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致云雀》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38页致云雀,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课前导入,中国古典诗词中写鸟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诗人写鸟的形象是为了表现什么呢?,教学目标,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析核心意象“云雀”,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3.分析文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了解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01.知人论世,02.初读感悟,03.深度探究,04.思考延伸,课堂环节,01,知人论世,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在狂热的革命思潮中长大的雪莱深受自由与激进派思想的影响,信奉革命方式推翻腐朽的政府,坚信只有不断进行社会改革,才能真正根除罪恶的社会根源所以他把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暴政的憎恶都深深地融汇于诗作当中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与,拜伦,并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座”,雪莱于1822年在海上遭遇风暴去世,不满30周岁他的墓志铭是引自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句子:,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代表作: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歌西风颂致云雀,【人生经历】,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写作背景,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罢工,捣毁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这种黑暗暴政几乎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此人们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3.了解云雀,云雀是一种鸟,形如麻雀儿稍大,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高空展翅飞行时鸣唱,接着做极壮观的俯冲而回到地面栖息于草地、干旱平原、泥沼及沼泽因其在地面营巢又性喜高飞,常从它的“领地”升腾而直飞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因而云雀经常被诗人选做讴歌的对象。
4.了解浪漫主义文学,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于18 世纪中后期18 世纪英国的伤感主义文学、哥特式小说以及德国狂飙突进文学,都推崇主观情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提供了条件而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费希德的“唯我论”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色彩和个人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在1805 年左右,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是,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第二次高潮则从诗人拜伦开始,雪莱和济慈紧随其后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和“湖畔派”的思想倾向不同,他们虽也主张抒情主义、理想主义,但他们所表现的不是消极颓废之情而是积极向前、反抗暴力的革命之情他们的理想不是返回自然,返回中世纪,,而是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没有暴政的新世界02,初读感悟,1.明确字音,酣畅淋漓(,hn,)雕琢(,zhu,)蔚(,wi,)蓝,犀利(,x,)甘霖(,ln,)花蕾(,li,),醇酒(,chn,)迸涌(,bng,yng,),倦怠(,di,)真挚(,zh,),摈弃(,bn,)憎恨(,zng,)炽热(,ch,),诵读指导,致云雀全诗共21节,篇幅较长,但围绕一个核心意象“云雀”,整体中心明确,但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住情感线索,注意体会围绕一个核心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表达。
在朗诵的时候,要把握住欢快的基调,停顿以二三顿、二二顿为主,因为节奏欢快,所以结尾多做轻盈、上扬、渐高这样的处理饱含深情,“啊”上扬,“精灵”上扬,拉长,整句渐高,“衷心”拉长,“飞翔”上扬,渐高,“轻云”读出轻盈感,饱满激昂,“飞翔”“歌唱”高亢,上扬,你好啊,欢乐的/精灵!,你似乎/从不是/飞禽,,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以酣畅淋漓的/乐音,,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向上,再向高处/飞翔,,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03,深度探究,思考1:划分层次,层次,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7,),诗人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是对云雀作出总的评价和赞美第二部分(,8-9,),诗人借助云雀歌声宣扬了的神圣使命:,“,唤醒同情,”,第三部分(,10-12,),诗人通过对比对云雀歌声的优美品质作出判断:明朗、清新、欢悦思考1:划分层次,层次,主要内容,第四部分(,13-15,),探讨美的根源,呼应第一节的,“,欢乐的精灵,”,第五部分(,16-17,),诗人解读能够始终乐观豁达的重要原因第六部分(,18-21,),诗人歌颂自然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的一面和人的不幸。
