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领导干部应会49个典故再不怕讲话没水平文章没文采了.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71404574
  • 上传时间:2022-03-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2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领导干部应会49个典故,再不怕讲话没水平文章没文采了  领导干部应会的 49 个典故,再不怕讲话没水平文章没文采了!   1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讲话原文】领导干部干明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历史上,提防修身立德、为官廉洁,是大量思想家倡导的政治看法,也是一些正直的士大夫终身恪守的为官准那么南宋吕本中在他所著的《官箴》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场合】《领导干部要认专心真学习、老忠厚实做人、干明净净干事》(2022 年 5 月 13 日)  【出处】(南宋)吕本中《官箴》  【原文】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  【释义】吕本中,南宋诗人,历官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其所著《官箴》共三十三条首条开头云:"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他认为当官的法那么,只有三条,即清廉、精心、勤勉遵守这三条法那么,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爱戴  2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讲话原文】古往今来,大量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切百姓疾苦为己任。

      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场合】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22 年 12 月 29 日至 30 日) 【出处】(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释义】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是他在山东潍县知县任上赠给署理山东巡抚包括的,约创作于乾隆十一、十二年间(17461747年)当时山东大涝,潍县尤烈,饿殍遍野,郑板桥即令"大兴修筑,招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有人提出应先上报朝廷,他断然拒绝道:"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3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讲话原文】中国有句古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我们现在的干部遴选机制也是一级一级的,譬如,我在农村干过,承担过大队党支部书记,在县、市、省、中央都工作过干部有了丰富的基层体验,就能更好树立群众观点,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阅历和专业学识,巩固工作才能和才干,这是做好工作的根本条件。

       【场合】采纳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2022 年 3 月 19 日)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原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那么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那么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释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阐述了凡成大事者,务必从基层做起州部指古代基层行政单位;卒伍为古代军队基层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意思是,宰相必定是从地方下层官员中提拔上来的,猛将必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拣出来的  4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讲话原文】我一向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开启,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管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  【场合】在同各界优秀青年头表座谈时的讲话(2022 年 5 月 4 日)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下》 【原文】卫彪傒适周,闻之,见单穆公曰:"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幽王乱之,十有四世矣守府之谓多,胡可兴也?夫周,高山、广川、大薮也,故能生是良材,而幽王荡以为魁陵、粪土、沟渎,其有悛(quān)乎?'  【释义】东周末年,王子朝叛乱,周敬王被逐于都城,逃到成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诸流亡大臣拟在成周筑城建都晋国的执政者魏献子赞同,然而卫国大夫彪傒以为不成,并引用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谚语以及历朝历代的教训加以劝阻  5   因地制宜 【讲话原文】进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手段,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启程,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扶助乡亲们探索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场合】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2022 年 11 月 3 日至 5 日) 【出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原文】夫筑城廓,立仓库,因地制宜  【释义】中国幅员开阔,由于气候、土壤、水源的差异,不同的贫困地区有各自进展的特点和潜力贫困  地区要实现进展,就要因地制宜,立足当地实际处境,走出适合自身进展的脱贫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用"因地制宜'这个词语指导脱贫攻坚工作,表达了顶层设计的高瞻远瞩  6   不谋全局者,缺乏谋一域 【讲话原文】"不谋全局者,缺乏谋一域'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都要从全局看问题,首先要看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进展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只有这样,结果形成的文件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进展要求  【场合】《关于lt;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抉择gt;的说明》(2022 年 11 月 9 日) 【出处】(清)陈澹然《寤言迁都建藩议》  【原文】方今国力,无复雍乾资产之盛,骤语建置,微特黎民滋惧,即殊识之士亦徘徊瞻顾而不敢为。

