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设计.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g****z
  • 文档编号:528235226
  • 上传时间:2024-06-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6.99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必修上第三单元《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设计《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群文教学设计宝鸡岐山高级中学  刘智强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词作,掌握鉴赏词的方法,把握词的意境和情感2.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学习品析,感知词人的抒情形象3.引导学生品味三首词作不同的风格;豪放雄壮,苍凉悲壮,沉郁凄婉4.感受词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词人面对失意人生时的落寞心境与自我开解,指导我们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教学重点:1、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学习品析,感知词人的抒情形象2、通过诵读词作,掌握鉴赏词的方法,把握词的意境和情感教学难点:品味三首词作不同的风格体会词人面对失意人生时的落寞心境与自我开解,指导我们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合作探究法、情感体验法、对比阅读法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作者介绍,熟读诗词教学过程:一、作者生平及背景1、苏轼(别称苏东坡、苏仙,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2、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1]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3、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十年(公元1084年)他的一生跨越了两个历史时期:北宋末和南宋初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动荡历史年代时代的牵绊,在她的身心烙上了深深的印记,这些在她的作品中或隐或现地被反映出来,因此,她的词中呈现出一种“大丈夫”的气概,婉约之中具有豪放之美李清照的婉约词中豪放情怀表现为劲直洒脱的个性特点,豪情壮志的博大胸襟,深挚浓烈的爱国情怀三个方面清人沈曾植在《菌阁琐谈》中曾评论他的文章说: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他的评价比较中肯二、诵读诗词1、听读,听字音、听语气、听情感2、自读,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读出情感3、互读,点名读三、作业 诵读三首词,并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附: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  大山大河往往给人以种苍凉之感,立于江水之边,看着滚滚东逝的长江之水,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思考今天,翻开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我们一起追随苏轼的脚步,去游黄州赤壁,重温三国的古战场,追慕千古风流人物2.  解题释意念奴娇是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限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句数和韵律。

      赤壁怀古是此词的题目,题目是一首词主要内容的集中反映2、鉴赏方法这是一首什么词?怀古类词3、怀古类词的鉴赏方法了解史实--明确意图--体悟情感--掌握技巧写作思路:眼前之景(事)--昔日之景(事)--心中之情(抒怀讽今)赏析关键:鉴赏怀古类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与时局与作者身世之间的连接点4、思考:当苏轼登上赤壁矶,面对滚滚而逝的长江水,他想到了哪些人?又由这些人引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二、文本探究研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及黑板上的问题探讨这首词的思想内容任务一:整体感悟问题1:上下两阙各写的什么内容?明确:上阕描绘赤壁的景色,缅怀英雄,渴望建功立业下阕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对身世的的感慨任务二:探究上阕:问题2:赤壁怀古”,上阕中写了哪些景观?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明确:①大江、浊浪、乱石、惊涛、千堆雪;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诗人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用惊天地之笔,泣鬼神之墨,极尽描摹之能事穿”写出山崖高耸入云的动势;“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问题3:为何用“风流人物”而不写成“英雄人物”?明确:(在苏轼的心中“风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样不同,我提醒等分析周瑜之后再看)“风流人物”是指武胆柔肠、文韬武略、刚柔相济、文武双全的杰出人物问题4:“周郎赤壁”还是 “周瑜赤壁” ?有什么特别意义吗?明确:“郎”字,显得特别年轻潇洒。

      周瑜因为在赤壁指挥了赤壁大战,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让周瑜留名的任务三:探究下阕问题5:题为“赤壁怀古”,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里面的人物千千万万、英雄辈出,为什么苏东坡单单怀周瑜呢?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学生讨论)明确:小乔初嫁了--------------- 年轻有为  风流倜傥雄姿英发  ----------------威武英俊  气宇不凡  羽扇纶巾 ----------------风度翩翩  儒雅潇洒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战功卓著问题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怎么理解?作者从几个方面将周瑜与自己进行比较?明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的句式应是“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周瑜                             苏轼年龄:34 岁                          47 岁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问题7: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明确: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

