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及解析(浙江卷).docx
16页2021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题及解析(浙江卷)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 流感 B.唇裂 C. 白化病 D.21-三体综合征 【答案】A 【分析】遗传病是指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所患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详解】A、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入侵人体而引起的,人体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属于遗传病, A正确;B、唇裂属于多基因遗传病,B错误;C、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疾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D、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多一条引起的,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错误 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酸雨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B. 人口在地球上可以不断地增长 C.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人类活动会影响臭氧层的稳定 【答案】B 【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人类、生物和环境共处于生物圈中人类正 面临三大全球生态问题:人口、环境和资源悉心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详解】A、酸雨能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A正确;B、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食物的 生产也是有限的,人类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设法降低出生率,做到自我控制,最终使全球人口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B错误;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正确;D、最近30多年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正在干扰和破坏着大气圈上臭氧层的自然平衡,D正确 3.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属于先天性免疫缺乏病 B. HIV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 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衰退 D. HIV通过性接触和握手等途径传播 【答案】C 【分析】艾滋病是英文AIDS的译名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一词的英文缩写这是一种新 发现的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它是由感染HIV所引起的 【详解】A、艾滋病是由感染HIV所引起的,是后天获得的免疫缺陷病,A错误;B、HIV是一种 RNA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B错误;C、由于HIV的破坏作用,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衰退,C正确;D、HIV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不会经过握手传播,D错误。
4.某条染色体经处理后,其结构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这种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属于( ) A. 缺失 B. 倒位 C. 重复 D. 易位 【答案】B 【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根据染色体断裂后断片连接方式,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分为4种: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原来排列为123456的染色体,经过断裂后,重新连接为125436的排列顺序,可知其中的345片段发生了180的颠倒,此类染色体结构变异为倒位 5.物质X过质膜从浓度高的一侧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须载体蛋白参与且不消耗能量这种转运方式属于( ) A. 易化扩散 B. 主动转运 C. 扩散 D. 渗透 【答案】A 【分析】物质通过质膜的运输方式有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1、被动转运:物质由浓度较高的一侧转 运至浓度较低的一侧包括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2、主动转运:物质由浓度较低的一侧转运至浓度较高的一侧,需要消耗能量,必须有载体蛋白参与。
【详解】由题意可知,物质X过质膜顺浓度梯度运输,须载体蛋白参与,且不消耗能量,这种转运方式属于易化扩散 6.胡萝卜根单个细胞经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其根本原因是胡萝卜根细胞( ) A. 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 B. 具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C. 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了植株 D. 能合成胡萝卜所需的蛋白质 【答案】B 【分析】细胞全能性:已高度分化的组织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详解】胡萝卜根单个细胞经体外培养,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体细胞中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7.无机盐是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a2+与肌肉的兴奋性无关 B. Mg2+是类胡萝卜素的必要成分 C. H2PO4-作为原料参与油脂的合成 D. HCO3-具有维持人血浆酸碱平衡的作用 【答案】D 【分析】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约占1%~1.5%,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但它们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作用,还是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详解】A、Ca2+与肌肉的兴奋性有关,若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过低,则会发生抽搐,A错 误;B、Mg2+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B错误;C、油脂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所以不需要H2PO4-作为原料参与的合成,C错误D、HCO3-作为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具有维持人血浆酸碱平衡的作用,D正确 8.细菌内某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戊代表生长必需的不同物质,①~⑤代表不同的酶野生型细菌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生长,而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突变型细菌缺乏酶①、②、③ B. 酶④与乙结合后不会改变酶④的形状 C. 酶②能催化乙转变为丙,也能催化丙转变为丁 D. 若丙→戊的反应受阻,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 【答案】D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野生型细菌体内含有①~⑤这五种酶,所以只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甲就能合 成生长需要的乙、丙、丁、戊这四种物质;而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说明缺乏合成相应物质所必需的的酶 【详解】A、突变型细菌必须在培养基中添加甲、乙、丁才能生长,说明缺乏合成乙、丁所必需的 的酶,即酶①、③,A错误;B、酶与底物结合后会改变酶的形状,反应完成后,酶分子又恢复原状,B错误;C、酶具有专一性,酶②能催化乙转变为丙,酶③能催化丙转变为丁,C错误;D、若丙→戊的反应受阻,乙可以合成戊,所以突变型细菌也能生长,D正确。
9.某海岛上,因为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翅特别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生存,长此以往形成了现在的无翅或翅特别发达的昆虫类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昆虫翅的变异是多方向且可遗传的 B. 昆虫翅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 大风在昆虫翅的进化过程中起选择作用 D. 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得到保留并逐渐积累 【答案】B 【分析】在海岛上经常有大风天气,昆虫中无翅的或翅特别发达的个体比翅普通(中间型)的更易 生存,是因为翅特别发达的个体不容易被大风刮海里去,因而能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无翅的可以躲避大风,也能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中间型由于翅膀不够强大,容易被海风刮到大海里淹死,在达尔文看来,自然对生物进行了定向选择,保留有利变异 【详解】A、海岛上昆虫中有三种翅膀类型,说明昆虫翅的变异是多方向且可遗传的,A正确;B、 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称为种群的基因库,所以昆虫翅的全部基因不能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C、大风在昆虫翅的进化过程中起自然选择作用,C正确;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有利变异得到保留并逐渐积累,D正确。
10.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制备了某苹果的两种提取液:①浅红色混浊的匀浆;②浅黄色澄清的匀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提取液②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加热产生红黄色沉淀,说明②中含有还原糖 B. 与提取液②相比,①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 C. 提取液中含有淀粉、少量的麦芽糖和蔗糖等还原糖 D. 检测还原糖时,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入B液 【答案】A 【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本尼迪特试剂与还原糖在热水浴条件下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检测还原糖通常选用苹果或梨等这些白色或近白色的材料 【详解】A、本尼迪特试剂与还原糖热水浴条件下反应生成红黄色沉淀所以提取液②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并加热产生红黄色沉淀,说明②中含有还原糖,A正确;B、由于②较澄清,①为浅红色混浊 的匀浆,所以与提取液①相比,②更适合用于检测苹果中的还原糖,B错误;C、淀粉和蔗糖不是还原糖,C错误;D、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的,不能检测还原糖,D错误 11.下列关于淀粉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能产生淀粉酶 B. 固相淀粉酶比水溶液中的淀粉酶稳定性更高 C. 枯草杆菌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比唾液淀粉酶的高 D. 淀粉被淀粉酶水解形成的糊精遇碘-碘化钾溶液不显色 【答案】D 【分析】1.酶(1)作用:酶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2)特点:它有高度的专一性和高效性、 酶的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固定化酶概念:将水溶性的酶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固定在某种介质上,使之成为不溶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 【详解】A、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能产生淀粉酶,A正确;B、固相淀粉酶 不溶于水,比水溶液中的淀粉酶稳定性更高,可以反复利用,B正确;C、枯草杆菌α-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50~75℃,比唾液淀粉酶的高,C正确;D、淀粉水解时一般先生成糊精(遇碘显红色),再生成麦芽糖(遇碘不显色),最终生成葡萄糖,D错误 12.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①~③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释放的能量大多贮存在有机物中 B. ③进行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C. 发生①③时,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 D. 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在低氧环境下能进行①②和①③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为糖酵解过程,即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 ③为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即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别发生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②为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
【详解】A、①释放的少量能量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有少部分合成ATP,A错误;B、③进行 的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C、①③是需氧呼吸,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C错误;D、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需氧呼吸也能进行厌氧呼吸,所以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在低氧环境下能进行①②和①③,D正确 13.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及其分泌激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