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十八座山与二十八宿.doc

35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4108209
  • 上传时间:2017-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9.10K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二十八座山与二十八宿(转帖) 【摘要】:《山海经》到底是一部什么书?众说纷纭,难有定论笔者在前人找到《大荒东经》与《大荒西经》中七对东西相对的日月出入之山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大荒南经》与《大荒北经》文本里寻找到不被人发现的另外七对南北相对的用来观测星辰的山峰,并将这二十八座山峰为单位所描绘的内容与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做了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惊人的相似性从而认为,二十八星宿的划分起源于《大荒经》中的用来观测星辰的二十八座山峰《大荒经》以及与其具有渊源关系的《海外经》,是两部占星古籍其所描绘的让人难以理解的神话,不仅来自与历法有关的物候,还有很多来自于对星宿的描写,以及对这些星宿的分野的描写 作者: 磨刃肥布偶 2007-12-26 22:43   回复此发言 3回复:解读《山海经》:二十八座山与二十八宿(转帖) 关于《大荒经》是一本什么性质的书,清代学者陈逢衡首先从《大荒东经》描绘有日月升起之山和《大荒西经》描绘有日月下落之山,而断定其是用来观测日月行度以确定季节的近代学者吕子方、郑文光皆从其说,进一步认为这是历法的前身这些观点无疑都是十分具有开创性和很有见地的,需要补充的是,这些学者都疏忽了《大荒经》其实不仅仅在东西方有七对用来观测日月的山峰,同时在南北也有七对用来观测星辰的山峰。

      这七对南北对应的山峰自成书以来两千多年就一直沉睡在《大荒经》文本中未被人发现,致使《大荒经》和《海外经》真正的性质一直没有被认识到,那就是占星 那么,《大荒经》中真的有南北用来作为观测坐标的七对山峰吗?答案是肯定的《大荒经》中描述的山峰非常多,我们怎样来确定哪些山峰是用来作为坐标的山峰呢?在《大荒东经》和《大荒西经》中,那七对山峰有明显的标志,就是东边的山峰都说成是“日月所出”,西边的山峰都说成是“日月所入”,非常引人注目,容易被发现其实,更为重要的一个标志,也是笔者要用来推断南、北也存在七对山峰的标志,就是这些描述这些山峰之前,都要加上“大荒之中”几个字,无一另外 根据这样的标志,我们可以在《大荒南经》中的六个段落找到六个冠以“大荒之中”的山: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涂之山,青水穷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在《大荒北经》,我们可以找到八座冠以“大荒之中”作为状语的山峰: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

      有先民之山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句,海水入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 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洞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这样,在《大荒南经》和《大荒北经》一共有十四个以“大荒之中”为定语的山峰可是,这十四座山峰南北不对称,《大荒南经》有六座,《大荒北经》中有八座,其实,导致这种不对称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错简,在古竹简的抄写时将《大荒南经》中的一个冠以“大荒之中”的山峰挪到了《大荒北经》去了这种推测是有充分理由的,那就是,《大荒南经》中的去痓山和《大荒北经》的北极天柜山从句子的描述看,应该是处于正中的山峰,处于正中的山都有“×方曰×,来风曰×”一类的句子 那么,是哪一座山峰应当归还给《大荒南经》呢?从排列上看,应该把《大荒北经》中的最后一个冠以“大荒之中”的山峰即衡石山归还到《大荒南经》的第一个位置上去,这样才能使去痓山和北极天柜山都处于南方和北方正中的位置当然,从逻辑上讲,任何一座山都有错简的可能,但无独有偶,笔者正好在《史记》中讲述二十八宿的参宿条文中找到了关于“衡石”的内容,参宿处于西南角,正好衡石山要挪动的位置也是西南角,下文将详细论证。

      作者: 磨刃肥布偶 2007-12-26 22:45   回复此发言 4回复:解读《山海经》:二十八座山与二十八宿(转帖) 如果这种推测成立的话,我们可以将以上的山峰句子调整如下: 《大荒南经》的七座山峰为: 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洞野之山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 大荒之中,有不姜之山,黑水穷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天,海水南入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涂之山,青水穷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 《大荒北经》的七座山峰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 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句,海水入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刘宗迪在《失落的天书: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一书中提出了二十八星宿起源于山峰坐标的猜想,他写道:“中国传统天文学中二十八体系的起源,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对其来历,天文学史学家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太阳一年一周天,一年分十二个月,由于二十八宿系统在历法学上的作用主要是据以观察太阳的位置(日)以判断月份,那么,古人为什么不根据实际观测的需要将周天简单地划分为十二等分而是划分为二十八个区间呢?这一问题令天文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1]接着他从《淮南子·天文训》中关于二十八宿座标系统曾经与山峰座标系统相互融合的记载出发,提出二十八宿座标系统很可能是从山峰座标系统脱胎而来的:“山峰座标系在东、西方选择了七对山峰作为确定月份和节气的参照,出于对称的考虑,古人可能在南、北亦相应地选择七对山峰,这样,四面共有二十八宿就是将地上的二十八山投射到星空上的产物山峰配属星宿的天文分野图式当是源于《大荒经》所描述的以山峰为参照的原始原始天文观测坐标体系[2]这一猜想很有见地,遗憾的是,刘宗迪疏忽了《大荒经》就隐藏有这样的二十八座山峰,认为“时代藐远,文献散失,此说只能是猜想便没有对这一问题再进行论述 作者: 磨刃肥布偶 2007-12-26 22:46   回复此发言 5回复:解读《山海经》:二十八座山与二十八宿(转帖) 那么,我们既然找到了隐藏在大荒经中两千多年来都未被人们发现的二十八座山峰,我们便可以试图将这二十八座山峰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是有理由的,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而二十八宿体系的形成下限时间是战国早期,在 1978 年的湖北省随县擂鼓墩发掘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就有一个书写着中国二十八宿的漆箱盖。

