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淮阴侯韩信》原文及译文.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初,淮阴侯韩信》原文及译文 《初,淮阴侯韩信》原文及翻译 原文: 初,淮阴侯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①,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连敖:管仓库粮饷的小官 译文: 开初,淮阴人韩信,家境贫寒,没有好的德行,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又不会经商做买卖谋生,往往跟着别人吃闲饭,人们大都厌恶他韩信曾经在城下钓鱼,有位在水边漂洗丝绵的老太太看到他饿了,就拿饭来给他吃韩信分外欣喜,对那位老太太说:“我确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莫非是希图有什么报答吗?!” 淮阴县屠户中的青年里有人欺凌韩信道:“你虽然身材高大,好佩带刀剑,内心却是胆小如鼠的。
并趁机当众羞辱他说:“韩信你要真的不怕死,就来刺我若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from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免费范文网 end#!”韩信于是留心地详察了那青年一会儿,便俯下身子,从他的双腿间钻了过去,匍匐在地满街市的人都讽刺韩信,认为他胆小 待到项梁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持剑去投奔他,留在项梁部下,一向悄悄无闻项梁失败后,韩信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作了郎中韩信曾屡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却不予采用汉王刘邦进入蜀中,韩信又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依旧不为人所知做了个管仓库粮饷的小官,后来韩信犯了法,应判处斩刑,与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已遭斩首,轮到韩信时,韩信抬头景仰,恰好望见了滕公夏侯婴,便说道:“汉王莫非不想得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啊!”滕公觉得他的话不同凡响,又见他外表英武雄壮,就释放了他而不处斩,并与他交谈,欢喜奇怪,随即将这处境奏报给了汉王汉王于是授给韩信治粟都尉的官职,但还是没认为他有什么不寻常之处 韩信屡屡与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不同于常人(认为他是个奇才)待汉王到达南郑时,众将领和士兵都唱歌思念东归故土,大量人中途就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屡屡向汉王荐举过他,但汉王没有重用他,便也逃亡而去。
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没来得及向汉王报告,就亲自去追逐韩信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发雷霆,仿佛失掉了左右手一般 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怒又喜,骂萧何道:“你为什么逃跑呀?”萧何说:“我不敢逃跑哇,我是去追逐逃跑的人啊汉王说:“你追逐的人是谁呀?”萧何道:“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将领们逃跑的已是数以十计,你都不去追找,说追韩信,纯粹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将领很轻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却是天下无双的优良人才啊大王您假设只想长久地在汉中称王,自然没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假若您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了只看您作哪种决定了!”汉王说:“我也是想要东进的,怎么能够惆怅沉闷地长久居住在这里呢?”萧何道:“假设您决计向东进展,那么能任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若不能使用他,他终究还是要逃跑的汉王说:“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任他作将军吧萧何说:“即便是做将军,韩信也不会留下来的汉王道:“那就任他为大将军吧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想召见韩信授给他官职萧何说:“大王您向来孤高无礼,现在要任命大将军了,就宛如呼喝小孩儿一样,这便是韩信要离开的理由啊您假设要授给他官职,就请选择吉日,举行斋戒,设置拜将的坛台和广场,打定举行授职的完备仪式,这才行啊。
汉王应允了萧何的苦求众将领闻讯都很欢喜,人人各自以为自己会得到大将军的职务但等到任命大将军时,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惊疑不已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