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石油化工研究参考院创新文化构建.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繁星
  • 文档编号:40925916
  • 上传时间:2018-05-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1.5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石油化工研究院创新文化构建石油化工研究院创新文化构建二、石油化工研究院概况及文化现状 (一)中国石油创新体系及创新文化 1、中国石油创新体系 目前,中国石油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实现了“统一科技计划、统一项目设计、 统一开题论证、统一检查验收、分层次投入、分级分类管理“的科技管理模式 与此同时,加强了研发组织体系建设,总部层面成立了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石 油化工研究院、安全环保研究院,改组了经济技术研究院,进一步整合勘探开发 研究院和海外研究中心的研究力量,总院与各分院分工明确、突出特色,实现了 国内外业务的一体化共同发展企业层面,研究部署了企业特色技术发展布局, 伴随企业整合和专业化重组进程,调整了部分企业研究机构目前中国石油拥有 7 家直属院所、70 家企业研究机构77 家科研机构共有科技人员 28433 人,其 中博士占科研人数的 3.2%、硕士占 16%;拥有 16 名院士、60 名国家有突出贡献 专家、182 名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700 多名教授级高工和 1300 多名享受政府 津贴的专家,形成一支专业配套、学科齐全、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 2、中国石油创新文化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人为本,继承创新,着力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全 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提供持久、强劲的动力。

      五十多年来,形成以大庆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石油企业文化通过几代石油人 艰苦创业,矢志奋斗,使我国从建国初期原油年产量仅十二万吨的“贫油国” , 成为现在年产原油 1.7 亿吨的世界第五大产油国在这个伟大实践中,培育形成 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国石油企业文化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国石油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根本要 求是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多年来,中国石油形成了“发展要 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创新要 求,着力提高中国石油全方位的创新能力形成了大力倡导创新精神,积极营造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体制 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 创新活动,努力领先竞争对手,不断超越自我 中国石油还努力构建学习型企业,提倡全员学习、终身学习,鼓励职工不断 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把学习当作提升企业价值和职工自身价值的重要 途径大力倡导并采取有效措施创造团队学习的氛围,做到信息共享、经验共享、 技术共享、知识共享 中国石油构建了完善的创新网络和体系,坚持以创新文化推动创新事业,用 创新事业弘扬创新文化。

      这就是中国石油创新子文化的基本要求用创新引领企 业发展,用创新奠定国际石油公司的地位,用创新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己经成为中 国石油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石油化工研究院承担者中国石油下游业务技术创 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重要力量,必须把自身的创新文化建设融入到中国石 油的创新体系中 (二)石油化工研究院概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石油化工研究院)是 2006 年 6 月在原股份公司炼油化工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的直属炼化科研机构石油化工研究院下设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大庆化工研究中心以及北京院部 6 个研究室,总体上形成了“一院三地”的布局 院部机关及研究室位于北京市,具有地理和智力优势,主要致力于加强关键 共性技术攻关;兰州化工研究中心和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分别位于甘肃兰州和黑龙 江大庆市,紧邻大型炼化基地,主要致力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 石化院主要从事炼油、石油化工工艺和催化剂研发,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等 新产品开发,炼化节能环保技术开发、炼化产品标准化和质量检测、炼化知识产 权研究、炼化科技信息研究、炼化科技人才培训等目前,在催化裂化催化剂、 石蜡加氢催化剂、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异构催化剂、乙烯裂解馏分加氢系列催 化剂、丙烯酸催化剂、丁苯橡胶和丁睛橡胶等技术研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现有员工 1127 人,其中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14 人;教授级高工 20 人、 高工 231 人,中高级以上人员达到 550 人,占全体员工总数的 48.5%;硕士博士 308 人,占全体员工总数的 27.3%;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到 715 人,占全体员 工总数的 63.4%院内设有国家合成橡胶质量检验中心、中国石油化工专利信息平台、集团公 司炼化专业标准委员会秘书处、股份公司化工清洁生产中心等多个国家和集团公 司、股份公司技术机构,编辑出版《合成橡胶工业》和《石化技术与应用》2 种国家核心期刊设有博士点 1 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 个,硕士点 5 个全院仪 器设备总数达到 5931 台(套)固定资产原值达到 5.77 亿元截至 2010 年 6 月底,已建成重质油加工、清洁燃料、合成树脂、原油评价 4 个重点实验室以及 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制备工艺中试基地、加氢催化剂与制备工艺中试基地、聚乙烯 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基地、聚丙烯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基地、合成橡胶试验 基地等 5 个基地 研发方面已形成“原位晶化型重油高效转化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工程化成套技 术” 、 “蒸汽裂解制乙烯产物高选择性加氢系列催化剂” 、 “提高轻质油品收率的两 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术”等一系列重大成果。

