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4-2015第二学期青岛八年级期末物理检测试题.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nt****6
  • 文档编号:1454045
  • 上传时间:2017-06-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39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 年级物理试题第 页 共 9 页 1 2014-2015 第二学期八 年级物理试题 2015.6 (本试题满分: 100 分, 考试 时间: 90 分钟) 请使用答题卡的学校 卷( I)的答案需要涂在答题卡上, 不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答案填写在 卷( I) 后的答案处 卷( II)的答案需要写在本试卷上 卷(Ⅰ) 现象 · 概念 · 结构 · 方法 ( 本卷 满分 30 分) 一、 单项 选择题 (本题满分 18 分,共 9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 :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 . 1. 发现惯性定律的科学家 是 A. 阿基米德 B. 托里拆利 C. 牛顿 D. 焦耳 2. 下列能量转化的实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太阳能电池发电 B.电灯发光 C.水蒸气把壶盖顶起 D.钻木取火 3.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4. 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是 FN,课本受到的重力是 G,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是 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N与 F是一对平衡力 B. G与 F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G与 F是一对平衡力 D. FN与 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 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大气层,以下现象将 不再发生 的是 A.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B.人们正常说话交流 C.将衣服上的灰尘拍下 D. 上网看新闻 6. 甲、乙两 物体 , 密度 比是 1:2, 质量比是 2:1, 则 甲、乙 的 体积 比是 ( ) A. 1:4 B. 1:2 C. 1:1 D. 4:1 7. 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错误 . . 的是 ( ) O G A B C D G G G m m m m 八 年级物理试题第 页 共 9 页 2 A. 天平使用前要调节横梁平衡 B. 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垂直 C.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其指针是否指在 0 刻线处。

      D. 使用刻度尺时,应先观察其 0 刻线的位置及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8. 下列关于 验证性小实验 的说法 中 , 错误 . . 的是 A. 落地的乒乓球能不断 地 上下跳动: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B. 匀 速运动的小车突然停止时,其上面的木块会向前倾倒: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C. 匀 速拉桌面上的小车,车轮向下比车轮向上时省力:滚动摩擦大于滑动摩擦 D. 尺子的弯曲程度越大,弹纸团的距离就越远: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多 9. 下列运用科学方法的事例中,属于“等价变换法 ” 的是 A. 将密度概念的文字叙述变换成数学公式 B. 由增大摩擦的方法想到减小摩擦的方法 C. 将液体的分子比喻成课间教室中的学生 D. 探 究牛顿第一定律 时,逐渐减小阻力,然后推理得出 不受力 时的运动状态 二、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满分 12 分,共 4 个小题) :每小题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 (每小题全选对得 3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 10. 叶子和小雨同学用 a、 b、 c 三种物质来探究“同种物质的 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画出了如图所示的 m-V 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 同种物质,其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C. 图中三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 ρa< ρb< ρc D.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11.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 B. 高度越大的物体重力势能越多 C.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O V c m b a 八 年级物理试题第 页 共 9 页 3 D. 降落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其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12. 下列知识结构中, 错误 . . 的是 C.物体受力情况 运动状态 D. 物态 是否有一定形状 是否有一定体积 不受力 不改变 固态 是 是 受 力 受平衡力 不改变 液态 否 是 受不平衡力 改 变 气态 否 否 13. 密度比为 1:2:3 的甲乙丙三块砖, 已知三块砖的体积相同,长、宽、高之比为4:2: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块砖的质量之比为 1: 1: 1 B. 三块砖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1:2:3 C. 三块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 1: 2: 4 D. 三块砖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1:4:12 卷 (Ⅰ) 答案处 一 、单项选择题 (满分 18 分,每小题 2 分) 二、 不定项选择题 ( 满分 12 分, 每小题 3 分)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A. 物体受力情况 浮沉情况 B. 事例 增大或减小摩擦 增减摩擦的方法 F 浮 > G 物 下沉 机器加润滑油 减小摩擦 使接触面分离 F 浮 = G 物 漂浮 瓶盖上有花纹 增大摩擦 使接触面粗糙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合 计 合计人 复核人 得 分 甲 乙 丙 八 年级物理试题第 页 共 9 页 4 卷(Ⅱ) 实验 · 应用 · 探究 ·推理 ( 本卷 满分 70 分) 得分 阅卷人 复核人 专题一: 运动和力 ( 本题满分 16 分 ,共有 2 个小题,第 1小题 10 分,第 2 小题 6 分) 1. 回顾实验和探究: (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 的 因素 : 实验 装置 原理 方法 实验中,测力计应水平 拉动木块,由 的知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的拉力。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 的关系,应选择 两组实验 (2) 探究 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 装置 的两端挂 上 钩码,使作 用 在小 车 上的两个拉力 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 改变 拉 力的大小 实验中用小车而不用木块,目的是为了 摩擦力 (3) 探 究牛顿第一定律: 方法 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相同高度上滑下,这是为了让小车刚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结论 小车在 表面上受的阻力最小,运动状态最 (填 “ 容易 ” 或 “ 不 容易 ” )改变进一步推理: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将做 运动 2.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如右图,一个木箱正在沿斜坡匀速下滑, 在图中画出木箱的受力示意图 ( O 点 是重心) (2) 甲、乙两辆汽车均在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 30s 后甲车追上乙车,右图是它 们的 s-t 图像由图像可知: 甲 车 的速度是 m/s, 合 km/h, 乙车的速度是 m/s。

