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河床演变学(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doc
7页04 河床演变学(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河床演变学 第四章 整治建筑物及整治手段 第一节 河道整治规划1、河相关系的概念 河相关系的数学表达式U = f3 (Q,G,d ) B = f1 (Q,G,d ) h = f2 (Q,G,d ) J = f4 (Q,G,d ) 式中, 、 、 分别为河宽 水深和纵比降; 分别为河宽、 式中,B、h、J分别为河宽、水深和纵比降; Q、G分别为来水量、来沙量,d代表河槽的 分别为来水量、 、 分别为来水量 来沙量, 代表河槽的 边界条件 1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2、均衡形态的特点 河相关系 ①、均衡形态下河道的主要几何尺寸不变; 均衡形态下河道的主要几何尺寸不变; ②、此时存在一种自动调整的负反馈机制; 此时存在一种自动调整的负反馈机制; ③、均衡形态下水流和泥沙变量之间达到某种平衡; 均衡形态下水流和泥沙变量之间达到某种平衡; ④、所谓均衡形态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只是就空 所谓均衡形态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 间和时间的平均情况而言; 间和时间的平均情况而言; ⑤、均衡形态出现的概率较大,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形 均衡形态出现的概率较大, 态。
2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3、均衡状态的判据 河相关系 ①、以河道形态随时间的变化为判据 河道形态——相对稳定 河道形态 相对稳定 ②、以河道内泥沙的输运过程为判据 输沙平衡 ③、以河道的输沙耗能效率为判据 能耗最小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 河相关系 4、沿程河相关系 沿程河相关系是指不同河流的断面上或同一河流 沿程的不同断面上断面尺寸与特征流量 特征流量之间的关 沿程的不同断面上断面尺寸与特征流量之间的关 称为沿程河相关系 系,称为沿程河相关系 5、断面河相关系 断面河相关系是指同一河流上的同一断面, 断面河相关系是指同一河流上的同一断面,在不 同流量下的断面尺寸与流量的关系 同流量下的断面尺寸与流量的关系 6、沿程河相关系和断面河相关系的区别7、河相关系的研究意义 、4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 河相关系 8、河相关系的研究方法 、 ①、经验公式法 ②、理论分析的半经验公式法水流连续方程 水流运动方程 挟沙力方程Q = UBh U = 1 2 / 3 1/ 2 h J n3 U S = k gh ω m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 河相关系 二、早期的河相关系 1、肯尼迪公式(1895年) 、肯尼迪公式( 年U = 0.84 h 0.64 h = 1.11q 0.61 肯尼迪河相关系的特点 2、拉塞的人工渠道均衡理论(19____年 、拉塞的人工渠道均衡理论( 年 ) χ = 2 .668 Q 1 / 2 Q1/ 3 R = 0.467 1/ 3 f f 5/ 3 J = 0.00056 1/ 6 Q 拉塞河相关系的特点6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 河相关系 二、早期的河相关系 3、河床横断面河相关系 、 ①、格鲁什科夫宽深关系式不同河型的ζ值 不同河型的 值 河名 长江 汉江 黄河 河段及河 型 荆江,蜿蜒型河段 马口以下,蜿蜒型河段 高村以上,游荡型河段Bm =ζ h7 B h = ζ ζ 2.23_4.45 2.0 19.0_32.0 ②、阿尔图宁宽深关系式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 河相关系 三、近代河相关系 追求的目标1、量纲分析法 、 B Q = A1 d 2 gdJ d h Q = A2 d 2 gdJ d _1 _2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 河相关系 2、联解公式法 、水流连续方程 水流运动方程 挟沙力方程Q = UBh 1 2 / 3 1/ 2 U = h J n U S = k gh ω 3 m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2、联解公式法 、 河相关系 ㈠、河宽经验公式作为补充的第四个约束条件1、谢鉴衡方法(补充宽深关系式 