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导学案+练习题(含答案).pdf

10页
  • 卖家[上传人]:lsj5****2131
  • 文档编号:192902718
  • 上传时间:2021-08-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622.2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 目标1. 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 目标 2. 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 目标 3. 大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4. 目标 4. 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目标1、2、3 【课前预习】 一、注音或写字 金樽 ()投箸 ()闻笛 f ()侧畔 () 长 ()精神 qi ng ()楼歧 ()路酬 ()烂柯 ()人 婵 ()娟宫 qu()低绮 ()户 【学习过程】 (一)活动 1:学习行路难(其一) 作家作品和背景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 诗仙” 、 “诗侠”之称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 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 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 一些饮酒求仙、 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 想象丰富奇特, 风格雄健奔放, 色调瑰奇绚丽,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 行路难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作于天宝三年(就 是公元 774 年) ,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 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 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 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1. 解释词语 珍羞 直 万钱会 济 2. 知内容,想意境 (1)写出(交代)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的诗句是金 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2)写出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的诗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 然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号: 2 (3)写出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积极乐观的坚定信念的两句诗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 悟情感,析哲理 (1)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情感、哲理:诗人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 阻塞,象征前途的渺茫 (2)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情感、哲理:尽管前路障碍重重,诗人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 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 理想品格的写照 4. 品特色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用典。

      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以施展才能和抱 负的愿望 (一)活动 2: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家作品和背景简介: 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 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后又任连州 . 夔州. 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刘宾客集, 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 这首诗是 唐代诗人刘禹锡 于敬宗宝历二年( 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 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 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刘禹锡的 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1. 解释词语 闻笛赋 _ 烂柯人_ 歌一曲 _ 长 _ 弃置身 2. 知内容,想意境 交代了诗人贬地的荒凉和被贬的漫长的诗句是诗人贬地的荒凉和被贬的 漫长 交代了诗人回乡所见的两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写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现象的两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写出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的诗句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 神 。

      3. 悟情感,析哲理 (1)诗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情感、哲理: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不 3 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4. 品特色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现状?体 会作者此刻的心情 运用典故 写回乡所见,人事全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对此情景诗人 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物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哲 理?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 比喻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 其中 包含 着 事 物 新 陈代 谢 的 哲理 表 现 了 诗人 心胸乐 观豁 达 的 高尚 境 界 (三) 、活动 3、学习水调歌头 作家作品和背景简介: 苏轼( 1037一 l101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他 与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 称为“三苏” 苏轼是宋代文学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 畅达诗歌清新豪健, 自成一家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代有很大影响 在书法、 绘画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有东坡七集、 东坡乐府。

      苏轼因在朝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任密州太守而与在齐州做官 的弟弟苏辙(子由)长达七年未能相见,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 各一方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因此写了 这首词 1. 解释词语 宫阙 _ 归去 _ 琼楼玉宇 _ 何似 _ 何事 _ 婵娟 _ 2. 知内容,想意境 写出了诗人思想矛盾的诗句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 交 代赏 月之 间 , 时 间 悄 悄 流逝 的诗 句 是 :转 朱阁 ,低 绮 户 , 照 无 眠 “ 人生 不如 意, 常常 十之八 九 ” ,这 正如 诗 中所 写的 “人有 悲欢离 合,月有阴晴圆缺”那样,人生充满了悲 苦与欢乐,不可能事事圆满 3. 悟情感,析哲理 诗句: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情感、 哲理:写出了“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 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情感、 哲理: 抒发了诗人希望天下人都能团圆的美好心愿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情感、 哲理: 人世的聚合离散犹如明月的阴晴圆缺, 非人力所能左右 4 4. 品特色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胸怀?此 诗句蕴含什么哲理? 这诗句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襟。

      它说明离别等令人伤心、 无奈的事总是难免 的,世事往往有缺陷的道理 如何理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的含义? 词人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真诚的祝福:只要人平安幸福,纵然千里隔绝,也 能同赏一轮明月,犹如咫尺相依难遣之情至此释怀,这是自我安慰,是对亲 人的劝慰, 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宽慰,表现了词人豁达的胸襟和豪迈的 情怀 诗词三首基础练习 一、阅读李白行路难诗,回答问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5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 此诗是李白遭到谗毁而被排挤出长安时所作 垂钓碧溪上:姜太公未遇文王前,曾一度在磻溪钓鱼 乘舟梦日边:伊尹将受商汤聘用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旁边日月比喻天 子、皇后 诗人、 面对华美的酒席, 却用_、 _、 _、 _ 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_ 的心情 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两句中,运用了的 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了 _ 诗人在第 7 句和第 8 句中用了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答: _ _ _ _ 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 理解这种感情? 答: _ _ _ _ _ _ 6 参考答案 停投拔顾;内心的苦闷、抑郁 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自己的政治出路被权贵堵塞 诗人暗用姜太公和伊尹终得任用的故事,表示自己对重回朝廷仍然抱有 希望 在经过前面感情的反复回旋之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 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 自信和对理 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诗词三首提高练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 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 的感受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 简要分析 3、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理解错误的一组是() A、首联 7 叙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 出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B、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 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 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要重添精神迎 上春光 D、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 吧 4、这首诗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5、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分别从诗人的思想感 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6 分) 答: 参考答案 1、以诗为赠(回赠);烂柯人(王质烂柯) 2、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表达 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 3、D (尾联意思是说, 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 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 ) 4、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5、思想感情: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 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 不回的坚强毅力”)(意思对即可)哲理:这句话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 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 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 8 诗词三首培优练习 一、基础知识集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苏轼( ) 遥问天上宫阙 ( ) ,何事长( ) 向别时圆?在月光低照绮( ) 户之间无眠, ch nju n( ) ( ) 有意,必定起舞弄 ( ) 人间清影 2解释加点的词 把酒问青天 ( ) 高处不胜寒 ( ) 起舞弄清影 ( ) 何事长向别时 圆( ) 3苏轼,字,号,与水调歌头一词的小序中提到的“子由” (即弟弟)及父亲同为“”,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知/ 天上/ 宫阙,今夕/ 是/ 何年?B.我欲/ 乘风/ 归去,又恐/ 琼楼/ 玉宇 C.不/ 应有恨,何事/ 常向/ 别时/ 圆?D.但愿/ 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二、主题文意细斟酌 1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判断有误的一项 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C 词的下阕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 D 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 2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月圆之夜, 给远方的朋友发条祝福短信,你可以用水调歌头里“”的句子 3有人就此词的上阕上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阕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 我的下联: 三、句段拓展善推敲 甲 水调歌头苏轼 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