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嘉兴南湖有感(四).doc
5页游嘉兴南湖有感 七月初,我与小伙伴们结伴同行于嘉兴,明媚的阳光和暖人的清风为此行带来一丝躁动和憧憬行走在南湖边,望着绿漫波光的湖面,不自觉陶醉在它那种空灵写意的意境以及运维深刻的文史气息之中,仿佛置身于厚重的历史之中,感受着先人们的豪气与义气 嘉兴南湖与南京玄武湖和杭州西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素来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著称于世嘉兴南湖是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南湖原名滮湖、马场湖,又叫东湖,嘉兴城西南有西南湖,原称鸳鸯湖,南湖成为旅游地后,人们多把南湖叫做鸳鸯湖 南湖水面开阔,波光粼粼,淡水碧林相映成画,湖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虽无西湖之泱泱,太湖之淼淼,但每当雨色苍茫,湖烟四起時,它就显得很有韵味了,湖面薄雾如纱,富有诗意,亭台楼阁、小桥长堤、林木房舍,都笼罩在轻烟里;近处的景物,看上去凝重、深远;远处的則一慢慢地淡下去,最后化一抹青纱,融入天际处可以看见壕股塔,如卫士一样守卫着嘉兴与南湖,风景真的很是不错 南湖风光旖旎,四季宜人,春天,湖畔柔柳如烟;夏秋,湖中菱田绿如秧畦;冬日飞雪时,湖上银树琼宇春夏间阴雨天气,景色迷人,其时烟霭似纱,雨丝如雾。
明人费元禄记述说:南湖“其妙在轻烟沸渚,山雨欲来时,夹岸亭台乍为明灭,而渔船泊舸微茫破雾,但闻橹声伊轧耳”,赞为人间胜景 南湖的风光,宛如一幅泼墨渲染的写意山水画,烟雨楼台,岸柳亭榭,皆在有无之中,显現着空灵之美难怪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竟六次驻足南湖,并将它比做蓬来仙岛,感慨赋诗给后人留下两块御碑,乾隆在居京之时仍然无法忘怀南湖的湖光水色,晚年在避暑山庄承德还仿造了一座南湖的“烟雨楼”;文人墨客也喜欢南湖,这里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如苏东坡、黄山谷、米夫等名人的书法石刻,元代名画家吴镇的风竹石刻,明代画家董其昌的“鱼乐碑”,近代艺大大而吴昌硕的墨迹也在其中 而如今南湖闻名于世,更主要的原因是在南湖发生了一件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完成了最后的议程,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南湖成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民国10年(1921)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南湖成为光荣的革命纪念地,载入了革命史册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纪念馆成立,以湖中烟雨楼作为馆址,按照当年中共“一大”代表乘坐的游船样式仿制的革命纪念船,陈列在烟雨楼下万福桥旁。
那只被历史的湖水浸泡了七十五年的仿制红船内,窄窄的船舱里,一张八仙桌,几只白瓷茶杯,几把椅子,靜默中此地无声胜有声此時此刻想象着这个狭小空间里,75年前第一代共产党人构画着惊天动地的伟业,仿佛听到了“一大”代表們那低沉的声音,仿佛听到了“一大”名垂史册的一声“惊雷”,体验到它所具有的特别意义,也感受到南湖的幸运,历史的选择让其他水波浩渺的湖泊所无法与它相提并论,历史赋予了南湖时代精神内涵的隐喻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与中国正在发展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他们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讲解革命道理,组织工人进行斗争在这个基础上,各地先后成立了一些党的早期组织,这些地方分别是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此外,旅居日本和法国的中国共产主义者也成立了这样的组织这些组织当时叫法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则称共产党小组或支部,由于它们性质相同,因此,后来统称它们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积极开展工作,推动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 1921年6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通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代表到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大会。
7月下旬,除旅法小组因路途遥远未能派代表外,其他各地代表陆续抵达上海由于当时革命活动处于秘密状态,所以,参加会议的外地代表,统一安排居住在以北京大学暑假旅行团的名义临时租借的私立博文女校内而后,又因有法国搜查人员介入,逮捕会议被迫终止,为躲避搜查,大会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一艘船(红船)上进行,最终圆满落幕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他是在广州与陈独秀商谈工作期间,受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参加大会的有13人,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当时,对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李大钊、陈独秀因各在北京和广州,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共产国际派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出席了会议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通过了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了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
选举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称为“三人团”陈独秀担任书记,张国焘担任组织主任,李达担任宣传主任,主编《共产党》月刊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这次会议之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仿佛传出了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中国共产党砸碎铁园牢的斧头和收获秋耕的镰刀勃然相会,悠悠长夜下终于熬出了一盏灿烂的灯塔,照亮着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中国的大地上驱赶着黑暗,卷起改天换地般的红色浪潮 然而,经历百年洗劫的中国触目疮痍,百业俱废国家须重建,民族要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建设家园的历史征程。
第 5 页 共 5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