、谢鉴衡方法( 水流连续方程 挟沙力方程Q = UBh3 B =ζ h 作为第四个独立方程) 作为第四个独立方程)1 2 / 3 1/ 2 U = h J nB h = ζ 水流运动方程m U S = k gh ω 经验河相关系式 理论上就可求得反映准平衡状态下,河流的河相特征值与 来水来沙间的基本关系式(3-34)_(3-37)10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2、联解公式法 、 河相关系 ㈠、河宽经验公式作为补充的第四个约束条件2、明宗富方法、 (将他自己整理实测资料得到宽深关系式 、明宗富方法、 B0.8 α 作为补充方程) 作为补充方程) =h d 0.065 水流连续方程 挟沙力方程 Q = UBh3 水流运动方程m U = 1 2 / 3 1/ 2 h J n U S = k gh ω B0.8 α = 0.065 经验河相关系式 h d 可得到与谢鉴衡河相关系式类似的方程式(3-47)_(3-50)。
11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2、联解公式法 、 河相关系 ㈡、窦国仁最小活动性假说(将最小活动性假说作为补充方程) 窦国仁最小活动性假说(将最小活动性假说作为补充方程) ①、窦国仁最小活动性假说基本观点 在给定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床边界条件下,河床在冲淤 变化过程中力求建立活动性最小的断面形态 ②、河床的活动性指标的表达式及各项的含义Kn = Q f Qm U λ a U cb 2 B + 0 . 15 h ③、活动性最小假说的数学表达形式 K n =0 或 U K n =0 或 B K n =0 h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2、联解公式法 、 河相关系 ㈡、窦国仁最小活动性假说(将最小活动性假说作为补充方程) 窦国仁最小活动性假说(将最小活动性假说作为补充方程) ④、将最小活动性假说作为补充方程推导河相关系式 水流连续方程Q = UBh 1 2 / 3 1/ 2 水流运动方程 U = h J nm U3 挟沙力方程 S = k gh ω K n =0 或 最小活动性假说 U K n =0 或 B K n =0 h 可得到河相关系式(3-54)_(3-57)。
13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2、联解公式法 、㈢、能耗最小假说 河相关系 ①能耗最小假说的表 达形式: a、单位时间、单位长度水体中的能耗最小 、单位时间、 b、单位时间、单位水体中的能耗最小 、单位时间、 c、单位时间、单位床面水体中的能耗最小 、单位时间、γ QJ = min γ UJ = minγ QJB = min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2、联解公式法 、㈢、能耗最小假说 河相关系 ④、将能耗最小假说作为补充方程推导河相关系式 水流连续方程 挟沙力方程Q = UBh U3 S = k gh ω 1 2 / 3 1/ 2 水流运动方程 U = h J nm 能耗最小假说 γ QJ = min 或 γ UJ = min 或 γ QJB = min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 河相关系 3、Leopold冲积河流水力几何关系(即河相关系) 、 冲积河流水力几何关系( 冲积河流水力几何关系 即河相关系)①、表达式 B = α1Q β1 U = α3Qβ3 h = α 2Q β 2②、公式中系数与指数的约束关系 J = α4Qβ4α1α 2α 3 = 11 2 / 3 1/ 2 α 3= α 2 α 4 nα 2m S =K g ωm m Q = BhU1 2 / 3 1/ 2 U = h J n U3 S= K gh ω m β1 + β 2 + β 3 = 1 2β 2 β 4 + = β3 3 2 3β3 β2 = 0 α 33 m16 河床演变学 第三节 河相关系 3、Leopold冲积河流水力几何关系(即河相关系) 、 冲积河流水力几何关系( 冲积河流水力几何关系 即河相关系)③、公式中系数与指数的大小 河床演变学 思考题 1、河相关系指什么?数学表达式如何?不同河型的河相关系式有什么不同? 2、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认为冲积河流处于平衡 状态、形成均衡河道?说出有代表性的三种均衡 河流定义。
3、从理论上推导均衡河流河相关系的方法如何? 如何补充第四个约束条件? 4、在一条河流上,下游测站A的平滩流量是上游测 站B处平滩流量的4倍,试估算测站A处平滩流量下 的水面宽比测站B处大多少?(提示:利用Leopold 河宽与流量关系求解) 5、推求Leopold沿程河相关系中系数和指数的约束 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