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知识肾脏.docx
13页生物知识肾脏 1.高中阶段生物 关于肝脏和肾脏 需要了解它们的哪些功能 比方尿素在哪 那得看你现在学的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了 如果是新教材,需要掌握的就相对少些: 肝脏:1.知道这里能合成肝糖原,用于暂时储存糖类,并在血糖浓度低时分解成葡萄糖 2.主要的产热器官之一,参与到体温调节中 肾脏:知道是排泄的主要场所就行了,当然初中学的肾脏的构造也要会,经常会联系内环境稳态考察一点相关知识高中题中会涉及到的有关肾脏的考点有: 1.血糖浓度过高时,超出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将会出现糖尿当然如果肾小管病变也会出现糖尿 2.细胞外液渗透压高时,会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进而使得尿液减少 3.醛固酮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有的版本有) 如果你学的是旧教材,那除了上述内容外,肝脏部分需要掌握的就相对多些,主要是与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相关联的知识 采纳哦 2.生物学中,肾脏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 一、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人体不需要甚至是有害的废物,其中一小部分由胃肠道排泄外,绝大部分由肾脏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此外,肾脏还能把进入体内的一些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有些化学药品中毒会给肾脏造成损害,就是因为这些化学药品的排除要经过肾脏的缘故 如果肾脏有了病,这些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排泄受到影响,废物在体内积聚,就会引起各种病症我们把肾脏的这种保存营养物质,排出毒素的作用形象地称作“血筛子” 二、通过尿的生成,维持水的平衡这是肾脏的主要功能,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由于压力关系,就滤出一种和血浆一样但不含蛋白质的液体叫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时又将其中绝大部分水、全部的糖和一部分盐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大部分氮不再吸回 剩下的含有残余物质的浓缩液体就是尿,约占原尿的1%正常人一天尿量为1000-2000毫升,一般呈淡黄色,比重在1 003-1030之间 比重过高、过低或固定不变,尿量过多过少均有肾功能不全的可能三、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对体内的各种离子(电解质)具有调节作用 像钠离子(Na )的调节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对钾离子(K )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照排;对氯离子(Cl-)是伴随Na 的吸收排泄,H 、氨(NH3)的分泌过程来完成。
另外肾脏还调节磷(P3-)、钙(Ca2 )、镁(Mg2 )等离子的平衡 这些电解质平衡对体液的渗透压稳定很重要另外肾脏对体内酸碱平衡也起调节作用,肾脏能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能控制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的比例,当任何一种物质在血液中增多时,肾脏就会把增多的部分排出去 同时肾脏还能制造氨和马尿酸,以保持和调节酸碱平衡 很多肾脏病人出现酸中毒,就是因为肾脏失去了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功能而产生的 我们不妨把肾脏调节体内水分,保持内环境(电解质、渗透压、酸碱度)稳定的功能称作“调节器”或“稳压器”四、调节血压由肾脏分泌的肾素可使血压升高,当限制钠摄入或钠缺乏时,血浆容量减少和肾脏血液灌注压力降低时,以及直立体位时,肾素从细胞中分泌出来,即具有活性,可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脱肽而成为血管紧张素Ⅰ,再经转换酶的作用而成为血管紧张素Ⅱ,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作用,使血压升高 同时肾脏分泌的前列腺素又具有使血压下降的功能,前列腺素主要是通过增加肾皮质血流量,促进利尿排钠,减少外周血管的阻力,扩张血管而到达降压的作用五、促进红细胞生成肾脏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促进原始红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促进骨髓对铁的摄取利用,加速血红蛋白、红细胞生成,促进骨髓网织红细胞释放到血中。
贫血的程度与肾衰程度成正比,其血、尿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均降低,而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纠正肾性贫血六、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维生素D在体内必须经肾脏转变为1,25-二羟维生素D3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 肾脏的皮质细胞含有1位羟化酶,维生素D先在肝脏25位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25-羟维生素D3,最后在肾脏1位羟化酶作用下,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3即活化的维生素D3它能促进胃肠道钙磷吸收;可促使骨钙转移、促进骨骼生长及软骨钙化;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尿磷排出减少;可抑制甲状旁腺素(PTH)的分泌 3.肾的生理特性? 1.肾主闭藏:封藏,亦曰闭藏,固密储藏,封固闭藏之谓 肾主封藏是指肾贮藏五脏六腑之精的作用封藏是肾的重要生理特性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藏真阴而寓元阳,为水火之脏肾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肾主命火,命火宜潜不宜露,人之生身源于肾,生长发育基于肾,生命活动赖于肾 肾是人体阴精之所聚,肾精充则化源足肾又是生命活动之本原,肾火旺则生命力强,精充火旺,阴阳相济,则生化无穷,机体强健 肾为封藏之本,是对肾脏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表达了'肾脏各种生理功能的共同特点。
