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word版含解析.doc
11页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福州质检)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 )A.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D.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解析:教皇子午线的划定缓和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利益纠纷,促成了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于两次工业革命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国际政治力量中心仍然在西欧,没有发生转移,故D项错误答案:A2.(2019·枣庄模拟)著名文人爱特生说,17世纪的英国房间里如果没有摆上金字塔式的中国瓷器,生活就会变得干枯无味马克思说,1662年前还不知茶为何物的英国,与中国通商后,“茶被看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饮料”上述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当时( )A.商业革命发挥的效应 B.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C.明清对外政策的影响 D.出现西学东渐的潮流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因此成为世界贸易重要参与者和获利者,故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实现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故C项错误;西学东渐指的是西方的思想逐渐传入中国,与材料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3.(2019·衡阳联考)“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这说明( )A.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B.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C.“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D.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解析:根据所学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据材料中“(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个人化纹章的瓷器”表明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故D项正确答案:D4.(2019·亳州质检)1637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说道:“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人(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三角贸易 B.价格革命C.商业革命 D.资本积累解析:材料体现欧洲物价暴涨是因为价格革命,故B项正确;三角贸易客观上推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是白银向西欧集中的原因,故A项错误;商业革命实质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C项错误;材料现象是价格革命而非资本积累,故D项错误。
答案:B5.(2019·上饶模拟)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1541—15501551—15601561—15701571—15801581—15901591—1600含银量50%39%11%17%18%5%A.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解析:一方面是大量的美洲金银流入法国,另一方面则是法币中银含量的不断下降,这就表明大量的白银被用于工业生产,故B项正确;法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是法币中含银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很容易得知,欧洲的封建制度解体于19世纪,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商业中心转移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答案:B6.(2019·唐山模拟)众所周知,欧洲著名城市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也最早萌发于地中海沿岸然而,到了18世纪,远在大西洋的英国却成为资本主义霸主,这主要因为( )A.英国地理位置优越B.英国注重资本原始积累C.意大利的文化传统D.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解析:英国18世纪之所以成为资本主义霸主主要是因为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注重资金在本国的积累,因而完成了工业化前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故B项正确; A项非主要原因,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B7.(2019·濮阳模拟)《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解析:根据所学16世纪葡萄牙是新航路开辟的先驱,首先称霸,17世纪的世界霸主是荷兰,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根据材料每个世纪控制奴隶贸易的都是当时的世界霸主,所以欧洲殖民活动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故A项正确答案:A8.(2019·泉州质检)下表为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表年份 欧洲 美洲 非洲 1650年 18.3% 2.4% 18.3% 1750年 19.2% 1.6% 13.1% 据此推知( )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解析:西方国家殖民扩张进行黑奴贸易、屠杀印第安人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欧洲、美洲和非洲,故A项错误;黑奴贸易解释不了美洲居民的减少,美洲人口的减少主要是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导致的,故B项错误;高产作物引进体现不了美洲和非洲居民的减少,故D项错误。
答案:C9.(2019·广东二模)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D.新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解析: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多国进行对外殖民,殖民竞争加剧,在此情况下,英国政府授权武装商船劫掠他国船只,故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答案:C10.(2019·皖南八校联考)17至18世纪的英格兰人们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喝掉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后来他们又转向喝中国茶,茶水里还要添加从牙买加舶来的食糖,从最底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材料反映了当时英格兰( )A.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B.开始崇尚东方人的生活方式C.贵族与平民的界线日益模糊D.积极发展与东方的海外贸易解析:根据材料“17至18世纪的英格兰人们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喝掉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后来他们又转向喝中国茶,茶水里还要添加从牙买加舶来的食糖,从最底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可知,这一时期英格兰的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都较高,故A项正确。
答案:A11.(2019·石家庄模拟)在新大陆的金银被大量开采之前,欧洲可用于国际贸易交换的值钱商品很少后来,欧洲人把美洲出产的白银运到亚洲和欧洲,从亚洲购买商品,转运到欧洲和美洲高价卖出;运到欧洲的白银也被投入到中国市场,以购买丝绸、茶叶和瓷器这表明( )A.欧洲在与东方的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B.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经济联系C.贵金属的流入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D.欧洲的原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解析:从材料中欧洲利用美洲白银和亚洲商品进行贸易活动,可知欧洲开始了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积累资本的阶段,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9·邯郸模拟)据载,在整个18世纪,西欧从中国输入的茶叶翻了几倍,价值达到1.8亿两白银,其中英国人的消费占据了一半以上推动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中国自然经济抑制了进口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C.清政府对外贸易的重视D.西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由材料整个18世纪的时间信息可知,由于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展,促使亚洲商品不断在欧洲市场出现,故B项正确;由材料“西欧从中国输入的茶叶”可知强调的是出口而非进口,故A项错误; 18世纪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故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中期,故D项错误。
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惠州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时期,金融业有显著发展,尤其是典当业日趋发达,当铺遍布全国城市集镇以及农村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数万两或十几万两经营典当业的主要是商人,此外还有地主、官僚,甚至政府也投资设当铺,称为“官当”当铺的业务除放款外,还接受存款,兼营兑换等明清时期还出现钱庄、银号、票号等新的金融机构除了民间自办的各种机构外,清政府也设立了官方的金融机构“官银钱号”,从事各项金融业务清代金融机构还在一些城市设立了同业行会,订立共同规则,协调金融业内部及其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摘编自孔祥毅《明清中国金融革命及其货币商人》材料二 17世纪晚期以来英国海外争霸战争频繁,军费开支庞大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向社会募集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东印度公司等大股份公司的借款,政府往往给这些公司一些垄断的特许经营权光荣革命后英国股份公司不断涌现,1720年英国股份公司已经多达190家,证券交易异常活跃,伦敦也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一些商人酝酿成立一家与荷兰机构类似的银行,把政府直接借贷的功能银行化。
1694年议会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法》,英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成立,成为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来源到1793年英国全国银行总数达到353家18世纪中期,英国的近代金融体系初步建立起来——摘编自曹瑞臣《论“金融革命”与18世纪英国社会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金融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17—18世纪金融革命与明清金融革命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表现,由材料一的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影响,典当业发达有利于促进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同时便利清政府赋税征收,调节货币流通,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明清金融业依然属于传统商业模式,未能促进经济转型第(2)问,第一小问相同之处,根据史实可知中英两国金融革命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材料一“政府也投资设当铺”及材料二“政府往往给这些公司一些垄断的特许经营权”说明政府都积极参与;由材料一“明清时期还出现钱庄、银号、票号等新的金融机构”及材料二“英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成立”说明都出现金融机构创新;结合史实可知两者都推动了新的经济因素发展和增加了政府收入。
第二小问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一、二的信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回答第三小问原因,可以从中西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经济政策和传统观念等方面来分析答案:(1)表现:典当业尤为发达,且分布广泛;资本相对雄厚;经营主体来源广泛;业务类型多样;金融机构类型众多;政府积极参与;注重协调行业内部各种关系影响:有利于促进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便利清政府赋税征收,调节货币流通,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未能促进经济转型2)相同: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政府都积极参与;都出现金融机构创新;都推动了新的经济因素发展和增加了政府收入不同:政府参与方式不同:前者是直接创办金融机构;后者是通过发行国债以及将特权折算成股份入股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力度不同:前者金融创新力度有限,业务相对单一;后者则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