      惟自古不谋万世者,缺乏谋一时;不谋全局者,缺乏谋一域诚欲延国命于累卵之巅,举危疆以图自保,那么因势制地之术,固有不容不先振其纲维,而徐措其节目之细,那么迁都之说尚焉  【释义】"不谋万世者,缺乏谋一时;不谋全局者,缺乏谋一域'是清末举人陈澹然(1860-1930年)的战略名言面对列强的侵略和清朝国力的日衰,陈澹然在光绪戊戌年(1898 年)写就《迁都建藩议》,提出这一出名观点意思是不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就难以谋划周全一时之事,不从全局利益考虑问题,就难以筹谋  7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讲话原文】我们推进改革的原那么是胆子要大、步伐要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随着中国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必将持续发生深刻变化同时,我也相信,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将为中国现代化创办供给强大推动气力,而且将为世界带来新的进展机遇  【场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2022 年11 月 12 日)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释义】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轻易之时谋求难事,在轻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务必冷静易时做起;天下的大事,务必从轻微处著手报告我们做大事、难事要从小事、易事做起  8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讲话原文】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怎么抓?就从中央政治局抓起,正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上面没有先做到,要求下边就没有压服力和号召力  【场合】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2 年 1 月 14 日) 【出处】《论语颜渊》 【原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释义】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治孔子回复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季康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在这章之后,还有两章这三章,孔子都是在说政治责任在上不在下因此为政者要带头端正自己  9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讲话原文】孔子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意思是一见到善要觉得赶不上似地急忙追求,见到不善就要像用手试沸水一样赶快躲开。

      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幸运群众说,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场合】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2 年 1 月 14 日) 【出处】《论语季氏》 【原文】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释义】这句话是说:望见善的,努力追求,犹如赶不上似的;望见恶的,用力避开,犹如将手伸到沸水里汤,古代指热水孔子用"探汤'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一个人看到不好的事情时所应采取的态  度《韩诗外传》中说:"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即跟道德高尚的人相比,就有高的奋斗目标,会使德行增进;跟落后的人相比,标准要求降低了,会使德行减退其实都是在警示人们要趋善避恶  10   不以法则,不能成方圆,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 【讲话原文】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不以法则,不能成方圆',"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党的法则,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务必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场合】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2 年 1 月 14 日) 【出处】《孟子离娄上》  【原文】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法则,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释义】这是《孟子离娄上》开篇第一句,意思是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假设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切实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听力,假设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之道,假设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规和矩,原本分别是匠人画圆所用的工具和画方形或直角的曲尺,因此在这里说"不以法则,不能成方圆'后来在本义的根基上,规和矩引申出标准、准那么或模范等意思,《韩非子解老》说"万物莫不有法则',意思就是万事万物都有其准那么法度由此,"不以法则,不能成方圆'也就用来比喻做事要遵循确定的法那么  11  为国不成以生事,亦不成以畏事 【讲话原文】不成以生事,从小的方面说,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朝令夕改,从大的方面说,是"本根不摇那么枝叶茂荣',保持制度的稳定而不成畏事,那么是说,不能由于一些人对我们进展道路的非议和质疑,就缩手缩脚,甚至按照他们的想法变更我们的观点  【场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22年 2 月 17 日)  【出处】(北宋)苏轼《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 【原文】夫为国不成以生事,亦不成以畏事。

      畏事之弊,与生事均譬如无病而服药,与有病而不服药,皆可以杀人夫生事者,无病而服药也畏事者,有病而不服药也乃者阿里骨之请,人人知其不当予,而朝廷予之,以求无事,然事之起,乃至于此,不几于有病而不服药乎?今又欲遽纳夏人之使,那么是病未除而药先止,其与几何  【释义】这是北宋元二年(1087 年)九月八日,时任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的苏轼就西羌、西夏事宜写给宋哲宗的奏议意思是,治理国家既不成随意制造事端,也不成胆小怕事苏轼指出,"生事'如无病而服药,"畏事'如有病而不服药,它们的害处一致,都会置人于死地,并批评了北宋政权在处理对外事务上的失策苏轼意在奉劝朝廷,既要精心持重,不成无端生事;遇事又不成退缩,要主动作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