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儒家肢解的华夏文明(一)神希希.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长篇连载)儒家肢解的华夏文明(一)神希希 (长篇连载)儒家肢解的华夏文明(一)神希希 一、真实的道家文明刚看到有个网友的文章再提到那个“李约瑟难题”,意思是说:中国古代有很兴隆的技术,在多方面都领先世界,但是为什么科学和近代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我们可以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找出好多天文历法、物理、医术、算术、农业、地理、建筑等等领域当时领先世界的成就,却找不到一门系统的学术,那些先进技术只能是一个个孤立的技术点,所以我们是一个有”术”无”学”的国度,那些技术让人质疑是瞎猫碰见死耗子胡乱蒙出来的兄弟以为这话也对也不对,说它对是由于,假设按我们二千年来官方宣传的所谓“华夏文明(其实是儒家思想)”来判断,里面切实找不到一丁点跟那些先进技术有关联的学术思想,就算按照中国易家和道家所认同的“形而上者为学,形而下者为器”的标准,那些技术,也只能归类为“器”和“用”,属于应用技术,不能上升到“学”的系统理论高度所以只是“技术”而非“科学”说这话不对是由于,我们平日所讲的这个“华夏文明”,并不是原始的华夏文明,而是被儒家肢解分割又重新编排后驴唇不对马嘴的东西,你当然找不到“学”在哪里了。
工业革命为啥没在中国发生,那个对比繁杂,这里不议论了,但是兄弟以为,中国是有自己完整的古典学术系统的,你可以说它很原始,很愚昧,很落后这都可以,但是说中国完全没有“学” 是大大的冤,只要把被儒家肢解打乱的华夏文明尸体一片片接起来,其实还是可以恢复华夏文明原貌的西学如今无论在宽度和广度上都已远远超越,是否有必要恢复华夏文明,那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里只是恢复一下华夏古典文化中的“学”系统兄弟以为,中国文化中的“诸子百家”分类法,是错误和混乱的,其实中国文化只有两大系统一、仁义文明系统二、阴阳文明系统阴阳文明系统有:道家,法家,兵家,杨朱学派,医家,阴阳家等等仁义文明系统有:儒家,墨家,名家这其中,对比纯洁的仁义文明系统的流派是墨家,儒家的根基和思维布局属于仁义系统,整体上是一个“仁义为体,阴阳为用”拼凑出来的一个伪文化流派这个拼凑的好处就是它可以胡乱吹嘘说自己代表华夏文明,缺陷是儒家内部规律特别混乱,前言不搭后语,无法自圆其说儒家讲仁义讲的太多了,这里不考虑仁义系统,仅以纯洁的阴阳理论,也就是被儒家肢解埋藏之前的阴阳学说来重新疏理一下华夏文明不过,这里所说的阴阳道学系统,并非专指老庄的道家,那个只是整个阴阳道学系统的一下侧面和环节,这里是指从巫时代开头的整个阴阳文明理论体系。
首先,不考虑那些持“儒道互补”“儒释道三教同源”的说法,我认为持这两种观点的那些国学大师们全部都是文化骗子,这些人不了解华夏文明,只能算背了好多经的肉体硬盘,背再多的经,不理解是没有意义的,只能象电脑硬盘一样,把那些经胡乱 堆放在自己脑子里当然,也可以说客气点说,他们所理解的那个道家,跟俺所理解的阴阳文明,不是一回事,俺从来就搞不懂他们讲的是什么东西,所以没手段理解他们讲的内容,也没兴趣理解,俺只能谈俺自己理解的阴阳文明俺从来不认为持“儒道互补”和“儒释道三教同源”观点的人属于道家,就算他们自称道家,俺也坚强的认为那些都是污辱华夏文明的弱智和混蛋,我这里所讲的道家(阴阳文明)跟儒家一点关系都没有,即不同源,也不互补,规律也完全不相通只有反儒的道家,才可能是真正的道家实际上,儒道两家,是来源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文明系统,两派的内部规律完全相反,几乎在任何观点上都是死对头,在先秦时代,两派难以在任何问题上达成统一见解,所以司马迁的《史记》里记载说:“崇老必黜儒,崇儒亦黜老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两句话,就是记录先秦时代两家对立的真实原貌的所以,任何对儒家有好感,或者认为两家有彼此借鉴可能的所谓道家,他们是没有可能理解阴阳理论和道家的,你一旦理解了,就会察觉这是两个驴唇不对马嘴的理论系统,根本没手段对话。
