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鱼我所欲也》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ppt

33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68890067
  • 上传时间:2024-07-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78M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单元 倾听诸子华章第五单元 倾听诸子华章19.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译文】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感悟】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A 用脚踢益处,好处丢掉,遗失天性,天良这侍奉 CD 5.用“/”为下列各句划分适当的朗读停顿1)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2)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3)乡 为 身 死 而 不 受,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4)是 亦 不 可 以 已 乎/////// 6.下面对文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生”和“义”“二者不可得兼”B.第一段用“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生活常理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具体生动,通俗易懂C.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来阐明不应该为物欲而丧失本心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整齐,情感强烈,说理透彻精辟 A 7.按要求填空。

      1)孟子,名轲,字子舆,是_______之后的儒家大师,战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家,有______之称其主要思想是___________2)作者认为那些见利忘义者敢于不辨礼义接受“万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古代文化典籍中徜徉,我们的心灵时时受到美好情操的浸润我们钦佩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气节,我们崇尚陶渊明“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境界孔子文学家思想家教育亚圣施行仁政为宫室之美为妻妾之奉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舍生而取义者也不戚戚于贫贱 (4)古诗和现代诗中有很多表达了仁人志士“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请任意举两例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__②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__③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__④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 8.综合性学习九(1)班开展“走近孟子”综合性学习,按要求答题1)下面是孟子的言论,试从中提出成语。

      ①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②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③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④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怨天尤人绰绰有余与人为善事半功倍 (2)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教育部这样做是应该肯定的我们不完全赞同一些人提出的“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的理念,但这种“反抗”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对自己和对家人会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我们倡导的见义勇为,应该是“巧为”“智为”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 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兼有,并有 苟且 天性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丢掉罢了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从前宁可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接受了 11.结合选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生和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1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与中心论点有什么联系?舍生取义之心,即“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这是本段的结论,从而证明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13.孟子的主要观点使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示例:使我懂得了人生的真正价值、生存的意义当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大义为重,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为重,学习古今英雄的气节,“留取丹心照汗青” 14.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文天祥所说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唯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的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 不食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①辑屦②,贸贸然③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④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⑤与!其嗟与,可去,其谢与,可食选自《礼记·檀弓》)【注释】①蒙袂(mèi):袖子遮着脸②辑屦(jù):走路迈不开步子③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④从:跟随,紧接着⑤微:不应当 15.翻译下列句子1)黔敖为食于路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食物2)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我就是因为不愿吃别人施舍的东西,才落到这个地步!16.这则故事篇幅虽短,但人物个性鲜明,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个人物,简要写出自己的看法示例)黔敖:善良、有佛心,知错善改17.曾子是如何看待饿者“不食嗟来之食”这一行为的?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第一问:微也!其嗟与,可去,其谢与,可食后两问,答案不定,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齐国发生严重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了食物,用来等待饥饿的人来吃它过了很久,)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蹒跚着走来黔敖左手拿着食物,右手端着水,说道:“喂!吃吧!”(饥民)瞪大他的眼睛盯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愿意吃别人施舍的东西,才落到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他)因不吃食物而饿死了曾子听到了这件事,说:“不应当这样啊!黔敖无礼呼唤时,是应该走开的但他表示歉意以后,是可以回去吃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