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简介及六年级上下册教学思路梳理.docx
12页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简介及六年级上下册教学思路梳理一、六年级上册教材简介第一单元本单元围绕“触摸自然”这一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和习作以及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大板块交流平台” 是本单元语文要素“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的具体方法呈现,为学生明示了两种“想开去”的策略:一是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二是从课文内容联想更多本单元语文要素是:1.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2.习作时展开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第二单元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等精读课以及略读课《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课文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2.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然后由读到写,在之前学习过把活动过程写清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强调要写出印象深刻的重点部分,并且在关注整个场景的同时,也要描写个体的表现第三单元本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围绕“有目的地读”这一策略进行编排,所选的内容有《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习作《 让生活更美好》以及“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阅读方法;2.写生活体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目的地读”就是根据阅读的需要,运用相应的方法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效率,完成相关的任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目的对阅读材料进行取舍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减少无关材料及不重要材料的干扰教师应引导和启发学生运用以往掌握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并灵活使用浏览、快读、跳读、等策略选用恰当的阅读方式,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比如,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如果要完成“故宫一日游”这一任务,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在六年级学习这一阅读策略,和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学段要求”第三学段中的“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是相吻合的第四单元本单元选编了中外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这些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闪现的人性光辉《桥》塑造了一位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时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光辉形象,《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夫妇善良、美好的心灵,《金色的鱼钩》则刻画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老班长形象。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1.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2. 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通过五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这次专门编排小说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本单元的习作与阅读要素有一定的联系,旨在引导学生从小说阅读,到自己创编故事,让学生经历由阅读到表达的过程,既加深学生对小说基本特点的理解,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和《爱的教育》这三本小说讲述的都是成长故事,不仅主题贴近学生的阅读心理,在阅读方法上也紧扣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第五单元这是一个习作单元,围绕“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个语文要素安排了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和《朌》,“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和《小站》以及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要求做到“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需要强调的是,此处所说的“围绕中心意思写”指的是“不跑题”,不是我们以前要学生学习每篇课文都总结的“中心思想”,更不是要求学生每次习作都要写出“中心思想”来。
本单元的架构和其它年级的习作单元编排的意图一样,华语老师在本公众号的18期和57期已经作了阐述,在此不再重复第六单元本单元围绕“保护环境”这个人文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略读课《青山不老》和《三黑和土地》、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习作“学写倡议书”本单元的阅读方面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围绕这个语文要素,进行了系统的安排:《只有一个地球》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关键语句,把握主要观点,并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最后的结论的、《青山不老》让学生关注课题,思考为什么说“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引导学生结合诗句,把握农民看待土地的态度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应如何抓住关键句,把握一段话的主要观点第七单元本单元围绕“艺术之美”这个人文主题选编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本单元的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单元表达的语文要素是“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习作内容紧扣单元学习内容,先从课文阅读中感受艺术之美,进而联系现实生活,表达自己在学习艺术或技能方面的感悟。
至于如何将艺术之美写得具体可感,《月光曲》和《京剧趣谈》等课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教学本单元,如何围绕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本公众号的15期和17期中,华语老师就自己曾经执教过的本单元的文言文《书戴嵩画牛》作了分享第八单元本单元围绕“走近鲁迅”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共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习作、语文园地等内容单元的语文要素为“1.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整个单元安排的四篇课文文章的风格丰富多样,前两篇为鲁迅的作品,意在让学生初步接触鲁迅的文学作品,了解鲁迅的写作风格,后两篇为他人写鲁迅的作品,其中一首为诗歌,旨在多角度多渠道了解鲁迅,知道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二、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教学思路梳理从六年级上下册教材的编排中,我们可以理清语文教学的思路、找到小学毕业班语文教学的方向一)注重思维训练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说过:“今天能否把语文改革、语文教学搞好,关键的问题是在于能否把培养思维能力即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出发点还有人说过,语文学习就是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 六年级上册教材的编排,在以往几个年级的基础上,继续注重思维训练,如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个单元的教学,都适时围绕这个语文要素安排了练习,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
我们知道,引导小学生展开想象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每个阶段的侧重点都不同因此,本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之美”, 侧重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艺术的魅力,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二)对阅读理解提出更高的要求六年级册主要的阅读要求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在前面几个年级学习过运用一定的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来的,如上册第六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观点”,第八单元“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样的训练,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读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方法,在课外进行阅读实践中有更多的收获和体验 要达到以上的要求,起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阅读时要树立文体意识 文体不同,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比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入选的课文文体都是小说,都有“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引人入胜、善于设置悬念”等共同的特点,因此,正如本单元“交流平台”所梳理的那样,读小说就要“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深入理解人物形象”、“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还要关注“小说如何借环境描写凸显人物形象”。
再比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都是外国名著,体裁是小说和童话,读的时候也要理解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学习立体、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物,这又比上册单纯地理解人物形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这个单元是外国名著,会出现不同译者翻译的版本,所以在引导学生阅读本单元的时候,除了学习、品鉴不同版本用不同的语言对同一个意思进行表达之外(语文园地二“词句段运用”第二项),还需要树立版本意识,学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译者 其次,高年级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能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如上册第二单元的“了解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第五单元“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主要是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给学生习作提供一定的借鉴还有,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清主次详略”,知道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决定的在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还学习了“运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是论说类的文章,旨在引导学生不仅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有理有据地论证观点因此,我们在课文教学时,不能仅仅关注课文“写了什么”,更要关注课文“是怎么写的”三)强调外化,落实表达1.书面表达方面1)通过小练笔实现读写结合六年级上册下册的教材都重视读写结合,引导从阅读学表达 ,通过课后的“小练笔”,引导学生把阅读中的收获迁移运用于自我表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还通过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关注词语的表达效果,但又不只是关注相关的语文知识,而是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词语、运用词语,提高学生对词语的把握能力和运用能力2)通过语文园地进行表达训练 使用统编教材特别要注意的是,教材在每一个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栏目中,都凸显表达方法的重要,让学生习作的表达效果得到提升 首先,引导学习“写具体” 如,六上语文园地三“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让学生学习刻画人物入迷状态的方法,即从动作、神态、细节描写来表现,并试着写一写;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一写你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安排,能有效帮助学生在习作时把相关内容“写具体” 其次,引导学习“表达的丰富性” 如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项内容,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说”的意思、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项训练,根据两组结构相似的词语(“饱经风霜的_”和“_的深处”)展开想象写一段话,通过想象写话,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词语,并准确运用;还有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的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意思等,就属于这样的训练。
第三,运用修辞 如在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词句段运用”第一项中学习排比,在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词句段运用”第一项学习夸张,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突出所写对象的特性,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增强表达效果 第四,学习标点的使用 在前面学习常用的标点符号用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法较为复杂的标点符号,如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第二项学习分号的用法,让学生了解分号最常用的表示并列的用法,学习表达多种关系的意思 第五,学习拟题 如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词句段运用”第一项,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文章拟题的不同方法 第六,注意开头和结尾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交流平台”,呈现了一些有特色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旨在让学生阅读的时候,能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读读自己以前写过的习作的开头和结尾,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