      [3]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分属于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如图: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磨刃肥布偶 2007-12-26 22:47   回复此发言 6回复:解读《山海经》:二十八座山与二十八宿(转帖) 当然,天空中不仅仅只是这些星官,还有一些贴近这些它们,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坟墓、离宫、附耳、伐、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神宫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毕、参、井、鬼、轸、尾等宿内,称为辅官或辅座 根据《大荒经》的叙事方向,我们可以将二十八座观测之山与二十八宿对应如下: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磨刃肥布偶 2007-12-26 22:47   回复此发言 7回复:解读《山海经》:二十八座山与二十八宿(转帖) 既然《大荒经》描述的只是一个固定的点所看到的视力范围之内的一些山,并依据这些山来讲述一些方国或神灵,那么,这些方国便不会真的存在在那二十八座山的范围之内,而只是通过山与星宿的对应作为中介来描述的。

      山、星宿、星宿分野的关系如图: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磨刃肥布偶 2007-12-26 22:48   回复此发言 8回复:解读《山海经》:二十八座山与二十八宿(转帖) 中间的小方块是视觉范围内的地域,小方块四周的点是四方七座共二十八座作为观测星辰的坐标山,小方块与大方块之间是观测视力所不能及的范围,大方块上面的圆是天空观测者从中间的观测点来观测某一座山上面的星宿,以占卜其分野的情况虽然星宿一年移动一周,但其地面上列国的分野关系是固定的 明白了这样的对应关系,我们便可以把《大荒经》和《海经》所描述的内容大致分为三大部分:1,站在观测点可看见的山水,以及在这些山上进行的观测活动2,可看见的山水所对应的星宿;3,星宿的分野,即站在观测点所看不到的,但又是现实中的山水以及列国以三苗国、驩头国为例,它们是南方现实中存在的民族或国家,是南方七宿中翼宿的分野,在《大荒经》中,与翼宿对应的是《大荒南经》中的 涂山这样,在“ 涂山”这一部分,讲述的首先是涂山,这是现实中存在的,是用来作为观测日月星辰的坐标山,同时也可能讲述其周围一些现实中的山水,以及在这一区域所进行的观测活动;然后可能讲述它所对应的星宿即翼宿,关于翼宿及其周围星宿的神话传说等,最后讲述这一星宿的分野,即它所笼罩下的一些国家与民族,即三苗国、驩头国及其附近的方国。

      明乎此,我们便理解了《大荒经》与《海外经》中为什么有的是真实的,而有的确十分离谱,真真假假,难以辨认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论点,我们主要以《大荒东经》(以及与之有渊源关系的《海外东经》)来与东方七宿,以《大荒南经》(以及与之有渊源关系的《海外南经》)与南方七宿进行对比 我们先来看看《大荒东经》、《海外东经》与东方七宿的对应关系,包括七宿附近的一些星宿的对应关系由于现实中东方没有什么真正的国家,所以以这七座山为中心的七个部分主要讲的就是星官,很少涉及到这些星官的分野,即它们所对应的现实中的列国 1、角——大言:大人国、大人之市、小人国 大言山对应的是角宿,大言山这一部分讲的有大人国、小人国,即: 有波谷山者,有大人国 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张其两耳 有小人国,名靖人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犁之尸 《海外东经》关于“大人国”的描述则是: 大人国在其北,为人大,坐而削船 有关于大人、小人所对应的角宿及其附近的星官是什么样的呢?在角宿附近,有一星座叫大角,是一颗非常明亮的星《史记·天官书》正义:“大角一星,在两摄提间,人君之象也又“摄提六星,夹大角,大臣之象也这里的君臣,正好对应“大人国”与“小人国”。

      有小人国,名靖人”句的“靖”是恭敬的意思,表示臣子对君王的恭敬在《海外东经》描述的是大人坐船的样子,而《史记·天官书》云:“大角者,天王帝庭索隐案:“《援神契》云‘大角为坐候’ 紧挨着大人国的是名叫大人之堂的大人之市,相应的,与角宿同属东宫的房宿附近就是天市星、市楼星《史记·天官书》云:“旗中四星曰天市;中六星曰市楼《史记·天官书》正义:“天市二十三星,在房、心东北,主国市聚交易之所,一曰天旗明则市吏急,商人无利;忽然不明,反是市中星众则岁实,稀则岁虚这两处说法有点不一样,一说天市为四颗星组成,一说天市有二十三颗星,但不管怎样,这个天市都是在与角宿同为东方七宿的房宿和心宿附近,难怪《大荒东经》在描述了大人国之后便要提起这熙熙攘攘的交易市场这市场归大人所有和管理,他坐在市楼里,这便是“大人之堂” 至于为什么人们把角宿看成是“天王帝庭”,是“候座”,这与物候有关刘宗迪在《失落的天书: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中论证了“大人削船”与三月“始乘周”的关系[i]阳春三月天气转暖,河冰已开,河水始盛,故三月始乘舟这里说的可不是老百姓坐船,这是天子的一项重要仪式作为政点的《月令》记载:“(季春之月),天子乃……命舟牧覆舟,五覆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