      木板 甲 木板 毛巾 乙 丙 木板表面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O v 30 0 t / s s / m 甲 10 20 300 乙 八 年级物理试题第 页 共 9 页 5 得分 阅卷人 复核人 专题二: 压强和浮力 ( 本题满分 18 分 ,共有 2 个小题,第 3 小题 9 分,第 4 小题 9 分) 3. 回顾 实验和探究: (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过程 步骤 以上 步骤 , 正确的操作 顺序 是: (填字母) 分析论证 由 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如果关系式 F 浮 = G 排 成立,就可得到著名的 原理 (2)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实验 装置 结论 甲、乙两组实验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两组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乙、丙两组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 (3) 给你两个乒乓球和 一张 桌子,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体流速大的地方气压小”。

      4.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水 盐水 水 盐水 甲 乙 丙 丁 A 2.2N C B 1.8N 3.2N D 0.8N 八 年级物理试题第 页 共 9 页 6 (1) 如右图,针筒吸取药液利用的是 的知识;针头做得尖锐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 ;针头表面做得光滑是为了减小 (2) 如右图, 潜水艇静止在水面上, 画出 它 的受力示意图 O 点 是 潜水艇的 重心) (3) 如 右 图 甲 , 大 烧杯中装有深度是 0.2m的 水, 杯子和水的总重量是 48N,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 2×10ˉ2m2 ① 求 水对 烧杯 底部的压强 p1及 烧杯 对 地面的 压强 p2 ② 如图乙,将 体积是 10ˉ3m3的木块放在水中 ,静止后 ,木块 露出水面的 体积占总体积的 2/5,求木块受的浮力 F浮 得分 阅卷人 复核人 专题三:能、机械和机械效率 ( 本题满分 21 分 ,共有 2 个小题,第 5 小题 10 分,第 6 小题 11 分) 5. 回顾实验和探究: (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方法步骤 为了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 的值,应使杠杆在 方向保持平衡;如右图,要使调节好的杠杆在此位置平衡,应在 B 处挂 个相同的钩码。

      结论 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 (2) 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 甲 乙 B A 八 年级物理试题第 页 共 9 页 7 过程 步骤 如图,让小球 A 从同一斜面 的不同点 上 ( h1> h2)自由滑下,推同一桌面上均在C 处的同一木块,记录木块运动的距离以上两步操作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 关系 方法 通过木块运动的距离来反映动能的大小是 法 拓展 若要探究动能的另一个影响因素,需要增加的器材是 (3) 探究 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 器材 装置 如图,将两端开口、长约 1m、粗细均匀的圆柱形玻璃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粗细适宜的圆柱形泡沫塑料块置于玻璃管内 O 点处(塑料块与玻璃管内壁有适量的摩擦)其他器材还有:刻度尺、一组系有细线的质量不等的钩码、用于调整泡沫塑料块回到 O 点位置的木棒 方法 步骤 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 质量的关系时,应使用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钩码从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玻璃管内由静止下落,去冲击 O 点的泡沫塑料块,然后用刻度尺分别测量 ,从而比较出重力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试卷.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试卷2.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评卷3.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评卷2.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试卷.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1 Lead-in Cartoon time同步练.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2 Story time同步练.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评卷1.docx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高频考点冲刺卷(含答案)-北师大版.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常考易错冲刺卷(含答案)-人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数论综合提高一习题(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取整问题习题(含答案).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高频考点冲刺卷(含答案)-人教版苏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行程问题超越提高习题(含答案).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常考易错冲刺卷(含答案)-苏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数论综合提高二习题(含答案).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重难点题型练习(含答案).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三)》重难点题型练习(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复杂应用题串讲习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