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模块过关检测.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高****
  • 文档编号:230511285
  • 上传时间:2021-12-2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6.0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模块过关检测一、选择题(60 分,每个 1.5 分)1、“2013 泰国中国广西文化年美丽广西”展演交流活动于7 月 10 日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这场活动包括传统织绣艺术展、图片展和舞台艺术综合展等,还配以民间传统技艺例如织壮锦、编绣球等现场表演开展“中泰文化年”活动有利于()促进中泰文化交流增强泰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A B C D2、在 20XX年 6 月 21 日举行的第37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 处世界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3、20XX年 8 月 24 日,中俄青年大学生研修活动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俄罗斯学生用中文唱起中国歌曲大中国 ,中国学生用中国传统乐器笛子演奏俄罗斯歌曲山楂树,将座谈会气氛推向了高潮,也展现了两国文化的魅力这告诉我们( )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各民族的文化不能相容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标志A B C D4、20XX年 7 月,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第 19 届国际语言学大会” ,届时各国专家学者将研讨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的问题,寻求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之所以要挽救和保护濒危语言,是因为 ( ) 语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保持文化多样性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集中展现A B C D 5、20XX年 3 月 5 日,潍坊市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响应这一活动,我们应该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抵制落后文化,改造腐朽文化优先提高自我的科学文化修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A B C D6、“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命名目标飞得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待质中华儿女对中化传统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A B C D7、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糟粕,阻碍了中国的发展这种观点()正确传统文化阻碍了个人和社会进步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以偏概全正确必须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才能发展A. B. C. D. 8、20XX年 8 月,有着千年历史的绍兴开元寺被开发商拆得只剩下骨架,为此无数绍兴市民和专家感到十分惋惜。

      在开发和保护方面,文物不是“绊脚石”,历史建筑一旦被毁灭,将永远消失这表明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与经济的矛盾不可调和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 C D9、 “正能量”一词本为物理学术语,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但经过一些博主通过微博将其赋予新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具有了积极意义这一现象表明()A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B微博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C网络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0、“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发展C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我们要用优秀传统文化替代现代科学技术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11、回首中华民族5000 年历史,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明清文学,还有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足以傲视天下。

      但这也会使我们产生文化惰性,变成文化“啃老”,只靠重拍、戏说、改写前人的经典过日子这告诉我们()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C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D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12、20XX年国产优秀电视剧火蓝刀锋民兵葛二蛋 与狼共舞等创作都取材于历史和现实生活,贴近群众、反映时代、弘扬主旋律,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这说明()不断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所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是检验文艺创作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国文艺创作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A B. C. D. 13、莫言认为:如果要不断的写乡土就要对乡土的变化了如指掌,深入了解乡土的气质,对乡土发生的变化非常的清楚,然后才可能持续不断地写这表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A. B. C. D. 14、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完全一致的一味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做法是错误的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只能显示在不断创新中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A. B. C. D. 15、我国一些地方台开播的中国好声音、 一站到底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

      这说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A B C D16、20XX年 5 月 3 日,由中央民族乐团和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联袂打造的大型民族音乐会美丽新疆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上演音乐会上,萨塔尔、热瓦甫、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相继“登场”,少数民族及汉族的民歌交相辉映,让人耳目一新这表明(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A B C D17、16 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器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A.B.C.D.18、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史诗期濒临失传为使这优秀文化遗产得以继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B. C.D.19、北京的“四合院” 、上海的“石库门” 、广东的“围村” 、陕西的“窑洞” 、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A. B. C. D. 20、丽江古城历史悠久,丽江民居既吸收了汉、白、彝、藏等民族的建筑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 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我国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无法区别A B C D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 - -p d f 精品资料 - - - - - - - - - - - - -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1、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时,曾为创办的白云岩书院写过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 ) 凝聚着自信自尊,是决定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体现着与时俱进,是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契机和体现蕴涵着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充溢着从容淡定的情怀,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A B C D 22、“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亲密拥吻”的成功是航天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结晶。

      对上述两种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注入时代精神才能摒弃民族精神中的糟粕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日益丰富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与时俱进A. B. C. D. 23、每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中小学生通过视频收看央视开学第一课 ,并以主题班会的辅助形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B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C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D可以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24、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阐述伟大的“中国梦”时特别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对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警示和要求这种重实干的时代精神()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A B C D25、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深入开发,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否则,就会被别国开发利用并反过来向我国出口例如: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民间故事花木兰制作的动画片在我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要( ) A积极保护民族文化,反对他国开发利用B弘扬民族精神,拒绝外来文化C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D发展文化贸易,丰富中华文化,积极引进先进文化产品26、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在制作技术和传播规律上学习西方,在精神内涵上强调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情感, 传播当下社会的 “中国梦”、 “中国力量” ,向社会传递了巨大的“正能量”。

      这说明()文化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精神火炬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A B C D27、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 “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A.B. C.D.28、“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明亮有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诠释经典,在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化表演应该()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A. B. C. D. 29、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 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这说明()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店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云南省临沧市部分学校高一(下)期末质量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五校联考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店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普洱市景谷一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三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枣庄滕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北京市丰台区第十八中学新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