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温病条辨序翻译和原文.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266385643
  • 上传时间:2022-03-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19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温病条辨序翻译和原文 《温病条辨》为清代吴鞠通所著,是一部温病学专著下面是我整理的温病条辨原文翻译,接待阅读和参考!   温病条辨原文翻译 从前,淳于公说过:“一般人惦记的问题,是惦记病多;医生惦记的问题,是惦记治病的方法少病多而治病方法少的疾病,没有比温病更突出的了什么理由呢?六气之中,君火、相火不用说了,风、湿与燥没有不同时夹杂有温的,只有寒同温相反,然而被寒邪伤害的人确定患热证天下的病哪有比温病更多的呢?记载和论述方剂的书是从张仲景开头的张仲景的书特意论述伤寒,但这只是六气之中的一种啊!其中有同时论说到风的,也有同时论说到温的,可是所讲的风,是寒中的风,所讲的温,是寒中的温,由于他的书本来就是论述伤寒的呀!其余五气一概没有涉及,因此后代也没有传下来即使这样,然而创作的人称作圣人,阐述的人叫做贤明的人,学习的人果真能彻底究明他们的文章,通晓他们的文义,变化和推行有关的理论和治法,用它们来治六气所造成的疾病是可以的,用它们来治疗内伤也是可以的无奈社会上很少有擅长触类旁通的、以缺少治疗六气致病方法为可耻的、有才识的医生,而大都不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地去类推,只是拘泥不变地像按照图样去寻求好马一样地就伤寒而论伤寒。

      自从王叔和以后,医生们大约都用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疾病,这样做,好比用细葛布挡风,指鹿为马地混淆了伤寒、温病的界限,到治疗时立刻失败,也就知道他们的医术粗疏了由于这个理由,他们就如故袭用原来的方剂,稍微变更药味,冲和、解肌等方剂就纷纷地展现于记载到陶华的《伤寒六书》展现,于是竟然用臆造的治伤寒的方法治疗六气造成的全体疾病了不仅仅对张仲景没有讲到的内容未能阐发新的义理,就连张仲景已写定的书也都遭到了篡改一般人热爱《伤寒六书》内容浅近,共同宗法它,而人民的祸害就频繁了又有一个叫吴又可的,编著《瘟疫论》,其中的方剂本来是治疗特定时期发生的流行性疾病的,但是一般的人错误地用它治疗平常时候发生的温热病结果像方中行、喻嘉言诸医家,虽然把温病列在伤寒之外,但是治疗方法那么最终没有离开伤寒只有金代刘完素先生能通晓热病,超出各家,编著的《河间六书》分上、中、下三焦论述治疗,而不墨守六经,近似暗室中的一盏明灯,激流中的砥柱怅然那个人敦厚朴实而缺乏文采,他的论述简洁而没有发挥尽致,他的方剂有时也驳杂而不纯粹继承他的人又不能表明其中的含义,弥补其中的疏漏,像张景岳这一类学习医道的人,尚且在责怪诋毁他。

      于是,他的学术不被表明,他的看法不被施行社会上的平庸医生遇到温热病,没有不首先发汗解表,掺杂用消导之法,接着就猛用攻下之法,或者乱用温补,轻病由于这个起因而加重,重病由于这个起因而致死对幸运不死的就吹嘘是自己的功勋,造成死亡便闭口不说是自己的过失即使病人也只知道重病难以挽救,却不了解是误用了药物而杀人父亲把这一套方法传给儿子,老师把这一套方法授与学生,整个社会同一风气,牢不成破肺腑不能说话,含冤而死了的鬼魂深夜号哭,两千多年以来,大致一致,怎能不令人感慨不已呢? 我朝政治安定,学术昌明,著明的医家一批批地展现,都知道从《灵枢》、《素问》探求医学的来源,向张仲景的著作求教医道自从吴人叶天士先生《温病论》、《温病续论》展现,然后依照温病的名称求取温病的实质喜欢医学的人都知趋向正道,但是墨守常规的医生如故各自认为自己老师的学说正确,厌恶听取高明的理论那些技术不高明的医生又只稍微了解一些粗浅的内容,不能明白精辟的含义,并在医疗实践中加以运用,因而很少能取得合意的疗效我的挚友吴鞠通先生怀有救世的抱负,具有悟性超人的聪慧,酷好学习,从不得志,研究医理力求精深他志向高尚,仰慕古代名医,虚怀若谷,以百家为师。

      他痛感社会上的医生对温病蒙昧不清,于是传述前代医家的可为法式的医学理论,抒发平生的临证心得,穷尽温病的源流,写成这部书但是如故不敢自信,同时顾虑社会上的人也不相信这部书,因此在书箱里珍藏了好长时间我认为学习的人本来没有自信的时候,可是以天下最多见的温病,却竟然没有对付温病的方法,幸运地得到了这种方法,就应当赶快拿出来公开譬如拯救被水淹、被火烧的人,莫非还等整好帽子束结头发吗?况且人们的心理没有不同的,高明的医学理论不会与世隔绝,这部书一旦出世,必定会很快遇到扬子云那样的人,并且将有表明其中的主旨,弥补其中的疏漏,使遭遇瘟疫的人都能登上长寿境域的人展现这是天下后世的梦想,也是吴先生的梦想啊《折扬》、《皇荂》这两种通俗的歌曲,人们听的时候都能领会,张嘴而笑;《阳春》、《白雪》这两首高雅的歌曲,能跟着唱和的却只有几个人,古来如此了解我或者诽谤我,完全听凭当代的社会舆论,莫非不好吗?吴先生认为我的话正确,于是共同评议审定后就交付刊印了嘉庆十七年八月十六日,同乡愚弟汪廷珍谨序 —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