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近年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选修练习一(含解析)(最新整理).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28476887
  • 上传时间:2023-09-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0.33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选修练习一(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根本原因是A 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 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 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 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英国对华输出商品在上升一段时间后又回落,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阻碍,使其无法有效打开中国市场,故B正确;A项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材料无法得出英国输入商品过多,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征税的内容,排除D项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 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 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 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土纱的价格较高,而洋纱的价格比较低,有竞争优势,这说明洋货涌入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棉纱,促进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故A项正确;题干虽然反映的是通商口岸广州,但是不能说明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A、B、C错误。

      3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通商口岸或内地市镇、城乡,出现了“衣大(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A 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 中华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服饰习惯C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中国人的服饰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答案】C【解析】【详解】“衣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说明洋布在中国通商口岸的畅销,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故C正确;A不对,中国经济虽然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但是在广大农村仍占主导地位;B不对,民国建立是在191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D不对,材料不能充分说明中国人崇洋逐新的趋向,排除.4 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张之洞 D. 袁世凯【答案】B【解析】熟悉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题中材料所指是李鸿章的经历,他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堂,耗费巨资筹办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没有实现。

      5.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A 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B. 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C. 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D 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江南制造局 ”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学关于洋务运动的知识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由此判断选B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运动6.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下列关于该阶段工业资金来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 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官办民用工业B. 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政府C 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D 民用工业的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答案】D【解析】【详解】在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的资金完全来自政府,而民用工业采用“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故D项正确A项错,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政府,而不是官办民用工业;B项错,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民间;C项错,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

      点睛】该题有两个考查点:一是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关系,二是洋务企业的资金来源要解答这一问题,必须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洋务运动,尤其是民用工业的创办方式7.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下列企业中,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是A. 江南制造总局B 轮船招商局C 发昌机器厂D. 大生纱厂【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由官总其大纲,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可知,这类企业存在于洋务运动时期,是“官督商办”的企业B项,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政府委派官员管理,商人集资出钱,属于官督商办的企业故B项正确A项,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企业,由政府出资并管理,主要服务于国家需要,并没有商人参与.故A项错误C项,发昌机器厂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C项错误.D项,大生纱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D项错误 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每年结账后,均在《申报》和《北华捷报》等媒体上公布信息;开平煤矿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段材料的主要信息是A. 企业通过媒体发布信息已被公众所认可B. 近代民营企业引进了西方一些管理模式C。

      洋务派的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一些雏形D 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和所学史实说明洋务派的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一些雏形故此题应该选择C. A项说的企业发布信息被公众认可材料并未体现;B项错误,材料中的轮船招商局并非民营企业,而是洋务企业;D项错误,洋务派的民用企业的资金并非全部来自民间资本,官营资本占据了相当比例考点:洋务运动点评: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兴办了大量的军事、民用企业民用企业商品投放市场,对抵抗西方经济侵略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虽然是封建性质的,但是其运作方式上具备了一定的近代企业的因素洋务运动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但是并不能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没有使中国实现富强的目的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活动、影响等都需要掌握.9.1872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A. 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B 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C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D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872年,这个时期不是短暂的春天,排除C选项这个时期也不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排除B选项.A选项错在他不是介绍洋务派人物,而是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创办实业,所以选择D选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10.《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A. 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B 兴办商务是西方富国强兵根本所在C. 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D 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根本之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说明张謇认为西方富强的根本在于兴办实业,因此倡导实业救国故D正确;“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说明B与材料观点不符;A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其主要原因是A 社会环境安定 B. 列强放松经济侵略C。

      政府政策支持 D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1895—1913年间”才是本题的题眼,1895—1913年间,清政府为了甲午战争的赔款,征税,所以允许民间办厂、政府政策支持民间办厂,所以就出现了“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的历史现象所以答案是C.政府政策支持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12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 2B 31C 73D 193【答案】D【解析】从题中时间可判断,这是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它在经济结构上的突出特征就是纺织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好只能数量最多才能反映这一特点,故选D13.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 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 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 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由近代企业用广告宣传产品和爱国,“国货运动”在近代成为中华民族反侵略和发展实业的动力,结合所学可知,A项正确;国货运动是“文明排外”,不是盲目排外,B项错误;商品广告和国内销售市场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没有引起与其它国家的商业战争,C项错误;实业救国的思潮有利于唤醒民族意识,但并没有产生极端民族主义,D项错误14.1919年,近代中国最大的制碱厂-—永利碱厂在天津塘沽破土动工当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的经理曾百般阻挠三年后,当永利建成并成功出碱之时,卜内门公司又要求“合作",永利公司经理范旭东先生坚持公司章程,“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永利公司的行为从本质上表明A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B 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C 民国政府支持民族工业发展D. 近代民族工业具有明显的爱国性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经理曾百般阻挠”,之后“卜内门公司又要求“合作””,可以看出,永利公司在建立之初以及发展过程中都受到压迫与阻挠,因此从本质上体现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困难重重,故A项正确。

      B项只是就材料而言,只是材料的体现,不是本质,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民国政府的支持,排除C项;爱国性只是材料的体现,不是本质,排除D项15.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缴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A. 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B. 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C. 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D. 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