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登高》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62624016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2.4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轮复习学案之《登高》一、文学常识1.诗人简介: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曾在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有“杜工部”之称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被誉为“诗史”,多涉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百姓疾苦其人被誉为“诗圣”,作品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 2.诗人经历时期特点作品读书壮游时期(712-745)涉世不深《望岳》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忧国忧民《兵车行》、《丽人行》、《出塞》等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①“三吏”:《新安吏》《石吏》《潼关吏》②“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③《春望》漂泊西南时期(759-770)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3.写作背景《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秋寄寓夔kuí州(重庆奉节)时所作他身逢乱世,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8个年头了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了4年,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以及朋友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4.律诗: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二、 重点词句1.古今异义 (1)百年多病独登台 (2)艰难苦恨繁霜鬓古义:__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一百年的时间 今义:苦和恨1.古今异义:(1)晚年 (2)极其遗憾 (3)指远离故乡 (4)指一生颠沛流离(3)万里悲秋常作客 (4) 艰难苦恨繁霜鬓古义:__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路程遥远。

      今义:艰苦困难2.词类活用(1)艰难苦恨繁霜鬓( ) (2)无边落木萧萧下( )2.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2)名词用作动词,落下3.句子翻译(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3)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消愁的酒杯 三、文本解读诗歌时代背景作品作者意象意境特色手法语言风格主题情感相关考点《登高》由盛转衰的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急风、高天、啸猿、清渚、白沙、飞鸟、落木、长江雄浑壮阔萧瑟苍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沉郁顿挫深沉蕴藉漂泊孤寂年老多病忧国伤时壮志难酬赏析句子鉴赏手法概括情感三、 课时检测 (一)基础训练1.对下列诗句中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 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洲(陆地)B.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树叶被风吹落声音。

      C. 万里悲秋常作客 万里: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D. 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政治上不得志【答案】D 【解析】“潦倒指政治上不得志”理解错误,指年老因疾病困顿2.下列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B.颌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答案】B【解析】B项运用“ 拟人、衬托”不对,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3.对《登高》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我国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答案】C 【解析】C项“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不对4.理解性默写(1)《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2)《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句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猿猴的哀叫声凄恻惨淡,为全诗奠定悲凉的感情基调3)《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杜甫在《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二)提升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病后登快哉亭①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注] ①快哉亭: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时,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而作②黄华:即“黄花”,指菊花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

      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的神态,又微露诗人的歆羡之情B.颔联言近旨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了曾有无数次的思乡梦C.颈联虚写,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小草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景色融合十分自然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又借萧萧秋风给人以冷的感觉5.C 【解析】“颈联虚写”错颈联从忆想回到现实,写眼前所见之景,是实写6.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之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两者在情感主旨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6分)6.①贺诗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之情与时不我与、人生失意的感慨诗人病愈后登高之际,听到“得意”的蝉鸣,微露歆羡之情,隐含人不如蝉的况味;看到日暮中的归鸦,思归之念油然而生;秋风萧萧,鬓发斑白,流露出人生失意的落寞②杜诗在情感主旨上则更显丰富复杂既有身世飘零的感慨,又渗入老病孤愁的悲哀;既有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又有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感情杜甫在沦落他乡不胜感伤中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拓展阅读:《如果没有杜甫》如果没有杜甫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盛唐地图依旧辽阔群英云集的唐诗一如既往问鼎中原如果没有杜甫我们的《全唐诗》里会减少一千五百首诗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在四万八千九百的总数里显得微不足道 但偏偏是最浓墨重彩的那几笔 好像对花无酒的尴尬和有菜没盐的无奈 如果没有杜甫 几乎所有文豪大家的地位都会提升一档杜牧不用再叫“小杜”李白会成为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如果没有杜甫后来的李商隐就只能独自徘徊他那以杜为师的梦想就化为泡影而此情可待成追忆将成为绝版的感慨如果没有杜甫我们就没有“三吏三别”的诗史中国的历史将永远是统治者的舞台他们可以随意混淆黑白而再没有一个良知良心站出来如果没有杜甫我们背诵的唐诗将变成单一的色彩没有杜甫苦心孤诣的耕耘探索律诗会成为错过花期的花骨朵沉郁和豪迈的风格会各自分家不往来如果没有杜甫我们的思想应该会失去不少共鸣登山时就少了“会当凌绝顶”春夜里就少了“润物细无声”乡愁处就少了“恨别鸟惊心”思念际就少了“露从今夜白”吟歌长啸就少了“语不惊人死不休”图画点睛就少了“一洗万古凡马空”欢乐畅怀就少了“白日放歌须纵酒”悲壮挥洒就少了“不尽长江滚滚来幸甚至哉我们的历史有一个杜甫幸甚至哉我们的心中有一个杜甫你是诗坛之光你是唐国之魂!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根的生长》分层作业(含答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命活动》教学设计.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4 近似数 导学案.doc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芽的发育》教学设计.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4 近似数 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1《珍视自由》教学设计.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教学设计:四、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根的生长》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2《践行平等》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 实数 复习学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含答案).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实数》每课时 教案汇编(含七个教案.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学习项目三《3 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精品教案.doc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芽的发育》导学案(含答案).doc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6课 高效获取信息的方法》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素养进阶教学设计).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开花结果》教学设计.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