      截至 2009 年底,累计申请中国 专利 499 项、国外专利 19 项,获得中国专利授权 217 项、国外专利授权 5 项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249 项,国家科技奖励 n 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全国科技大会奖 4 项 、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发展目标 石油化工研究院成立之初就确立了“12233”科学发展总体思路即“围绕 一个目标,坚持两高两新,实施三大战略,打造三个中心” 围绕一个目标,就 是紧密围绕 20 巧年全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石油化工研究院发展目标 坚持两高两新,就是坚持高起点、坚持高水平,以新体制增活力、以新机制强动 力实施三大战略,就是全面实施人才强院、开放合作、重点突破“三大战略” 打造三个中心,就是打造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决策支持与生产技术服务中心、炼化 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炼化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中心 2、石油化工研究院科研思路及现状 作为中国石油下游的重要研发力量,石油化工研究院按照”主营业务驱动、 生产目标导向、顶层设计“的总体思路,围绕中国石油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大幅度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在国家石油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 位;科技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技术竞争力显著增强,发明专利获授权量年均增长 20%,形成 20 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关键技术,有效支撑公司主营业务发展 的总体思路,强化“基础研究一技术攻关一技术应用“一体化组织,全面推进国家科 技重大专项、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和项目、重大试验等一体化攻关,在勘探、开发、 炼化、工程技术、管道、节能、安全、决策支持等 9 个方面取得多项重大进展和 成果,实现了理论技术创新、生产应用实效、创新能力提升三大目标,为主营业 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指引下,石油化工研究 院的科研管理主要是以科技项目管理为主通过立项、实施项目管理、验收评审 及成果管理,以实现科技项目的经济效益为目标,以为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提供技 术服务为思路,调动人力、管理、党群等围绕科研开展工作科研项目成为一切 工作和人力围绕和支持的对象 (三)已经形成的科研理念 、责任理念 石油化工研究院成立以来,逐步形成了“胸怀报国之志、格尽兴院之责、真 抓实干抢先、拼搏建功争优”的责任理念 胸怀报国之志就是要全力为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进而为国 家石油工业发展做贡献,以回报集团公司的重托,回报祖国 烙尽兴院之责要求全体员工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石化院为共同追求 “院兴我荣,院衰我耻” ,每名员工都要时刻不忘自己是石油化工研究院的一 员,肩负起推进石油化工研究院快速发展的神圣使命 真抓实干抢先倡导全院要发挥后发优势,靠求真务实来攻坚克难,抢占科技 制高点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写辉煌 拼搏建功争优鼓励全体员工要顽强拼搏,敢于超越前人、超越权威、超越自 我,不断实现新跨越,不断攀登新高峰,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立新功。