如精藏于肾,气纳于肾,以及月经的应时而下,胎儿的孕育,二便的正常排泄等等,均为肾封藏之职的功能所及 肾精不可泻,肾火不可伐,犹如木之根、水之源,木根不可断,水源不可竭,灌其根枝叶茂,澄其源流自清因此,肾脏只宜闭藏而不宜耗泻 肾主闭藏的生理特性表达在藏精、纳气、主水、固胎等各方面基于这一生理特性,前人提出了“肾无实不可泻”的学术观点,故治肾多言其补,不管其泻,或以补为泻 但是,肾病并非绝对无实而不可泻,确有实邪亦当用泻然而,肾脏具有主蛰伏闭藏的特性,故其病虚多实少,纵然有实邪存在,也是本虚标实,所以治肾还是以多补少泻为宜 肾主闭藏的理论对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养生学非常强调收心神、节情欲、调七情、省操劳以保养阴精,使肾精充盈固秘而延年益寿 4.肾脏有何生理功能? 肾脏的生理功能:(1)排泄功能: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物,几乎 都由肾脏排出体外 肌酐、尿素氮、肌酸等为主要的含氮代谢产 物,要从肾小球滤出肌酐通常滤出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是肾功 能检查的最为敏感的主要项目之一;尿素则有部分被肾小管重吸 收 在人体代谢中还可产生一些有机离子,主要从肾小管分泌后 从肾脏排出。
当肾衰竭时,可引起代谢产物的潴留,产生尿毒症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都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2) 调节功能:人体内环境必须稳定,然后细胞和组织才能正 常代谢,器官才能正常运转 所谓内环境主要是指体液内的电解 质浓度、酸碱度和渗透压在正常的范围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稳定 中起着重要作用,肾脏能够对体液酸碱平衡开展调节;对细胞外液 量和电解质、细胞外液渗透压及机体血压开展调节 (3) 内分泌功能:肾脏能够分泌某些激素,如红细胞生成素、肾 素、前列腺素、活性维生素D、激肽等,这些激素影响着全身或肾脏 本身的代谢和功能,如慢性肾病时的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和低钙血症等均由肾脏的内分泌功能异常所形成 肾脏又是人体某些内 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如胰岛素、多种胃肠道激素均在肾脏降解, 在肾衰竭时,这些激素半衰期明显延长,从而引起代谢失调 肾脏 还是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如抗利尿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胰高 血糖素等,均通过肾脏而起作用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 肾与人体的生 殖、生长发育、衰老、水液代谢等有密切关系中医对肾的生理功 能概括为肾藏精;肾主水、司开阖,开窍于二阴;肾主命门之火等。
肾脏病不仅影响着自身的生理功能,而且还影响到五脏六腑的功 能,可见肾脏的重要性了一旦肾小球发生损伤,可发生水和代谢 产物的排泄异常,使肾脏的生理功能失衡,机体内环境失稳,最终 可导致肾小球疾病的发生 5.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其主要生理功能包括:①排泌尿液,并通过排泌尿液排泄代谢废物、毒物和药物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开展着新陈代谢,产生一系列人体不需要的有害物质,如肌酐、尿素、尿酸等,肾脏通过排泌尿液,将有害物质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②通过产生并排泌尿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水分和电解质进入肾小球澳腔中,由肾小球滤人球锻腔的滤液称为原尿原尿流过肾小管各段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能将有用的物质重吸收回血液中,同时向管腔分泌出人体不需要的物质,最终形成浓缩的尿液 正常人体内水分过多或过少时,由肾脏开展尿量的调节,保持体内的水平衡 另外,肾小管能按人体的需要,调节对各种电解质的重吸收量,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对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非常重要 ③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肾脏能够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同时重吸收碳酸氢盐,并控制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维持酸碱平衡。
④肾脏的内分泌功能:肾脏能分泌多种激素以调节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肾小球旁器可分泌肾素,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血压;肾脏尚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干细胞的造血功能;肾脏亦可分泌前列腺素及活化维生素,对调节人体血压和钙磷代谢、促进成骨起重要作用 6.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有哪些 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有三,即生成尿液、参与稳定机体内环境和具有一些内分泌功能 这与中医“肾”的概念有很大不同,中医所称的“肾”还包括性和生殖等功能尿液生成由滤过、重吸收、分泌、酸化、浓缩和稀释等过程来完成 滤过是肾小球最主要的功能,临床上所称的肾功能通常就是指肾小球滤过功能 反映该功能的临床指标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其典型代表是内生肌酐去除率(Ccr),经体表面积校正后的正常值为80-120毫升/分;由于血肌酐(Cr)浓度与Ccr成反比关系,故也能用血Cr水平来反映GFR,或由血Cr值经公式计算出Ccr 其他血液氮质,如血尿素氮(BUN)和血尿酸(UA)浓度也有相似作用,但前者受饮食蛋白量、机体蛋白代谢速率、消化道出血等因素影响颇大,后者受机体核酸代谢、细胞代谢情况、血容量状态、妊娠、肾小管功能和药物等因素影响,故反映肾滤过功能的意义不如血肌酐浓度可靠。
如血液氮质水平增高,称为“氮质潴留”或“氮质血症”,主要反映肾功能减退 肾小球有一个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基膜(GBM)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组成的滤过膜构造,血液流经滤过膜后被滤出的液体称“原尿'此构造能使所流经血液中的水分、葡萄糖、小分子物质、无机盐等滤出,但限制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的滤出 产生这种选择性滤过的原因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具有“屏障”作用 滤过膜构造中复杂的孔道系统构成了分子屏障,犹如筛子的筛孔,限制超过这些孔径的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细胞富含涎蛋白,GBM上有大量硫酸肝素,这些物质使肾小球滤过膜带负电荷,形成所谓的电荷屏障,带有负电荷的血浆蛋白(如白蛋白)虽然分子量较小但仍不能滤出 许多肾小球疾病都对GBM有破坏,其中有一种称为I型原发性弥漫性新月体肾炎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ARPGN),便是由机体产生了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所引发,如在肾移植前未能去除此抗体,肾移植后此抗体会使移植肾的肾小球重新形成抗肾小球基膜性肾炎而导致移植肾衰竭,使肾移植归于失败 所有透析的设计都模仿了这一滤过膜原理,只是血液透析选择了人工材料,而腹膜透析选择了自身的腹膜来模拟滤过膜功能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