思考1:试分析“云雀”这一形象,第1节,对云雀及其歌声总的评价和赞美第2节,云雀从地面一跃而起的姿态和边飞边唱的习性第3-4节,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或送走夕阳时的欢快明朗的形象第5-7节,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霓虹彩霞降下的美雨比喻云雀的歌唱欢乐的形象第8节,把云雀比作诗人第9-11节,把云雀鸣声比作高贵少女的甜美如爱的歌曲、飞萤与晶莹的流光、玫瑰与醉人的芳香第12节,写云雀不只是单纯的明朗、清新、欢悦13-15节,探讨美的根源16-17节,探寻欢乐的真正来源18-20节,不能快乐的根由第21节,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拥有云雀的欢欣传播爱与光明的形象,丰富明澈的形象,和谐、炽热的理想形象,总结,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诗人的创作目的,致云雀,云雀是诗人理想中自我形象的化身;追求光明、善良和美好,勇于承担责任诗人借云雀的形象教导人们要在痛苦中保持乐观,要敢于战胜苦难,要敢于冲破旧世界,追寻真正的自由思考1:鉴赏“从地面你一跃而上,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明确,“像一片烈火的轻云”是一处明喻,将从地面上一跃而起飞入高空的云雀比喻成一团云般的火焰,衬托出云雀如火的激情、如火的魅力,表现出其冲破束缚、直入云霄的英雄气概。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是一处拟人,描绘出云雀即飞即歌的乐观精神及其对困难与黑暗的藐视思考2:鉴赏“飞禽或是精灵,有什么甜美的思绪在你心头?”“赞婚的合唱也罢,凯旋的欢歌也罢”“是你对同类的爱,还是对痛苦的绝缘?”“你的乐曲音流怎能像液态的水晶涌泻?”,明确,这几节,间以设问、反问句式,强调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浮华的贫乏,都比不上云雀的歌声雪莱认为没有高尚、优美的思想和情愫,就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只有心怀对同类的爱,参透生死的真谛,才能超越生的烦恼与死的恐惧,与“痛苦绝缘”,上升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在雪莱的诸多作品中,最有名的就要算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是他在1819年完成的当时的雪莱创作这篇诗剧是因为被欧洲的黑暗统治给激怒了当时的整个欧洲,尤其是在英国,全部都笼罩在神圣同盟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之下虽然雪莱出生贵族,但是他看到了底层人民生活地辛苦和艰难,所以他决心为欧洲人民反抗.,.由于浪漫主义和革命性的结合的特殊的诗歌风格,使得喜欢雪莱的诗歌的人越来越多,而雪莱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雪莱也因此受到了英国政府的排挤,甚至还曾被驱逐出英国.,.雪莱的死在英国人得知后,普天同庆虽然现在英国以雪莱这个诗人为荣,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雪莱是极度被英国人排斥的,以至于他的死讯还能让英国人欢呼.,思考1:诗中以第二人称“你”来代指云雀,有什么好处?,明确,运用拟人的写法,将云雀人格化,“明朗、欢悦”“甜蜜美妙”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云雀的美、力量以及诗人对它的爱。
用第二人称表明诗人视云雀为朋友、知音,更能直接地倾诉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追求思考2:诗人是怎么样塑造“云雀”欢乐的理想形象的?,明确 “像一片烈火的轻云”,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描绘出云雀一跃而上,边飞边唱的飒爽英姿,也是诗人蔑视黑暗现实,追求光明与真理勇于献身理想的精神写照以“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运用比喻、通感等视觉形象描绘听觉上的优美感受,化抽象为具体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突出云雀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唤醒人们的灵魂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总结: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的手法,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轻云、星星、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思考:红烛和致云雀在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上有何异同?,相同,不同,诗歌主题,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光明与美好的追求,以及渴望用诗歌来唤醒世人、愿意为真理而奉献自我的情怀红烛侧重表现甘愿牺牲、执着无悔的精神;,致云雀侧重于表现对欢乐自由的歌颂,以及对坦荡超越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艺术特色,都运用了象征手法,拟人修辞,在表现上都偏重主观情绪的渲染,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充满强烈情感的语言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歌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风格不同:红烛偏于沉郁浓烈,致云雀偏于清丽明快两首诗运用到的表现手法有所不同:红烛包含反复手法;致云雀包含通感、衬托、排比等手法,并且比喻更为丰富红烛各节行数不一,诗句长短不一,具有参差错落的美;而致云雀每一节均为五行,诗句四短一长,具有整齐匀称的美04,思考延伸,诗意的飞翔,飞鸟象征着时代变迁,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解读:诗句描绘出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画面,给人一种世事沧桑的感受,通过诗句表现作者生活的曲折在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事变迁的无常诗意的飞翔,飞鸟象征着孤单、悲壮凄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解读:通过孤鸿表现出作者的孤寂之情,并且表明作者不愿随波逐流诗意的飞翔,飞鸟象征着荒凉破败、离情别思,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解读:描写了春殿以往的繁华,并利用鹧鸪鸟衬托如今春殿的破败,通过春殿繁华与破败进行对比,给人无限的荒凉之感诗意的飞翔,飞鸟象征着荒凉破败、离情别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解读:在情景交融当中,我们可以通过诗人创设的画面联想自己送别朋友的情形,从而有感而发,体会出诗人创作时的情感,在诗句中充分利用“子规”表现了作者的离情别思诗意的飞翔,飞鸟象征着高远志向,八声甘州和魏鹤山韵,吴潜,任渠侬、造物自儿嬉安能止吾归有秋来竹径,春时花坞,夏里荷漪何事东涂西抹,空遣鬓毛稀,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点检人间今古,部谁为赢局,底是输棋谩区区成败,蚁阵与蜗围便掀天卷地勋业,怕山中、拍手笑希夷如何是,一尊相属,万事休知解读:通过作者的描述创设出鸿鹄高飞的情景,让读者通过想象感受鸿鹄高飞,从而使读者拥有另一番体验诗意的飞翔,飞鸟象征着喜悦,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解读:诗句描写了早莺相互争巢的情形,给读者带来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