      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正消沉,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如画的江山,儒雅的英雄,多情的美人,还有流传千古功业,即使周瑜这样的风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着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豁达态度三、总结提升1、作者咏怀周瑜的目的是什么?其中寄予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苏轼的生平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资料一:宋哲宗时,旧党当权,苏轼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他又被贬惠州,再贬儋州,后死于常州苏轼总结自己的一生:“汶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资料二:人物周瑜苏轼年龄34岁47岁婚姻幸福美满三十丧妻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遭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明确:通过描写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而苏轼年将半百,却身遭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对周瑜的仰慕之情呢?苏轼对周瑜进行赞美,也是在慨叹自己。

      词人写周瑜“雄姿英发”,而自己“早生华发”,怀古思今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旨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2、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总结怀古诗词的特点1)怀古实为伤今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4)多用典故,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四、作业布置:背诵这首词附;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鉴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我们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过程中,曾经提到,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幅员辽阔,风景秀丽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我国这样种类齐全的壮丽江山,我国这样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有大海、北有沙漠、西有雪山,东有平原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不仅我们中华民族有无数英雄要为它竞折腰,而外国的强盗也对它既羡慕,又垂涎三尺从奴隶社会时代起我国就面临着外族的威胁,开始了保卫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的战斗周朝,要抗击西戎;战国时直到东汉初年,中华民族都要和北方的匈奴作战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秦始皇征发数十万人民修筑了长城,卫青霍去病带领汉家虎狼男儿几次击退匈奴,将他们赶出了威胁范围内。

      南宋时期,更是有岳飞抗金,几乎就要直捣黄龙;后来的文天祥更是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可以说南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爱国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有这样一位抗金的英雄他出生在金国统治的北方,山东济南人幼年时期,和党怀英一起读书,党怀英后来也是一位抗金英雄1161他21岁的时候金国统治的北方全境汉族人民发起了反抗金国统治的起义,当时济南有一个叫耿京的人聚集了十多万人,给金国的残暴统治造成了很大威胁他也集合了两千人响应,被耿京委以重任他曾经追杀过叛逃的和尚义端,耿京于是很信任他第二年去杭州和南宋统治者宋高宗赵构商量投奔宋朝的事情,回来的时候一个叛徒杀害了耿京,他听说后率领着五十名骑兵冲入大营,在五万人中抓住了叛徒,带领着部队投奔了南宋 这个人,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辛弃疾     但是投奔南宋后辛弃疾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赵构最可恶的一件事就是杀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自然对于辛弃疾这样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从敌占区投奔过来的武将”不会重视,此后辛弃疾就一直担任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官宋高宗死后辛弃疾的军事才能得到了重用,转战于各地,战功卓著。

      但是辛弃疾因为为人有些自负,又不会拍马奉承,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嫉妒,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在江西隐居     这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作者66岁的时候做的当时一个很有权势的大臣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决定北伐金国为了笼络人心,起用了一批主战的老臣,当时辛弃疾也被韩侂胄任命为安抚使但是在任上一年之后,辛弃疾却已看出了韩侂胄并不是真的想收复失地,也并不是信任他,而只是利用他,因此对于北伐完全失去了信心更感慨韩侂胄不懂军事,会导致北伐失败这首词就是作者对于此事的内心感受及表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去了解这位英雄的真性情二、文本研讨:任务一:诵读诗歌活动引领:反复诵读诗歌,感悟诗歌情感基调1、学生自读2、教师范读,学生学读3、教师提问:这首词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根的生长》分层作业(含答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命活动》教学设计.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4 近似数 导学案.doc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芽的发育》教学设计.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4 近似数 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1《珍视自由》教学设计.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教学设计:四、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根的生长》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2《践行平等》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 实数 复习学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含答案).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实数》每课时 教案汇编(含七个教案.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学习项目三《3 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精品教案.doc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芽的发育》导学案(含答案).doc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6课 高效获取信息的方法》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素养进阶教学设计).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开花结果》教学设计.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