      2、人才理念 石油化工研究院始终致力于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科技队伍业务素 质形成了“十顾茅庐”引专家、 “量身定制”育人才的专家理念引培并举, 全力打造一流人才队伍采取盯人战术,不惜“十顾茅庐” ,诚心诚意引进所需 专业领域公认的领军人才;要“量身定制” ,采取不同方式精心培育,鼓励每名 员工在各自岗位锤炼成专家 3、科研开发理念 在长期的科研开发工作中形成了敢于在瓶颈上突破、善于在针尖上跳舞的研 发理念瓶颈就是重点研发领域的技术难题,针尖就是解决难题的关键技术突 破瓶颈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攻克关键技术要有超越群雄的才智要突出重点, 集中力量,敢于攻坚;要从最小处切入,取得最大的突破,用最简单的办法,解 决最复杂的问题,在针尖上跳出最绚丽的舞姿,摘取最高端的桂冠 5、学习理念 创建学习型石油化工研究院,形成了学习速度就是创新速度学习能力就是 创新能力的学习理念把给予发展机会就是最好待遇,提供素质培训就是最高奖 励作为鼓励员工学习的有效手段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定期邀请国内外 高水平的专家教授到院里讲学,每年派出若干名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内外 的高校和知名科研机构交流学习。

      (四)“一院三地”内部文化 、以“大庆精神”为主的大庆中心文化 大庆化工研究中心成立于 2006 年 12 月,其前身是大庆石化公司研究院,创 建于 1967 年,是从事炼油、化工、环保、树脂、过程开发等方面的工艺研究和 新产品开发的多学科、多门类,集应用研究、工艺过程开发和放大研究为主的综 合性科研单位拥有中国石油加氢催化剂与工艺工程实验基地、聚乙烯催化剂与 工艺工程中试基地 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现有科研管理部、成果管理部、条件保障部、人力资源部 (党委组织部)、主任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企业文化部(党群工作部)、财务资 产部等七个职能部门,下设炼油、化工、树脂、科技信息、精细化工、环保、仪 器、过程开发、中试等九个研究所 现有员工 399 人,拥有工程技术人员 264 人,博士生 8 人,硕士研究生 51 人,高级工程师 53 人、工程师 99 人、助理工程师 82 人现在已经建起了股份 公司“三大技术中心” 、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研究生工作站、两个中试 生产基地、三个分析评价中心,形成了五个方面的特色技术 经过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已经在天然气化工、 加氢催化剂制备、聚烯烃开发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

      炼油加氢催化剂及 工艺、天然气化工、聚烯烃催化剂及共聚单体合成、聚烯烃树脂新产品开发及 后加工、裂解制乙烯技术、精细化学品合成、环境保护等已经成为科研的主攻方 向从 1960 年开始的大庆会战,用很短的时间高速度、高水平地建成了大庆油 田,并逐渐形成了“大庆精神”和“三老四严”的优良作风 “大庆精神”即“为 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 究科学、 ‘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大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简称为“爱 国、创业、求实、奉献” “三老四严”即“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 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大庆化工研究中心是在大庆石油文化的直接熏陶下发展成长起来的,大庆石 油文化是爱国创业的文化,是艰苦奋斗的文化,也是团结拼搏的文化,是不讲条 件、不讲困难的文化这是一种群体攻关的强势文化、是一种无条件服从的文化, 是一种东北特色的敢打敢拼的冲锋文化,是一种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酥梨水肥一体化及黄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pdf 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液氢气瓶第1部分材料、设计、制造、检验与试验及第2部分操作要求.pdf 2025年秋二年级科学上册动物的家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植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及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安全技术规范.pdf 森林抚育成效监测技术规程及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pdf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第1-6部分)学习材料.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综合防控及酿酒葡萄旱作技术规程.pdf 蜜蜂授粉梨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苹果园金纹细蛾综合防治+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园级自评指导手册.pdf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建设通用要求(学习材料).pdf 矮化中间砧苹果树栽培及水浇地春播玉米土壤培肥技术规程.pdf 《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南》全文.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气瓶充装单位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要求(学习材料).pdf 甘蓝集约化育苗生产及苹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化学品鱼类细胞系急性毒性虹鳟鳃细胞系试验+蜂王浆及蜂王浆冻干粉中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植物的变化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饲料中辣椒红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