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第9课《土地的誓言》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36225312
  • 上传时间:2018-03-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土地的誓言土地的誓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学习作者采用的人称变化、呼告、排比比喻等表现手法;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二)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到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味作者的抒情方式;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图片和课件,通过画面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再播放《松花江上》等音乐,充分调动学生,唤起学生内心情感,从而导入新课2.了解作者、背景:(展示课间到屏幕上,学生齐读)端木蕻良(1912-1996) ,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其成名作为他创作于 1936 年的短篇《鴜鹭湖的忧郁》 ,是反应东北沦陷区人民生活的代表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 、 《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其中《鴜鹭湖的忧郁》一向为人称道,这是用诗情的笔法写出难以想像的人民贫穷,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

      他还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 《遥远的风砂》 《浑河的急流》都有磅礴的气势,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出来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 《大地的海》 《长江》等长篇 背景:1941 年 9 月 18 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3.检查预习:(课件打在大屏幕上)(1)注音:炽痛( ) 泛滥( ) 嗥鸣( ) 怪诞( ) 亘古( )谰语( ) 蕻( ) (2)写汉字:gǎo 头( ) 默 qì( ) 污 huì( ) 蚱 měng( )斑 lán( ) 田 lǒng( ) (3)解词并用 3—4 个词语说一段话:炽痛 泛滥 谰语 怪诞 亘古 默契 污秽 二、初读课文,感知结构内容 (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归纳,幻灯逐一显示下列文字)第一段:我常常详细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之沸腾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本文结构:想到、听到——发誓回去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在直接抒情 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述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前者选取东北所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是为了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应用排比,则加强了对读者的情感冲击力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但没有采用排比,情感也没有前者来得它也表达可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得以最强烈的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三、再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幻灯显示) 热爱故乡,思念故乡,愿意为故乡而战而牺牲2.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3.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试举例谈谈 (4 人小组讨论)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倾诉了对土地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的对象拟人化,还通过多次反复,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发学生产生共鸣。

      选取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又一个画面,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增强气势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 ;“当我想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 ;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 )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 ,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 ,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四、默读课文,学生质疑,合作探究由学生质疑,教师参与讨论,设施知道点拨预设的问题有: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2.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 3.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里“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含义:作者思乡的心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就要喷涌而出红熟的浆液”表层是指“大地深处沸腾的浆液”深层是指作者内心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4. 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愿意为了土地不惜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5.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的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

      这在修辞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1.谈谈学过本文后你有何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同学们谈得都很好,希望同学们在学过这篇文章后真正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沿着前辈们奋斗过的足迹发奋图强,用生命来热爱我们的家乡,用生命来捍卫我们的祖国 2.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打动你?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3.文章多次运用了反复,请选择下列一组词语说一段话表达出你对事物的依恋A、“当我……当我……当我……”B“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C、“土地是……土地是……土地是……”D、“在春天……在盛夏……在秋日……在严冬……”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土地的誓言 ( (端木蕻良)物产 丰饶 思恋家乡关东沃野 为故乡祖国而战而牺牲 景色 美丽 热爱祖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根的生长》分层作业(含答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命活动》教学设计.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4 近似数 导学案.doc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芽的发育》教学设计.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4 近似数 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1《珍视自由》教学设计.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教学设计:四、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根的生长》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2《践行平等》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 实数 复习学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含答案).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实数》每课时 教案汇编(含七个教案.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学习项目三《3 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精品教案.doc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芽的发育》导学案(含答案).doc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6课 高效获取信息的方法》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素养进阶教学设计).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开花结果》教学设计.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