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诗海拾贝第二课时课件.ppt

15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92627648
  • 上传时间:2024-09-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99.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海拾贝组长:许蓉 组员:段浩 罗敏 陈振阳 • 诗朗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作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  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 诗人简介:• 苏轼•  (1037~1101)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公元1079年(神宗元丰二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  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作品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词有《东坡乐府》等 •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 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 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 诗朗诵: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开国功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 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他曾辟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献给他,未能如愿,晚年追忆,犹觉得可惜(见《八哀诗》)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  这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起句高华浑融,历来被人传诵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委委道来,亲切感人《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引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

      "《唐诗刊选脉会通评林》云:"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是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 首先体裁上来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词,《望月怀远》是诗 再者,二者虽然同是望月怀人, 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反映执著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诗作开头紧扣题目,首句写“望月”,次句写“怀远”;接着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结尾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总的来说就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景入情再入理,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旨在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思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眉山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A)及答案.pdf 吉林省四平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浙江省宁波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广西贵港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福建省永春二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青岛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B)及答案.pdf 吉林省松原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湖南省湘西州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 四川省广安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甘肃省平凉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上海市2025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语文10月月考模拟卷(七)含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