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课件 湘教版.ppt
23页第二章第一节地球的面貌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1 . 我 国 古 代 天 文 学 家____________ 提 出 “浑 天 说 ” 船队首次完成绕地球一周的航行2.地球是一个两极__________、赤道__________的不规则______________二、地球有多大1.表面积:地球的表面积约__________平方千米2.半径:平均半径约__________千米3.周长:赤道周长约__________千米张衡麦哲伦稍扁略鼓球体5.1 亿6 3714 万三、地球仪1. 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 __________ 并按一定的比例__________后,制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它能演示地球的______________运动、__________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2.地轴:地球仪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__________的轴,叫地轴其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 __________ 其 中 , __________ 表 示 地 球 的 最 北 端 ,__________表示地球的最南端形状缩小自转和公转昼夜长短假想两极北极南极3.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__________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叫赤道,将地球平分为__________两个半球。
4.纬线: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__________平行的圆圈叫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5.纬度:赤道的纬度为__________,北极和南极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人们规定,0°~30°为__________地区,30°~60°为__________地区,60°~90°为__________地区6.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__________于纬线的 弧 线 , 叫 经 线 , 指 示 __________ 方 向 这 些 线 的 长 度__________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南、北极南、北赤道东西0°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垂直南北相等西经 20°东经 160°北纬 90°南纬 90°7.经度:1884 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线,即____________,或称 __________ 从 这 条 经 线 向 东 为 __________ , 向 西 为__________,东、西经最大度数都为__________四、经纬网1.概念:在地球仪上,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
2 .作用: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__________东经西经180°位置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线纬线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盖天说”—— “天圆地方”2.“浑天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3.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4.现代宇宙观测研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典例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图 2-1-1 中有关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阶段,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②④B.④②③①C.①②③④D.③②④①图 2-1-1【思维点拨】由于科学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天圆地方说→浑天说→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真理的获得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答案】B二、地球有多大图 2-1-2【典例 2】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的最大“腰围”是赤道B.地球的赤道长度大约是 4 万千米C.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 6 371 千米D.麦哲伦船队绕地球一周用了近三年时间,而今天,人们乘飞机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不足两天,说明地球变小了【思维点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结合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球约长 21 千米,推出赤道这个“腰围”是最长的,大约是 4 万千米,而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是 6 371 千米。
D 项并不能说明地球变小了,而是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交通工具的速度日益提升,人们的出行时间大大缩短了答案】D经线纬线特点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直至成点形状 半圆圆,除极点外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三、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典例 3】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一条经线是一个圆,每一条纬线是半圆B.纬线有长有短,赤道最长,然后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而经线都等长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纬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思维点拨】该题主要涉及经纬线的定义及特点等知识,通过观察地球仪可以看出:一条经线是一个半圆,一条纬线是一个圆圈(极点除外);经线都等长,纬线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是与经线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答案】B经度纬度标注起点 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度数划分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 180° 由赤道向南、北各分作 90°表示符号 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半球划分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为南、北半球分界线区域划分以 0° 和 180° 经线圈为界线划分东经、西经的范围0° ~ 30° 为 低 纬 度 地 区 ,30° ~ 60° 为 中 纬 度 地 区 ,60°~90°为高纬度地区四、经度和纬度的特点【典例 4】下列有关经度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度向南、北各分作 90°B.纬度向东、西各分作 180°C.20°E 和 160°W 为东、西半球分界线D.赤道为南、北半球分界线【思维点拨】该题主要考查经度和纬度的知识点,要牢记具有重要地理意义的各主要经度和纬度数值。
纬度向南、北各分作 90°;经度向东、西各分作 180°;20°W 和 160°E 为东、西半球分界线;赤道为南、北半球分界线答案】D五、经纬度的辨别1.辨别东西经: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2.辨别南北纬:度数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图 2-1-3)【典例 5】判断图 2-1-4 中 A 点的地理坐标是(图 2-1-4A.20°N,60°WC.20°S,60°WB.20°N,60°ED.20°S,60°E【思维点拨】纬度向北递增为北纬,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由此判断,A 点地理坐标为 20°N,60°E答案】B六、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根据经纬线的交点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准确位置1.首先弄清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然后将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写出来2.判断一点在低、中、高纬度地带的位置该地点的纬度小于 30°则处于低纬度,大于 60°则处于高纬度,在 30°~60°之间则处于中纬度3.确定一点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位置1)南、北半球的确定: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以北为北半球2)东、西半球的确定从分界线上看,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
拓展延伸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在利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的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1)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方向,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方向2)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的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3)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的地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点则相反【典例 6】读经纬网地图(图 2-1-5),回答(1)~(3)题图 2-1-5(1)表示南、北半球分界线的是()A.赤道B.本初子午线C.极圈D.回归线(2)能正确反映湛江(21°N,110°E)位置的是图 2-1-4 中的哪个点?()(3)图中 C 点在 B 点的什么方向?()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思维点拨】本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A 点的经纬度位置是(0°,60°E)、B 点经纬度位置是(21°N,110°E)、C 点经纬度位置是(40°S,80°E)、D 点的经纬度位置是(20°S,140°E);C 点在 B 点位置如图 2-1-6:图 2-1-6【答案】(1)A (2)B(3)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