齿轮,然后用一块半透明的材料在齿轮前由左向右移动,这时你会神奇的发现,透过半透明材料,原来固定的齿轮“转动”了起来。
有关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半透明材料相对齿轮是运动的B.齿轮“转动”说明大小齿轮产生了相对运动C.所谓齿轮的“转动”只是光现象造成的错觉D.齿轮相对于白墙仍然是静止的二、填空题1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则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_沸腾前,水温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写出形成这种特点的可能原因: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14.如图所示,是飞机机翼的截面图飞机在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则机翼上方受到的气体压强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机翼下方受到的气体压强,由此产生的上下压力差就是飞机获得的_____力15.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16.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物质___晶体(填“是”或“不是”),该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min.三、实验题17.(8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图所示,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国是0﹣90cm。
序号直径焦距甲5cm30cm乙4cm10cm (1)实验中选用_____凸透镜较好(选填“甲”或“乙”),选好器材后,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的A、O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2)图中出现的像不在光屏的中心,其原因是_____;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应将凸透镜向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3)正确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后,再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这时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靠近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从很远处向二倍焦距处移动时,物体移动的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18.(8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______cm; _____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填“大”或“小”)。
实验时,有时候也使用机械停表,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其示数是______s19.(8分)利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此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1)从下表的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同一直线上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2)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弹簧时,为什么仍要将弹簧A端拉到O点再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施力情况大小方向两个力F1=2.5N向右F2=1N向左一个力F=1.5N向右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1.(8分)图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五、计算题22.(10分)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匀速通过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桥时,所用的时间为24s,求桥的长度23.(12分)某同学用天平,玻璃瓶和水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得空瓶的质量为16.2g,瓶中装满水后总质量为44.2g,将瓶中水全部倒出并装满待测液体后总质量为49.8g:(水的密度为)(1)玻璃瓶的容积;(2)待测液体的密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题目详解】根据题意知道面包被挤扁,形状发生变化,是体积变小、密度和硬度都变大了;哥哥所说面包没变,是面包的质量没变,即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只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难度不大2、A【题目详解】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故A符合题意;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故B不符合题意;C.在2s~5s内,通过的路程为0,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即小车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故C不符合题意;D.5s~7s内,小车平均速度为故D不符合题意3、B【题目详解】A.云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雪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B正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需要放热,故C错误;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D错误4、C【题目详解】A.选项中的标志牌表示禁止自行车通行;故A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标志牌是禁止20t以上的车辆通过;故B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的标志牌是禁止鸣笛,可以有效防止噪声;故C符合题意;D.选项中标志牌表示从该标志牌到江宁距离为20km;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5、B【题目详解】A.由图丙知,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CD.由电路图知,定值电阻和热敏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的电压当人的体温升高时,R的阻值减小,即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据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那么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故B正确,CD错误6、B【题目详解】物体在甲中处于悬浮,甲的密度等于物体的密度,物体在乙中悬浮,乙的密度大于物体的密度,所以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容器底所处的深度相等,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物体在两种液体中,都只受重力和浮力,处于平衡状态面,浮力与重力相等,物体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也相等7、B【题目详解】A.雪花漫天飞舞,是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A错误;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用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故B正确;C.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的是颜色的变化,墨水的分子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D.固体不能流动,是因为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大,相互束缚,不能到处自由移动,但不是静止的故D错误8、D【题目详解】A、甲和乙的运动图象都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和乙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在1s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是3m,速度为:,乙在1s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是2m,速度为:,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错误;B、经过3s,甲的运动路程,乙的运动路程,甲比乙多运动了3m;原来甲和乙相距12m,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