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doc
14页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李白的诗歌,才气横溢,纯任自然,不拘束于格律和规则,但是凭借他的天才和创作热情,即使是信手拈来的作品,也能合乎规范,语言清晰流畅,音韵和谐自然李白长于歌行和乐府,擅做绝句,律诗较少 李白的诗歌中,富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了爱国主义激情例如在《梁甫吟》一诗中他通过对姜子牙的赞颂表达了自己的积极参政态度:“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钩,风期暗与文王亲《上李邕》诗中,则表现了他的远大抱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古风》第三首诗中他热烈赞扬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概驾群才李白诗集中这个类表现政治抱负的诗篇是很多的,如写管仲、张良、诸葛亮、谢安的诗篇,无不气势磅礴、热情奔放 李白热爱祖国的河山,他用如椽的彩笔描绘了中国各地的美丽风光如写黄河的雄伟气势: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李白一生漫游南北各地,他留下的写景诗歌是很多的,打开他的诗集,这个类诗歌几乎篇篇似锦,字字如珠,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无一不是从积极方面热情歌颂,很少消极悲观情绪,例如《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小诗是李白晚年的作品,是他在流放遇赦返回途中于船上写的诗中描绘了三峡两岸的秀丽迷人风光,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无限喜悦之情全诗景真情切,豪爽奔放,表现出寓景于情,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李白还有很多诗揭露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蔑视权贵的骄横跋扈,如《古风》第五十一首:“殷后乱天纪,楚怀亦已昏夷羊满中野,论贯盈高门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虎口何婉娈,女空婵媛彭咸久沦没,此意与谁论?”作者借古讽今,有力地抨击了统治集团昏暗,奸佞当道,贤才遭弃的社会现实李白对当时官场的黑暗龌龊十分清楚,敢于在诗歌中加以无情揭露:“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远别离》)这种政治状况,使得诗人壮志难酬,他曾慨叹过:“问我心中事,为君前致辞,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但是,即使失意的处境使他难以施展抱负,他对政治前途却没有失去信心,仍然期望改变现实。
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关心民间疾苦,也是李白诗歌的重要思想内容他一生政治上很不顺心,长期到处漫游,有机会接触普通百姓,并且结交了一些朋友,对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理解很深,常常在诗中反映出来,如《丁都护歌》中描写了采石搬运工人的劳苦:“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这些诗篇,假如不对劳动人民的工作、生活有深刻体会,假如不对劳动人民有深厚感情,是写不出来的 李白从20岁起离家出游,先在四川境内,后到全国各地,他的诗歌创作和他的游踪一样从未中断,直到逝世前夕还写了最后一首诗《临终歌》他一生创作的诗歌作品难以计数,但绝大局部已经遗失,现在见到的仅仅一小局部,其诗集最早是由李阳冰编辑整理的《草堂集》十卷从现有的李白近千首诗歌作品已可看到一座高耸入云的艺术丰碑,其成就是难以估量的能够预见,随着对李白研究的持续深入,对他的诗歌艺术成就将会有新的发现 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是: (一)自由奔放,不受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灵活采用古风和乐府歌行体式创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美诗篇。
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律诗较少,五、七言律诗一共只有八十多首,绝大局部是乐府和歌行这两种体式,字数灵活,格律不严,能够比较自由地表达诗人深刻的思想、奔放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例如《将进酒》开头就是一个十字长句“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中间杂有三字句、五字句,使用自如这首诗是借酒浇愁,发泄胸中愤懑不平之作诗中以豪迈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蔑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理想的豪情壮志,全诗气势磅礴,雄浑奔放,有如行云流水,倾泻而下,表现了乐观情绪,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又如《蜀道难》,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句式多样,变化灵活,再加上诗人奇特的想象和美妙的诗歌意境,使得这首诗变幻多端,构思新颖,把巴山蜀水的险峻雄奇描绘殆尽,组织成一幅完整、明朗的艺术画面在李白的众多的歌行体诗歌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具有代表性的佳作,这首诗充分表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特点,诗的全文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憟深林兮惊层巅明·寿山石雕·太白醉酒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虚鼓瑟兮鸾回车,仙人之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中间掺杂四言、五言、九言句,行文自如,句式灵活全诗以梦幻为托,说明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追求,对政坛黑暗、权贵当道的憎恶和鄙弃诗人首先描绘了有如仙境般的天姥山胜景,然后他幻想驾着长风,身披月光,飞越镜湖,来到山中的剡溪正在他钟情山水,迷恋花木之时,夜幕降临了一时间熊吼龙吟,山崩地裂,树木怒耸,霹雳轰鸣,美丽的地方立即变成阴森可怕的世界这时轰的一声巨响,洞天之门终于向诗人敞开了,他身着霓裳,驾马御风进入仙境......