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骨干队伍.doc
5页兰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联系青年学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结合学校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高度重视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及学生社团骨干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学生骨干队伍主体政治坚定、素质全面、作风优良,在青年学生中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少数学生骨干功利色彩较浓、奉献意识不强、创新精神欠缺、自身综合素质不过硬、党性锻炼欠佳、在同学中凝聚力、感召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切实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各级组织要高度学生骨干队伍建设,通过民主选拔、科学培养、严格管理,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全面、作风扎实、敢于担当、堪当重任”的学生骨干队伍,为他们逐步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积极引导学生骨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一)加强理论学习每年针对学生骨干开办至少1期理论学习研讨班,邀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等重要课题进行培训和研讨,进一步加深学生骨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二)开展主题教育在学生骨干中更加深入地开展 “三观”、“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骨干通过认真的思考和对现实生活深刻的观察分析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三)丰富学习形式通过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开展专题调研、撰写社会观察报告、同港澳台和国外青年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骨干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热点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形成更深刻、更理性、更全面、更稳定的看法,进一步增强学生骨干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而明确坚定的政治方向三、不断丰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实践载体(四)引导学生骨干保持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讲效率、求质量,以一流的执行力抓工作落实努力培养学生骨干创新意识,着眼于同学的普遍性诉求,面向广大普通同学设计工作内容、形式和载体,找到服务同学成长发展的切入点,在合理的、力所能及的领域服务同学。
五)引导学生骨干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优化学生骨干理论学习载体,主要学生骨干每学年理论学习不少于20学时,每人每年至少精读2本非本专业书籍,参加5次非本专业学术讲座学生骨干应主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同学所思、所为、所求,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学生骨干每学年要至少开展2次相关调研,撰写至少1篇调研报告六)引导学生骨干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每年组织学生骨干开展不少于2周的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支教支医、文艺演出、参观考察等活动引导学生骨干在实践了解国情,砥砺品格,锻炼能力,增强学生骨干服务祖国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七)引导学生骨干进行自身能力锻炼和提升实施“学生骨干领导力提升计划”,以专题培训和工作实践为载体,把理论学习与能力训练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骨干宏观思维、组织协调、管理运营、团队建设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八)发挥学生骨干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学生骨干与校领导、职能部门定期交流制度,完善学生会、研究生会提案议事机制开展校院两级领导接待日活动,对学校重点工作、学生成长需求等方面进行沟通,科学引导学生组织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九)发挥党员在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中的示范作用。
加强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临时党支部建设,积极探索在规模较大学生社团建立临时党支部,逐步形成一支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的学生骨干队伍,体现党组织核心作用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努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十)加强学生骨干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优秀的专职学生骨干指导教师队伍,发挥他们释疑解惑、言传身教的特殊作用,使他们成为学生骨干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四、逐步完善学生骨干队伍的选拔培训激励机制(十一)建立规范的选拔制度按照“优进、精育、严管、示范”的方针建设一支学生骨干队伍,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品行端正、成绩优良、能力突出、乐于奉献的学生骨干学生党员的发展、管理由中层党组织按照党员发展工作要求进行学生干部的选拔采取组织推荐、公开招聘和民主选举相结合的方式,校级学生干部的选拔与任用由学校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院级学生干部的选拔与任用由学院负责 (十二)完善校、院两级培训体系针对学生骨干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以培养和提升学生骨干的“信念、品格、视野、能力”为目标,抓好理论培训、社会实践、课题研究、对外交流等培训载体各学院及各类学生组织作为学生骨干培养的基础性阵地,应抓好岗前培训和日常培训;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党校、团委应对学生骨干进行专题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十三)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制定学生骨干量化考核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骨干的表现进行评价,对政治立场坚定、工作成绩显著、综合素质全面、群众基础较好的学生骨干进行表彰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在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探索性做好校团委学生副书记的选拔使用工作建立学生骨干准入退出机制,增强学生骨干发展的内生动力五、切实落实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工作保障(十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各级团学组织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组织部、党校、学工部、研工部和各中层党组织负责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校团委、学工部、研工部负责全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总体统筹,各级团组织主要负责人为各自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十五)落实政策资源保障学校在政策指导、资金配套、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大对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的支持依托国内各类教育培训基地和党校、团校、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等,完善阵地保障;建立包括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的开放式的学生骨干培养导师团,为培养工作提供师资保障,实现校院两级资源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