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作文教学比较研究.doc
3页中日作文教学比较研究作者: 彭静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刊名: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英文刊名: zhonghua shaonian年,卷(期): 2013(11 摘要:作文学习不仅仅是语言运用的学习,它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而中国的作文教学却是—种近乎封闭式的语言训练,最常见的就是学生静坐在教室里冥思苦想,似乎作文就是作文的事,与其他学科领域毫不相干中国的作文教学亟需确立这样一种跨领域、综合性学习的观念日本的生活作文教育思想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和思考作文教学与研究的参照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学习日本生活作文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改变作文教学的“形式训练更有效地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径关键词:中国日本作文生活体验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传统作文教学忽略了体验生活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学生在以“命题作文”为方式开始写作时,是没有足够的生活素材作铺垫的阅读可以协助学生学习写作,但是通过阅读获取的经验并非学生自己体验所得,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在作文教学中,最忌无病呻吟式的写作,学生不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生活,悟出生活的真谛,而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费劲脑汁“想”出一篇文章,导致写出的文章枯燥无味,缺乏新意。
我们能不能从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获得一些有益的反思?第一章中日作文教学的差异一、日本“生活作文”教育思想日本写作教学十分注重回归生活, “它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它是以儿童自主地、能动地表达为出发点的,它是主体作用于对象同时又深化对自我思考它是一种完整的对象性活动①也就是说生活作文使写作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互为因果生活阅历丰富有助于写作表达,它可以改变以往写作与生活脱离的情况,写作也有利于提升生活品味,因为写作介入生活之中,可以使生活丰富和深邃起来学生写作时,在真诚地拥抱生活亮丽的同时,也真实地反思生活日本生活作文教育思想认为,真实的写作对于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通过生活作文既反映外部世界,又能觉悟、意识到自身内部世界,儿童在把握内外两个世界的过程中实现了“主观的认识向普遍的客观的认识发展,实现了自身价值观的形成因此生活作文对于写作者的人格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日本生活作文教育思潮的根本出发点和归结点就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形成日本的—位富有影响的教师富原义德指出:“作文是由生活环境的刺激而内发的用自己体验过的感受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种由生活力形成的自我的真实的心律就是作文生活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注重他们的体验感受。
调查的内容生动有趣,调查任务本身带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的作文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感悟、体察、创造在日本的生活调查作文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耳朵去听,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思考生活现象,强调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发现作文中不是单纯地强调思想教育的成分,更注重学生调查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独特发现二、中国作文教学现状多年来,我国的写作教学虽然也一再强调学生的写作应该反映生活,但由于习惯于两节课内交卷,这种写作实际上只可能是思考辨析,或者干脆是为作文而编造生活有的教师不断地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生活,有些教师则制造一些“生活体验”,如一个学生所说:“老师带我们去春游总会先布置一篇作文任务,结果心里一直挂着作文的事情,没玩好,作文也没有写成作交本来应该是为了反映生活的,结果在教学实践中变成了“为作文而编造生活”,甚至是伪生活,本末倒置的方法不会产生真正的好作文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实践,我们过多地强调所谓的训练要求强调作文的思想健康、语言表达的技巧等,而对作文的虚假真实、虚假情感视而不见作文教学第一位的应该是引导学生从自己真实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生活。
让学生敞开心扉,实话实说在谈到对中小学作文评分标准中“思想缝康”这一条的看法时,王富仁先生曾说: “这种提法实际上是幼稚的,不合理的,而且会起一种误导作用——就是误导虚伪,使得孩子从小学会迎合别人不会依照自己真实的感情来说话而在作文评价时我们却往往把“思想健康“放在首位,并用内容的主次、叙述的条理等技术性要求束缚了孩子真实的语言表达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的确,学生生活就是一座原始金矿,而习作应是经过矿厂提炼的产品应该让学生的习作走人生活,写生活的喜怒哀乐,写生活的酸甜苦辣《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⑤因此,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二章探索中国作文教学的新路径我国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相背离的情况非常普遍,作文教学的“形式训练”倾向明显,应试教育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借鉴日本生活作文教育运动的成功经验,让作文教学根植于儿童的生活经验世界这是改革作文教学的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走出形式训练的窠臼,少用作文训练要求束缚学生的表达,少用成人的思想去箍住儿童的思想,少用成人的眼光评价学生的作文,让儿童敢于并且是自然地亮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作文中的语言真正出自学生的肺腑,是童贞、童心的自然流淌一句话,让学生抒写生活真实和心灵真实什么是生活?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就是吃饭穿衣、上课放学、打球玩耍,斗嘴闲聊⋯⋯如果注意挖掘和感受,在这些生活中,完全能提炼出有益的写作材料不能一提到反映生活,就必须是“有意义的事”因此,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生活素材,是教师进行“前”作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运用“眼、耳、鼻、舌、手”感受和体验生活,是获取生活素材的唯一途径⑥写作要依靠“字、词、句、段、篇”不错,但如果以此为窠臼,就不能在现实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求发展,只能在文字构成的方寸之间修修补补过分强调“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容易使学生误以为作文是一种先验的东西,只要把一定的好词好旬凑上去就行,从而忽视了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事实上,“字、词、句、段、篇”是以丰富复杂的生活为前提的三、结论学生回到了生活,在体验中发现生活,自动地获取素材表达心中的感悟在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敏感之心,热爱之情去生活,自由地用笔抒发对生活的感悟。
当学生伴随着浓浓的情感体验生活时,形成对生活的多种情感体验,并从厌恶写作发展为喜爱写作参考文献(5条)1.方明升 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 20022.方明升 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 20023.王富仁 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有健康的人格4.孔庆东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代序5.曹明海;陈秀春 语文教育文化学 20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