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6页1天津市五区县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 选择题(共 24 分)一、 (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峥嵘( r óng) 挑衅(xìn) 果脯(pǐ) 殒身不恤(yǔn)B.惆怅(ch àng) 创伤(chuàng) 浸渍(qīn) 蓊蓊郁郁(wěng)C.档案(dǎng) 发酵(xiào) 砥砺(lì) 游目骋怀(chěn g)D.摒弃(ìng) 裨益(bì) 切磋(cuō) 量体裁衣(li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苍茫 潇洒 图穷匕现 风云变换 B.作揖 精粹 真知卓见 所向披靡C.宛然 褴褛 呕心沥血 责无旁贷 D.废墟 编缉 流觞曲水 心急如粉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______欧债危机背景下的利润下滑颓势,近期包括野村集团、瑞银集团等在内的多 家金融机构均在欧洲分支机构进行裁员,裁员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部分。
②过去三十年来始终代表华语电影最高水准的香港金像奖,如今已沦为“港片式微”的最佳佐证,表明“香港制造”的旗帜正在慢慢_______③100 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________的情况公之于众A.遏止 蜕化 骇人听闻 B.遏制 退化 骇人听闻C.遏止 蜕化 耸人听闻 D.遏制 退化 耸人听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交通运输部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总结国庆长假免费通行情况,听取各方面的广泛意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B.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是关系市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也始终是天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C.听了这个故事,使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那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千干净净,名字叫“包弟” D.廉价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
跟着这种有威势的喊声,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整套制度体系,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2C.朱熹 49 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D.宋瓷特殊的美质,汲取自儒道释等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艺术门类,皆可从陶瓷装饰画中觅得踪迹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原本只称《诗》 ,汉代时被尊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被列为“五经”之一B.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 》或《左氏春秋》 ,它既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C.中国文坛的巨匠巴金,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和《爱情三部曲》 (《雾>《雨》 《电》 )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D.雨果,法国 1 9 世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
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 《笑面人》 《九三年》等7.下列对几篇课文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再别康桥》表达的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各个时代的读者对它往往都会有强烈的共鸣,原因在于它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对逝去的 美好往事的怀念B. 《烛之武退秦师》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晋国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C. 《荷塘月色》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D. 《赤壁赋》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刻揭示二、 (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 8-12 题一)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邹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日:“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 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骑此3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史记·项羽本纪》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驻扎B.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翅膀一样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跟从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重金收买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汉骑追者数千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C.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为击破沛公军D.不忍杀之,以赐公 请以剑舞1 0.对下列特殊句式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省略句B.亚父者,范增也 判断句C.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定语后置句1 1.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③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④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⑥所杀汉军数百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④⑤⑥1 2.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向项羽谢罪,解释说自己并没有称王关中的想法,那不过是小人捏造的谣言,其实他是言不由衷的B.刘邦在帐中坐了不久,就出去上厕所,顺便叫上了樊哙;上厕所只是刘邦的托词,借以脱身C.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此时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第Ⅱ卷 表达题(共 9 6 分)三、 (22 分)1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3 分)(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3 分)4(3)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 (2 分)1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6 分)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 分)(2)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1 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每空 1 分)①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②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④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 》 )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⑦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四、(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 -19 题。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一“三一八”惨案 72 周年祭那一天,阳光如此灿烂那一天,人潮如此汹涌那一天,青春如此妩媚那一天,枪声如此清脆72 年了,岁月无声无息地过去五千年的文明,在这一天之前,有比这一天更沉重的记忆;在这一天之后,也有比这一天更沉重的记忆于是,我们忘却了这一天:1926 年 3 月 18日3 月 18 日,是一扇透出微光的窗户刘和珍,1904 年出生于江西南昌自幼丧父,家境清贫我可以想见你的勤劳,你高超的针线与厨艺,你与母亲相依为命,你在一盏如豆的灯下读书到天明 1918 年,刘和珍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西女子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校刊《江西女子师范周刊》的编辑我在图书馆找了好久,也没找到你的文章,但我猜想,你的文字必不同于卓文君,不同于薛涛,不同于袁枚的女弟子们——蕴藉中有锋芒,温婉中有热情 1923 年,你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预科,不久,转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被选为主席鲁迅先生的印象是“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然而,子弹却不会还报你以微笑一颗子弹从你背部入,斜穿心肺那年,你才 22 岁杨德群,1902 年生于湖南湘阴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