但是,当他从梦中惊醒后,烟霞都化为乌有了,只有身边枕席如旧,他又回到严峻的现实世界诗人顿悟到,万事有如流水,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不过诗人并没有完全被这种消极情绪所占有,他仍然以傲岸的态度面对人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以幻想代替现实,表现了他对光明世界的无限热情,对黑暗现实的彻底决裂,发出了不取悦于人,不苟合于世的愤怒之声这首诗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艺术成就非常突出奇妙的想象、雄奇的形象,紧紧吸引着读者的感情写光明令人神往,写黑暗令人畏惧在诗歌体裁上,作者突破了格律规律的束缚,句式长短不齐,语言明白自如,环环相扣,句句相接,蝉联而下,首尾回应,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充分表现了李白诗歌纵横恣肆的风格 (二)想象丰富,构思奇绝,擅长使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创造新奇鲜明的艺术形象李白是一位有着丰富想象力的诗人,他见闻广,阅历深在他的笔下,人间的事物、天上的星辰、神话传说、历史珍闻、自然景观、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驰骋想象的媒介前面列举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一篇表现李白想象力的杰作李白想象力的发挥,绝不但仅在一诗一歌之中,几乎每一首诗中无不使用这使得他的诗作,无不形象鲜明,韵味深厚如《古风》共)* 首,几乎篇篇都富有魅力,写游仙,咏史事,赞人物,抒怀抱,无不借助想象刻画形象,虽然题材广泛,时间跨度很大,但作者能做到融会贯通,首尾相连,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境界又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使用夸张的笔墨“三千尺”状写瀑布之长,借助想象“银河落九天”描绘瀑布凌空而下的气势,把庐山瀑布的壮美雄奇景象有声有色地表达出来,使人在惊异赞叹之时得到美感享受《北风行》写幽燕地区的苦寒也是发挥想象力的杰作,是诗人使用比喻夸张艺术手法的典范一句“燕山雪花大如席”,道尽了北风怒吼、大雪纷飞的北国严冬奇寒状况,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秋浦歌》第十五首只有四句沉思的人有一个目标,幻想的人却没有诗,20字,却通过想象极好地使用了浪漫夸张手法:白发三千长,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是组诗《秋浦歌》中的一首,约写于安史之乱前夕当时李白政治上失意,正在池州一带漫游对安禄山的久蓄异志,策划叛乱,李白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有所察觉,他预见到天下将有大乱,人民又要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这时他为个人的遭际不平,也为国家政局担忧发愁在《秋浦歌》组诗的第一首中就爽快写出:“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明确说明,他关怀国事,虽有匡时济世之志,却难以施展抱负,哀时伤世之音激切感人白发三千丈”一诗正是李白在愁苦的心态下使用浪漫夸张的手法表现愁怀的杰作此诗开头就以惊人的笔墨把白发之长、愁思之深烘托出来。
接着,诗人憨态可掬地说出:他不知道明镜里的秋霜就是自己头上的白发这样的反问,这种痴情,正委婉地反映出一个愁肠百结的人已经到了难以自解的地步此诗虽短,却意蕴深长,耐人寻味,引人思索 (三)清新自然,明白晓畅,这是李白诗歌语言的艺术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和李白在创作上的刻苦努力、擅长学习是分不开的李白很重视前代和当代诗人的长处,对汉魏六朝以来的乐府民歌尤为尊重,吸取其中的营养,锻炼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很多诗篇,因为语言的光彩而令人百读不厌,长久流传李白的语言风格素来为历代学人所推崇,王安石对此有着很好的概括:“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在李白的诗篇中,很多诗句闪闪发光,引人留意且惊喜初看起来,有些句子似乎很平常,像是信手拈来,脱口而出,毫不费力,未加推敲,但它的魅力却使你不能忘怀若深入体会则会感到含义极深,韵味无穷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五言绝句中的精品,具有含蓄长远、韵味纯美、感情直率、语言流畅的特点此诗也被收入《乐府诗集·新乐府辞》中从其创作构思、语言风格都可看出它受过前朝民歌的影响南朝乐府《子夜秋歌》里就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诗句。
这反映了李白从善如流的学习态度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 这首诗是李白的少数七言律诗中的一首他受崔灏的《黄鹤楼》影响而做李白在登黄鹤楼时,曾有诗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从中可见李白擅长学习别人长处的可贵精神这首诗对仗工整,声韵和谐,音节流畅,意境深邃,语言极其精美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子夜吴歌》这两首诗是仿照南朝乐府《子夜歌》而做的李白继承了前朝民间诗人的语言艺术精华,在清新自然的诗句中塑造出了一个思妇的形象,写出了妻子对出征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做于天宝二年据孟綮《本领诗》记载,当时李白正在唐朝宫廷任翰林供奉。
时值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携杨贵妃一道赏花,命李龟年领梨园弟子唱曲玄宗突然说道:“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于是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李白的这三首诗,属于描写宫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