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文言文系列复习.pdf

39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276520843
  • 上传时间:2022-04-1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86.04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文言文系列复习题(一)桃花源记 陶渊明陋室铭 刘禹锡爱莲说 周敦颐核舟记 魏学大道之行也 礼记望岳杜 甫春望杜 甫石壕吏 杜 甫三峡郦道元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观潮周 密湖心亭看雪 张 岱归园田居 陶渊明使至塞上 王 维渡荆门送别 李 白登岳阳楼 陈与义长歌行 汉乐府野望王 绩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黄鹤楼 崔 颢送友人 李 白秋词刘禹锡鲁山山行 梅尧臣浣溪沙 苏 轼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复习题目】一、指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和本字,并释义含通假字的文言句子通假字本字释义便要还家诎右臂支船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虞山王毅叔远甫刻选贤与能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荡胸生曾云略无阙处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焜黄华叶衰二、指出下列句子中字词的活用现象加点指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字词指出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并释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不蔓不枝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恨别鸟惊心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空谷传响问其姓氏 , 是金陵人,客此端居耻圣明三、理解一词多义寻:寻向所志()寻病终()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舍:便舍船()屋折俨然()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倒也()得:便得一山()得其船()之:忘路之远近()具答之()渔人甚异之()处处志之() 无丝竹之乱耳()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陋之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者:念无与为乐者()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而:濯清涟而不妖()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盗窃乱贼而不作()随波而逝()而旗尾略不沾湿()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木:能以径寸之木()以至鸟兽、木石()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文曰“初平山人 ”()奇: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为人五;为窗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念无与为乐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此地一为别()可:高可二黍许() 珠可历历数也()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此中人语云()奇:明有奇巧人()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绝:哀转久绝()沿溯阻绝()素: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启窗而观()仅:仅如银线()仅有 “敌船”为火所焚()势:势极雄豪()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也:虽席地不容闲也()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四、理解文言字词的古今义。

      加点指出具有古今意义的文言字词古义今义芳草鲜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阡陌交通无论魏晋不足为外人道也诣太守,说如此咸来问讯便扶向路寻病终问所从来可以调素琴无案牍之劳形香远益清岱宗夫如何造化钟神秀室中更无人犹得备晨炊或王命急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猿鸣三声泪沾裳沉鳞竞跃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晨兴理荒秽单车欲问边江入大荒流仍怜故乡水我言秋日胜春朝相顾无相识欲济无舟楫烟花三月下扬州老大徒伤悲人教版八年级 (上)文言文系列复习题 (二)五、分析下列文言句式省倒被判)文言语句用“”选择文言语句所属的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盖大苏泛赤壁云卧右膝,诎右臂支船中轩敞者为舱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六、运用课文积累和文学知识填充下边的表格表一:古人文集命名方式古人文集命名方式举古代作家文集例加以印证以姓氏命名以字号命名以年代命名以故地命名以官职命名以斋室命名以谥号命名表二:旧体诗歌课文作者朝代名句望岳春望石壕吏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长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送友人秋词鲁山山行浣溪沙表三:文言散文。

      文言散文作者朝代中心句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背诵默写篇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佳句对对碰读上联对下联山重水复疑无路好峰随处改气蒸云梦泽晴川历历汉阳树烽火连三月造化钟神秀树树皆秋色乡泪客中尽浮云游子意大漠孤烟直羁鸟恋旧林少壮不努力谈笑有鸿儒出淤泥而不染(二)直接默写1、问今是何世,_,_2、其间千二百里,_,不以疾也3、青林翠竹,_4、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5、土要平旷,屋舍俨然,_6、日暮乡关何处是,_7、_,铁马冰河入梦来8、挥手自兹去,_12、_,徙倚欲何依13、大道之行也,_,选贤与能,_.14、_,万物生光辉三)理解性默写1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_,_,_,_16、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景物的句子是_,_,_17、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_,_,_18、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_,_;_,_陋室铭 中以“生活之雅 ”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陋室铭中描写 “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19、人说“近墨者黑 ”,但“近墨者未必黑 ”,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_。

      20、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_,_,_,_,_,_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21、 核舟记中介绍苏黄二人友好关系和相互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_2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_,_23、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 “山重水复 ”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的诗句是_,_24、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25、通过春望中的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26、石壕吏中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27、归园田居中透过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28、苏轼评价王维云: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29、游山西村中_,_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30、透过望岳中 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1、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32、归园田居中_,_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3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34、使至塞上中 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35、游山西村中_,_不仅写出山村山环水绕的美景,而且让人从中悟到: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36、望岳中_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37、望岳中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38、望岳中_,_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39、春望中_-_,_写出望中之所见,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40、春望中_,_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春望中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是_,_41、 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_,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 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_,_石壕吏中_,_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42、请写出三峡中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_,_,_,_。

      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_ 三峡中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_三峡中描写秋季三峡景色的句子:_4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_4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实是欲界之仙都,_,_45、大道之行也,_选贤与能,_,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_,_,_,_,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不必藏于己;_,不必为己是故_,_,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四)、拓展性默写46、你从古代诗词中找出两句写春雨的句子(含“雨”字) 47、写出你所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_ 48、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山的诗句49、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 50、代诗歌中写水的句子不少,请你举出两例,课内课外不限人教版八年级 (上)文言文系列复习题 (三)课文阅读篇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课堂作业一、写出与下列现代汉语意思相近的文言词沿着()花瓣()空旷()整齐的样子()类()田间小路()都()于是()竟然()详细()邀请()能够()向()拜见()高兴()打算()不久()实现()渡口()二、理解各组指定的字寻:寻向所志()寻病终()志:处处志之()寻向所志()舍:便舍船()屋折俨然()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倒也()得:便得一山()得其船()之:忘路之远近()具答之()渔人甚异之()处处志之()三、理解加点字词的古今义芳草鲜美古义_ 今义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 今义_古义_ 今义_阡陌交通古义_ 今义_无论魏晋古义_ 今义_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_ 今义_诣太守,说如此古义_ 今义_咸来问讯古义_ 今义_ _寻病终古义_ 今义_问所从来古义_ 今义_四、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从本段中找出 “要”和“咸”的近义词2、解释指定的字乃: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世:自云先世避秦时难()问今是何世()3、补充句子省略的成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4、用原文回答表现渔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是“_ ”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_ ”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_ ”村人 “皆叹惋 ”的原因是 “_ ”村人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的原因是 _ 5、写两个含有 “桃花”的古诗句五、中考真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阡陌交通() (2)欣然规往()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B、悉如外人悉以咨之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D、设酒杀鸡作食食之不能尽其材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发现桃花源 _ 做客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_ 5、“桃花源 ”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