言归正传,在持反儒观点的纯洁道家(阴阳文明系统)的崇尚者里,一向就把阴阳理论体系划分成第一真理(客观自然规律)和其次真理(社会和人类的伦理规矩)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如网上有哲学乌鸦之称的黎鸣他的第一真理是指: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那么,在道家语言里叫“天道” 他的其次真理是指:最根本的人权,自由,对等几个最根本的人类社会准那么,在道家语言里叫“人道”我赞同这个分类方法,这也根本附合阴阳道家对自己理论体系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三道分类法,是原始阴阳道家的最根本学术框架原始道家的地道,约莫相当于现代的社会学说类,包括各种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如气候,农业,军事,国家行政管理等等应遵守的准那么人道主要是指个人行为伦理模范和譬如中医之类的只针对个人的学科分类地道和人道分成两类的学术分科习惯是最早的巫学时代,商周时代的职业巫师集团的分类法,那个时候他们叫天学,地学,人学三类只能约莫相当于现代针对整个社会的学问和只针对个人的学问两个类别,但是跟现代的学术分科习惯有很大识别,不轻易理在老子的《道德经》里,虽然沿用了巫学时代的天,地,人三分理论,但是他把地道和天道关系片面并入天道的“道经”。
再把社会和个人关系片面并入“德经”,地道主要是讲这两片面的内容,这样就成了上下两篇我认为老子这种分类法更轻易让现代人理解,所以这里沿用老子的天道,人道两类划分法)黎老的“人权”“自由”“对等”的几个人道标准,鲜明是西方泊来品,虽说归入人道类属性上是对的但这种归类俺认为是违背阴阳道家的原那么,阴阳道家最大的学术特点就是:它只给出方法而从不给出结论这也是那些儒学家们胡猜乱想,其实根本就搞不懂道学的理由儒学从来就是 只给出结论,从没有规律过程的东西在儒学里,我们只看到一大堆观点,没人知道这些观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只能用“天经地义”四个字来搪塞阴阳文明的道家刚好相反,整篇《道德经》其实是没有结论的,只相当于Y=X1/X2这样一个公式,概括应用时,需要填入你的参数才有值,你没有参数填进去,它永远不会有数值只不过当时还没有进展展现在这么多繁杂的符号,公式等等,所以老子只能用文字来陈述他的理论,我们就会看到,《道德经》里大片面是些抽象的模糊不清的,左说左有理,右说右有理的东西,直接明确的提到自然规矩或社会规矩的概括观点,其实是极少的,就算提到一些国家,民族,做人,做事的模范或准那么类的东西,大多也散乱无章,前后不连接,很难理解他毕竟想说什么,这不是老子的问题,其实是人们受儒家思想框架毒害太深,那些国学大师们花了上千年功夫,总是想从里面想找出阴阳道家的人生观,世界观,一向就没有结果,结果只能认为道家是一些不问是非善恶,一心只想修练成仙的人,所以,他们把道家归入出世类了。
说白了这只是由于阴阳文明和仁义文明完全是两套互不相通的理论体系,想从原始阴阳道家的经里找到儒家想要的观点是不成能的,阴阳道家它只有公式和原理,没有概括结论,你什么时候能给它参数,它才能给你结论老子《道德经》第一句话就讲的很领会:道可道,分外(恒)道也意思是报告人们世界是不断变化进展的,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